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2003~2004年进口的4个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英国、法国1、法国2、法国3),测定了其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高和尾柄长等7项形态性状。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大菱鲆的6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法国1和法国2群体间形态最接近,而与英国群体、法国3群体的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两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61.069%,主成分2为34.343%,累计贡献率为95.412%。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46.7%~80.0%(P1)和51.7%~77.4%(P2),综合判别率为62.5%。3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4个大菱鲆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全长、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长这5个形态性状指标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及循环水条件下,研究了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全长11.84±0.45cm)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溶解氧含量和养殖密度设置为两种模式:5.5±0.5mg/L(空气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100、200、300和400ind/m2与14±2mg/L(纯氧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200、400、600和800ind/m2。实验历时30d,存活率均达到94%以上。结果表明,(1)空气充氧条件下,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含量均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氧充氧条件下,3项指标也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其中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3)养殖密度为200ind/m2时,纯氧充氧条件下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空气充氧条件(P<0.05),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为400ind/m2时,纯氧充氧条件下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空气充氧条件(P<0.05)。实验结果支持提高溶解氧水平可以缓解养殖密度带来的拥挤胁迫这一结论。
关键词: 褐牙鲆幼鱼 溶解氧 养殖密度 血细胞数目 血红蛋白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栉孔扇贝♀和长牡蛎♂杂交受精及早期胚胎的细胞学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母本、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镜下对其受精和第1次卵裂过程中核相变化进行观察;运用压片法和热滴片法分别对4~8细胞期和担轮幼虫期胚胎进行染色体制片。结果表明,长牡蛎精子可以进入栉孔扇贝卵子,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1极体(PB1)和第2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融合为合子核,接着受精卵开始第1次卵裂;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很长、胚胎畸形严重,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杂种胚胎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较大,在20~85之间,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是杂种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杂交胚胎不能存活保证了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可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牙鲆胚胎发育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2、15、18、21、24、27℃水温下观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5龄)的胚胎发育速度,计算其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2~24℃下牙鲆可以正常孵化,其中15℃下孵化率为86.2%,24℃下孵化率低于50%;在27℃下胚胎发育到原肠晚期全部死亡;在12~24℃下,随水温的升高,牙鲆心跳期、克氏囊期、尾芽期和原肠期的发育速度加快,孵化时间缩短;牙鲆最适孵化温度为15℃,孵化上限温度为24℃;牙鲆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7.41℃,有效积温为534.32℃.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12℃,最适水温为8~10℃,在适温范围内胚胎孵化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N=65.925T-0.9672)。盐度低于27,受精卵下沉,27~30之间悬浮于水体中,盐度高于35,受精卵浮于水面。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25~40和28~36;盐度低于25或高于40,孵化率都降低。研究表明,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0.1℃,有效积温值为1726.48℃.h。另外,根据其Q10值推算的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与实验结果相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沼虾SRAP反应体系正交设计及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对影响SRAP反应的4个因素(Taq酶、dNTP、Mg2+、引物)4个水平进行正交组合,以建立日本沼虾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试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筛选出可有效扩增的引物组合;第二步对筛选出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SRAP反应体系适宜引物组合为Me4Em2,最适条件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Mg2+、dNTP、Taq酶、引物浓度分别为2.5 mmol/L、0.25 mmol/L、0.64 U/20μL、0.6μmol/L。本研究结果为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日本沼虾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6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5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625;有效等位基因数1.2596~5.516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692;各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Ho)0.2200~0.8000;杂合度期望值(He)0.2061~0.8187。各群体之间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丹东、北戴河、威海、青岛、荣成。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H=0.672,df=4,P=0.955)则说明,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91,各群体之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采用UPGMA法对5个群体进行聚类,可分3类:丹东和北戴河各为一类,威海、荣成、青岛为一类,其中威海与荣成群体的分化最小。结合Hardy—Weinberg平衡x2拟合度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d)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遗传平衡状况存在很大差别。遗传变异的分析结果说明5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体长10.16±0.14 cm,体质量21.20±0.24 g的草鱼种630尾,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在纯化日粮中添加0,0.15,0.30,0.60,1.20,2.40,4.80 mg/kg的硒,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12周,研究日粮不同硒水平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添加量为0.60 mg/kg时,草鱼肝胰脏和血清CAT、GPX活性最高,草鱼肝胰脏和血清MDA最低,T-AOC最大(p<0.05),草鱼组织结构最为完整.但硒和高硒均对草鱼肝胰脏、背肌和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日粮中适量添加硒能增强草鱼机体抗氧化功能,维持组织结构完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有关水生生物物种的提案和对策研究
《生物多样性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热点研究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水生生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也日益关注水生野生动物的贸易管理问题。自CITES第九届缔约国大会以来,CITES附录物种的讨论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水生生物种类,有关的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之中。中国是水生生物的利用大国,CITES对水生生物贸易的管理将会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CITES中水生生物的管理情况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公约第十四届缔约国大会的最新信息,分析了目前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其对我国水生生物管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CITES对水生生物的管理正在不断扩展,力度不断增强,CITES正趋于参与商业开发水生物种的管理。有鉴于此,建议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利用及管理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为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及国家制订公约履约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CITES 野生水生生物 商业开发水生物种 野生动物贸易 野生动物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