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热休克蛋白与肌内磷脂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休克蛋白是重要的膜蛋白之一,可与磷脂结合调控细胞膜的流动性、渗透性和完整性,在医学和生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肉制品中,磷脂的降解与肉品风味形成密切相关,热休克蛋白与磷脂的结合将对肉品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热休克蛋白的功能、与磷脂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磷脂水解的影响。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肌内磷脂 水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葡聚糖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实验室保存的开菲尔粒中分离筛选高产葡聚糖菌株。经乳酸菌的初筛和胞外多糖产糖量分析,筛选出一株能高产葡聚糖的菌株,命名T-L1,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rRNA的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24h、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基起始pH值为6.5。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聚糖的产量为30.12g/L,比优化前提高了41%。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葡聚糖 肠膜明串珠菌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量对醋糟基质栽培生菜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5种施肥量处理[正常施肥量的0(0 s)、1/8(1/8 s)、1/4(1/4 s)、1/2(1/2 s)和1(1 s)单位]对醋糟混合基质栽培生菜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单位施肥量(1/4 s)处理下醋糟基质的pH和EC值变化较其他处理平稳。1/4单位施肥量(1/4 s)处理下生菜茎粗、产量、根鲜重、叶鲜重最大,而1个单位施肥量(1 s)处理下上述指标最小。对采收时生菜品质的分析表明,生菜叶片内的硝酸盐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1个单位施肥量(1 s)处理下生菜叶片中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1/4单位施肥量(1/4 s)处理下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采用1/4单位的配方(1/4 s)是适合醋糟基质栽培生菜的施肥配方。

关键词: 施肥量 醋糟基质 生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米中多农药残留的串联液质联用检测法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生产中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各种农药。据报道,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仅占喷施量的0.1%,其余99.9%的农药都分散于环境中,中国每年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6.67×106hm2。因此,在大米的进出口中,世界各主要农业大国都对大米的农药残留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研究大米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既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是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关键词: 串联质谱 大米 农药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分析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特征,阐释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剖析了当前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聚半乳糖和光合细菌对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低聚半乳糖和在水体中添加光合细菌,研究其对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2×2双因子完全交叉实验设计,选择480只同批次一日龄三水白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鸭。4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养殖水体不添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海黄鸡IGF1R基因Alu Ⅰ、Hin1 Ⅰ多态位点的发现及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IGF1R基因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3设计2对引物,采用池DNA测序和PCR-R FLP技术,对京海黄鸡IGF1R基因的AluⅠ、Hin1Ⅰ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京海黄鸡的生产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luⅠ位点AA基因型个体在8周龄体重显著低于BB型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12周龄体重显著低于BB型个体(P<0.05)。Hin1Ⅰ位点CC、CD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CC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体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初步显示,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关键词: IGF1R PCR-RFLP 连锁 京海黄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的遗传相似性及起源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扬中地区杂草稻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对江苏省39份试验材料(扬中地区杂草稻10份、其他地区杂草稻6份、塘稻4份、穞稻2份、普通野生稻3份、典型的粳稻和籼稻14份)从分布在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6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6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的引物,利用这36对引物对39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92个多态性片段。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39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5~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杂草稻材料都属于籼稻类型,与籼稻9311、IR26相似性较高。10份扬中杂草稻可以聚合为2个组群,2个组群间的相似系数为0.74,2个组群间在株高、穗长、落粒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扬中地区的杂草稻可能是由于栽培稻的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产生的返祖遗传。

关键词: 杂草稻 SSR标记 相似系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磁珠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筛选与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鼠源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快速分离获得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方法】采用磁珠筛选和负筛选方法,设计两轮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的筛选方案。用噬菌体产出投入比和多克隆噬菌体免疫分析,对每轮筛选后微囊藻毒素LR特异性噬菌体的富集效果进行鉴定。再将第2轮筛选获得的次级库提取单链抗体基因,转入可溶性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单个噬菌体克隆鉴定并测序。【结果】两轮筛选的噬菌体产出投入比分别为4.8×10-8和2.88×10-6。第2轮筛选后的次级库,经多克隆噬菌体免疫分析得到的荧光信噪比,比原始抗体库提高了22.8倍。最终鉴定得到5株不同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其中最佳的克隆对微囊藻毒素LR的检测灵敏度(IC10)为13 ng.mL-1,抑制中浓度(IC50)为435 ng.mL-1,线性范围在31—5 952 ng.mL-1。【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单链抗体,有潜力应用于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学检测或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同时也探索了一种高效的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的库筛选、鉴定方法。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单链抗体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 磁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知类型的土壤样点及其所处位置的高程、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复合地形指数等数据,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对安徽宣城样区的土壤类型进行预测和制图表达。结果表明,土纲级别的预测效果较好,正确率达到84.2%。但随着从土纲到亚类级别的降低,由于受土壤样点数量限制,土壤类型预测的准确率也逐步降低。通过与样区1986年基于发生分类的土壤图进行对比,采用的方法无论是在制图精度,还是图面信息的负载量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土壤在自然界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数字土壤制图 Fisher判别分析 土壤类型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