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西红花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西红花不同组织间稳定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以西红花的根、球茎、主芽、花丝、叶片、侧芽共6个组织为试验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18S核糖体RNA (18S rRNA)、肌动蛋白基因(ACT)、转录延伸因子-1α (EF1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微管蛋白基因(TUB)和多聚泛素基因(UBQ)共6个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基于Ct值,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6个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结果 表明,3个软件筛选出的最佳内参基因略有不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GAPDH和UBQ表达较为稳定,其次为18S rRNA和ACT,而EF1α和TUB不适合作为西红花不同组织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确定西红花qRT-PCR分析的合适内参基因为GA PDH和UBQ,可用于种球发育、花发育、次生代谢产物形成和积累等机理研究.

关键词: 西红花(Crocus sativus) 不同组织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液态深层发酵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化学成分之一,由于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灵芝的热点.本文总结了灵芝三萜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生物合成中的信号转导等方面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芝发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调控研究及发酵生产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灵芝 液态发酵 灵芝三萜 环境因子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盆栽法测定了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不同剂量对不同叶龄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秧龄移栽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 1 500~4 500 g/hm~2对萌芽期至3叶期的杂草稻有很高的活性,且在4 500 g/hm~2剂量下对15~25 d秧龄的移栽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但该药药效显现速度较慢,一般在施药后3~4周达到最佳防效.杂草稻萌芽期对该药剂最敏感,随着杂草稻叶龄的增加使用剂量需相应提高.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防除杂草稻的最佳时期应在其萌芽期至2叶期,推荐使用剂量杂草稻萌芽期为1 500~2 250 g/hm~2、杂草稻立针期至2叶期为2 250~3 000 g/hm~2.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 杂草稻 生物活性 水稻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菇工厂化栽培主栽品种'9715'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草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培养条件(培养温度、装液量、接种量、转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草菇9715'菌株液体菌种优化的配方为:葡萄糖25 g/L,酵母浸粉4 g/L,KH2 PO41 g/L,MgSO4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每250 mL摇瓶装液量120 mL,接种量2%,培养温度32℃,转速125 S/min.

关键词: 草菇 液体菌种 配方优化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

食用菌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为育种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对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遗传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对杂交育种理论进行总结.对食用菌杂交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包括杂交亲本选配、配子体获得、杂交子产生和F1代栽培测试等方面,并对杂交育种中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食用菌杂交亲本遗传资源、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单核体的供体核角色和受体核角色、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等,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最后强调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育种工作要走商业化育种之路,才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杂交育种 基本步骤 科学问题 商业化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喜马拉雅樱花嫩茎离体快繁体系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喜马拉雅樱花(CerasuscerasoidesD.DON)进行快速规模化繁殖,本研究以喜马拉雅樱花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腋芽启动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组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炼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诱导腋芽的萌发.适合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WPM,同时添加0.5 mg/L 6-BA,增殖系数为5.5倍左右.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组分为1/2MS,添加1.0mg/L吲哚丁酸(1BA)、1.0mg/L萘乙酸(NAA)、0.4g/L活性炭.在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上,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嫩茎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可应用于喜马拉雅樱花种苗的生产.

关键词: 喜马拉雅樱花(Cerasus cerasoides D.DON) 组织培养 离体快繁 正交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丝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丝瓜品种BG-1-1-3-1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环境下,研究了高温(43℃/38℃,HT)和亚高温(38℃/33℃,HST)胁迫及恢复对丝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HT和HST胁迫下,丝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随胁迫时间延长,丝瓜幼叶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呈上升趋势;恢复3d后,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降低.(2)随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和CAT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在胁迫3d时达到峰值,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在胁迫1 d、3 d时达到峰值;恢复3d后,SOD、CAT活性和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趋势,POD活性和脯氨酸反之.LcCu/Zn-SOD1、LcCu/Zn-SOD2、LcCu/Zn-SOD3、LcPOD、LcCAT1和LcCAT2基因表达量的趋势和相应酶活性均一致.且与对照(27℃/22℃,CK)相比,SHT处理的以上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HT.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下,丝瓜幼苗通过上调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提高酶活性进而应对短时高温或亚高温胁迫伤害,但当胁迫超过1~3 d时,抗氧化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均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膜系统受伤越重.

关键词: 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 高温胁迫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茄子花青素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色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以27℃为对照,测定38℃和45℃条件下处理1 h、3 h、6 h、12 h、24 h、48 h、60 h果皮花青素、类黄酮含量,以及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花青素合成酶(ANS)、类黄酮3-葡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并测定3 h和6 h时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温胁迫诱导花青素和类黄酮浓度显著降低,其中45℃较38℃下降幅度大;PAL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HS、CHI、DFR、ANS、UFGT的活性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高温胁迫下,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处理3 h时,SmPAL、Sm4CL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38℃和45℃条件下处理6 h,其表达量均低于对照.SmCHI的表达量在38℃时显著升高,而在45℃时降低至与对照相当的水平.SmF3H、SmANS、SmUFGT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表达量越低.上述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降低了茄子果皮花青素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降低.

关键词: 茄子果皮 高温胁迫 花青素 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对紫色不结球白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色不结球白菜品种'紫艺'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温度(5℃、25℃和35℃)处理对其脯氨酸含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艺'的脯氨酸和H2 O2含量、SOD、CAT、APX和GR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O2·-产生速率、AsA和GSSG含量先增后减,而POD活性和GSH含量则持续下降;在35℃高温条件下,H2 O2和GSSG含量、POD和APX活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O2·-产生速率、SOD、CAT和GR活性先增后减,而AsA和GSH含量持续降低;在适宜的25℃条件下,植株的各个指标均比较平稳,变化不大.试验表明:高温和低温均会诱导紫色不结球白菜体内活性氧的增加,抗氧化酶系统和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发生响应,促使植物提高响应温度变化胁迫的能力.

关键词: 紫色不结球白菜 温度 活性氧 抗氧化酶 '紫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生产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干湿交替灌溉(AWD)作为一种重要的稻田节水减排管理模式,在中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广为应用.本文综述了AWD管理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其他生态效益(节水潜力、水稻产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AWD可显著降低甲烷(CH4)排放,但较大幅度增加了氧化亚氮(N2O)排放,因此,其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取决于N2O增加幅度.水分管理耦合肥料管理,如优化肥料施入种类和方式等,有利于CH4和N2O同时减排.另一方面,AWD设定的土壤水分胁迫阈值影响水稻产量,轻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15±5 kPa)可在降低灌溉水量的同时保持水稻稳产,而重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30±5 kPa)时水稻产量显著降低.AWD稻田土壤通气性较好,利于微生物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科学合理地发展节水高效的水稻生产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收益.

关键词: 水分管理 干湿交替灌溉 水稻生产 温室气体减排 水分胁迫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