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鱼礁礁体模型阻力系数的实验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不同中心开口方式(圆孔、三角孔、方孔)的正方体人工鱼礁模型,通过风洞实验,定量探讨礁体的通透开口比、投影开口比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礁体在不同角度迎流时的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礁体阻力系数Cd随投影开口比γty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投影开口比γty相同且大于0.1时,阻力系数Cd随通透开口比γtt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于中心开孔方式人工鱼礁,阻力系数Cd计算公式为:Cd=-0.861γtt+0.145γty+1.268(R2=0.729,P<0.01)。回字型和正方体型人工鱼礁模型的实测值与理论公式计算值误差在8%以内,说明理论公式计算值是可靠的。在进行新礁体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礁体开口尺寸,使礁体在满足集鱼、改善流场功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水动力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鱼类完整性指数(FAII)评价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健康状况
《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长江口的13个站点的仔稚鱼群落周年调查,探索了鱼类完整性指数(FAII)在河口水域鱼类栖息地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各站点周年的FAII值介于0—46之间,根据FAII等级划分标准,碎波带健康状况全年处于一般到极差的水平。根据周年的FAII值进行系统聚类将所有站点分为4组,位于水源保护区外侧(St.4,St.10)和西沙湿地公园附近(St.9)的几个站点的FAII值相对较高且相对稳定,而健康状况越差的站点(St.1,St.11—St.13)的FAII值越低且波动越大;从各站点的周年变化来看,FAII值夏季最高而冬季最低,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水温升高,大量洄游性种类在碎波带暂时性栖息。FAII与Margalef丰富度指的周年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却有很大的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碎波带仔稚鱼FAII值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人为干扰引起的碎波带周围环境的破坏对碎波带仔稚鱼的鱼类完整性下降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鱼类完整性指数(FAII) 长江口 碎波带 健康状况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斑点叉尾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淡水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的一株细菌GD091027,对该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 CFU/尾时,能引起斑点叉尾100%发病死亡,对斑点叉尾的LD50为6.2×104 CFU/g。分离株GD09102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阴性,在25℃、35℃均有运动性,能耐3%的NaCl,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甘露醇及L-阿拉伯糖,不利用西蒙氏柠檬酸盐,不利用丙二酸,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产生硫化氢和吲哚,甲基红(MR)试验阴性。在16S rRNA系统发育树中,该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聚为一分支。分离株GD091027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利福平、青霉素等3种抗菌药物不敏感。除不产生溶血、不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甲基红(MR)试验阴性外,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符合迟缓爱德华氏菌,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关键词: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16S rRNA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虾眼柄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找到最适合青虾眼柄总RNA抽提的方法,本试验先后使用RNAiso Plus、RNeasy Mini Kit、Unizol等产品抽提青虾眼柄总RNA并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良,通过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和RT-PCR对总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RNAiso法抽提的RNA色素含量高;改良RNAiso法抽提的RNA有部分降解,含色素少,对反转录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影响RT-PCR;RNeasy Mini Kit能有效去除抑制反转录酶活性的色素且RNA无降解,但DNA污染严重;RNAiso结合RNeasy Mini Kit法和Unizol结合RNeasy Mini Kit法提取的RNA均无DNA污染,也没有抑制反转录酶活性的色素,但后者所提的RNA完整性好。因此,Unizol结合RNeasy Mini Kit法最适合青虾眼柄总RNA的提取,可获得高质量的RNA用于RT-PCR、cDNA文库构建、定量PCR等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呋喃西林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产品中呋喃西林残留量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效果,表明使用单溶剂提取回收率均不高,采用丙酮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提取效果更好,其中比例为3∶7时最佳。比较了振荡法、超声波法和超声波加热法等的提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加热法提取效果最好。以丙酮-二氯甲烷作为提取剂、超声波加热(35kHz,强度100%,40℃)进行提取,提取时间15min、提取2次,提取率可达90%以上,方法回收率在75%~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测限能达到0.5μg/kg。本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较高,稳定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位虾池养殖后期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7月1~15日,在广东省红海湾对虾养殖区域选取3口养殖84~98 d的高位池,对养殖水体浮游微藻和常规水质因子进行每天1次采样分析。共检出浮游微藻6门25种,其中绿藻10种,硅藻两种,甲藻7种,裸藻4种,蓝藻1种,金藻1种。浮游微藻细胞数量介于5.13×108~4.01×109ind/L,生物量为42.92~181.73 mg/L,数量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01~1.30,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2.27。优势种主要是蛋白核小球藻和绿色颤藻,二者的优势度之和高达90%,控制着浮游微藻总数量的变动趋势。从各门藻类生物量对总生物量贡献多少来看,对虾高位池养殖后期是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优势类群而组成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味即食龙须菜去腥工艺及气调包装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龙须菜调味即食海洋蔬菜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龙须菜为原料,分别采用甘草浓缩汁和臭氧水浸泡法去腥、醋酸软化、ZnCl2护色、CaCl2保脆等方法处理海藻,再经复合调味、杀菌、气调包装并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测产品的货架期。结果:去腥最优工艺条件为甘草浓缩汁质量分数4%、浸泡15min、臭氧水质量浓度0.2mg/L、浸泡15min;研究出4种口味的复合调味龙须菜即食产品;最佳常温气调包装的复合气体组成为CO2:O2:N2=6:1:3;常温下,调味即食龙须菜产品的货架期为7个月。结论:研究的4种龙须菜即食产品各项品质指标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海藻即食食品标准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味蛋白酶水解合浦珠母贝肉制备抗菌肽人工神经网络法优化工艺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具有自学习特点的人工神经网络可实现对酶解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从合浦珠母贝肉中制备抗菌肽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3层(5-9-3)人工神经网络法对风味蛋白酶水解合浦珠母贝肉的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并通过管碟抑菌法对产物的抑菌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7.0、水解温度55℃、酶添加量1.6%、水解时间4h、料液比7:5,制备得到肽A,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最强,抑菌圈直径14.20mm,平均肽链长度2.6;pH7.0、水解温度55℃、酶添加量1.7%、水解时间4h、料液比3:2,制备得到肽B,抑制痢疾志贺氏菌最强,抑菌圈直径23.42mm,平均肽链长度2.8;pH6.5、水解温度60℃、酶添加量2.5%、水解时间4h、料液比7:5,制备得到肽C,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圈直径16.60mm,平均肽链长度2.5。3种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率为74.3%~80.8%。本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制备的贝肉抗菌肽克服了纯度低、提取率低等缺点,为合浦珠母贝肉抗菌肽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弧菌菌株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工业微生物 》 2011 CSCD
摘要:采用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并在不同培养时间测定菌液浊度和活菌数,为弧菌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提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摇瓶培养装量以30%较为合适,培养基初始pH 7.5,发酵过程以不再控制为宜。初步确定了弧菌发酵培养工艺参数:弧菌菌株接种TSB,28℃摇瓶培养18~20 h,28℃种子罐通气搅拌培养12~14 h,28℃发酵罐通气搅拌培养12~14 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lackett-Burman法和中心组合法优化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法对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酶解罗非鱼鱼头鱼排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影响酶解效果的6因素中筛选出水解时间、固液比2个显著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水解度区域,然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h、固液比1:6.25(g/mL),温度45℃、自然pH值、酶用量0.3%、复合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比例)1:3,酶解条件优化后实验测得罗非鱼鱼头鱼排的水解度为22.38%,与预测值21.50%接近。说明本优化工艺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罗非鱼 下脚料 Plackett-Burman(PB)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