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正常与发病对虾养殖池塘浮游藻种类组成和异养细菌数量比较
《生态科学 》 2011 CSCD
摘要:通过拖网法和平板涂布细菌计数法,比较了正常与发病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藻种类组成和异养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四个虾池共观察到浮游藻类31属40种,它们分别属于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甲藻Pyrr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和黄藻门Xanthophyta,仅二形栅藻和颤藻在四个池内都能观察到。正常池中无论是门类还是种类都超过发病池。正常池中蓝藻的含量分别为6.16%和9.77%,明显低于发病池的18.85%和43.38%。两个正常池浮游藻类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也明显高于发病池,不同池间浮游藻类群落的相似度与对虾发病与否无关。发病虾池水中的总异养菌数比正常虾池中的都高一个数量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茴鱼卵黄脂磷蛋白分离纯化及抗血清的研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层析洗脱共得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扩散等方法研究表明: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Yolk protein)含有分子量分别为567.2,486.3,157.5 kDa的3种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80.7,68.7,46.8,39,30,20.9,16.7,14.9,14.1 kDa的9个蛋白亚基组成;峰2蛋白为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分子量为486.3 kDa,由分子量为80.7,30,14.9,14.1 kDa的4个蛋白亚基组成;纯化的黑龙江茴鱼Lv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用免疫扩散的方法测定Lv抗血清效价为1∶64;免疫双扩散检测表明,抗Lv血清表现出明显的雌性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素、维生素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综合评价大黄素、高剂量维生素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选取1 200尾健康的团头鲂,体质量为(133.44±2.11)g,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0 mg/kg大黄素、700 mg/kg维生素C、60 mg/kg大黄素+700 mg/kg维生素C(配伍组)。饲养60 d后,经腹腔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并在攻毒前后检测团头鲂血液和肝脏的生化指标以及肝脏2种热休克蛋白70s(HSP70s)mRNA的表达水平;另从各池中取1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鱼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攻毒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维生素C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HSC70和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配伍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虽与上述类似,但大多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且未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此外,各组鱼血清胆固醇(CHOL)的含量在攻毒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统计也表明,大黄素和维生素C组鱼的累积死亡率在攻毒后24 h、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配伍组试验鱼的累积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黄素60 mg/kg或维生素C 700 mg/kg,可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2种HSP70s mRNA的表达水平,增强鱼体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二者配伍则效果不佳。
关键词: 团头鲂 大黄素 维生素C 嗜水气单胞菌 HSP70s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鼠尾藻幼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了温度(5~34℃)、盐度(10~50)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浓度高于8 mg/L或磷浓度高于1.2 mg/L,或温度高于28℃,对鼠尾藻幼苗的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0.05);(2)短时间的5~15℃的低温胁迫或10~50盐度胁迫6 h对鼠尾藻幼苗的Fv/Fm值影响不明显;(3)氮、磷浓度分别为2~4 mg/L和0.2~0.8 mg/L,且NH4+-N∶NO3--N的比值为1~3时,较利于鼠尾藻幼苗光合作用的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与养殖刀鲚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动物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野生与养殖刀鲚(Coilia nasus)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利用常规方法对野生(捕自长江靖江段)和养殖刀鲚(以活饵为食)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刀鲚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养殖刀鲚(P<0.05),而粗脂肪含量为则显著高于养殖刀鲚(P<0.05),两者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和养殖刀鲚肌肉鲜样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但在含量上养殖刀鲚绝大多数氨基酸均显著高于野生刀鲚(P<0.05)。其中,养殖刀鲚氨基酸总量高出野生刀鲚11.97%,鲜味氨基酸总量高出野生刀鲚14.12%。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野生和养殖刀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而养殖刀鲚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 I)显著高于野生刀鲚(P<0.05)。由此得出,以活饵为食的养殖刀鲚,其营养品质不会降低,完全可以替代野生刀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与特征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磁珠富集法、通过质粒检测法结合同位素杂交检测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三、四核苷酸阳性克隆1 378个,测序705个,共得到846个微卫星座位,其中完美型632个(占74.7%),非完美型114个(占13.48%),混合型100个(占11.82%)。根据微卫星侧翼序列设计并合成100对微卫星引物,检测结果显示35对(35%)引物在邗江野生群体中表现出多态性。选择其中20对多态性稳定的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0个位点共检测到212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81 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97 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77 7。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微卫星标记能够用于草鱼群体遗传学研究。本研究旨在为草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直接测定水产动物组织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
《分析科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不经衍生直接测定水产动物组织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目标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转化成五氯苯酚后用正己烷提取,硫酸磺化法净化,浓缩和定容后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400μg/L,相关系数为0.9978;草鱼和虾空白肌肉组织中添加五氯苯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2.0、4.0μg/kg时,其加标回收率为90.8%~98.7%,相对标准偏差低于7.6%;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2μg/kg和0.6μg/kg。该研究为测定动物体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廉价和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 五氯苯酚 五氯苯酚钠 水产动物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野生唇群体的遗传结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8个野生唇群体线粒体ATP6和ND4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共获得1629 bp序列,序列变异率为4.97%,核酸多样性为0.0075,表明野生唇群体保持了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在8个野生唇群体中共检测出21个单倍型,其中HQ1和HT2单倍型共包含了45.24%的个体,且单倍型网络图均以HQ1和HT2向四周发散,说明HQ1和HT2为祖先单倍型,其他群体再演化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单倍型;AMOVA、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及遗传距离分析显示不同水系群体的遗传分化达到了显著水平;单倍型聚类图显示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地理群体大部分单倍型能够聚在一起,鸭绿江流域地理群体聚为1支,长江流域和黑龙江嘉荫群体聚为1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群体遗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分离了30个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微卫星标记。三疣梭子蟹基因组DNA经HaeⅢ酶切连接后,用固定了(AC)15和(AG)15探针的尼龙膜(Hybond N+)捕捉含有微卫星的片段,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后,任意选取150个克隆进行测序,阳性克隆率为85.48%。利用软件设计了105对微卫星引物,筛选到稳定扩增标记56对,采用30个三疣梭子蟹个体进行多样性评价,30个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222 2~1.000 0、0.436 7~0.909 9和0.350~0.892。本研究筛选的微卫星位点将为下一步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分析、家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等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富集文库 菌落原位杂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