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半滑舌鳎肝脏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高技术通讯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半滑舌鳎肝脏组织为材料,探索了组织细胞分离培养条件,建立了半滑舌鳎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及半滑舌鳎肝脏细胞系(HTLC)。该细胞系的培养基是添加了抗生素、胎牛血清(FBS)、花鲈血清(SPS)、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 MEM。HTLC 形态呈纤维状,在培养基中生长迅速,经200多天的培养,成功传代30多代。检测了温度、FBS 浓度、bFGF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30℃生长良好,但当温度低于12℃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生长速度随血清浓度的升高而增快,血清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其生长不利;在培养基中添加 bFGF 可以使细胞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其二倍体核型为2n=21t。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入 HTLC 中并成功地获得了表达,转化率为20%左右。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鱼类病毒学、免疫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肝脏细胞系 核型 GFP报告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L-1)范围内,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诱导作用;而高浓度(5.0~10.0mg·L-1)范围内则对这些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从时间效应看,低浓度(1.0mg·L-1)时,在所有作用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强烈的诱导作用;诱导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且在染毒后10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的诱导作用达到最大,最大诱导率分别为93.96%、75.39%和62.86%。高浓度(10.0mg·L-1)时,仅在暴露的第3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CAT活性产生了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在任何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各组织器官的CAT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试验显示,低浓度阿特拉津暴露即可引起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从而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鱼体CAT活性变化的显著性及其与阿特拉津之间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CAT有望成为一种敏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鲫鱼 亚急性 过氧化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酶对草鱼鱼种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酶制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得到合理利用的途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01、503、00 mg/kg),N-蛋白酶(0、50、100 mg/kg)、淀粉酶(02、004、0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4、00 mg/kg)4种单体纯酶,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将4种单体酶配制成复合酶制剂,研究外源酶制剂对草鱼鱼种的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4种单体酶对草鱼鱼种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木聚糖酶>淀粉酶>N-蛋白酶>纤维素酶;外源复合酶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N-蛋白酶。外源复合酶的适宜配方为:木聚糖酶300 mg/kg、淀粉酶200~400 mg/kg、N-蛋白酶0~5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 mg/kg。[结论]饲料中添加外源复合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提高草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关键词: 酶制剂 草鱼 生长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的消除规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单药给药及两种药物共同给药的方式,研究了其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和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在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血液中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均能在大菱鲆组织中富集,并迅速代谢成SEM和AOZ。不同组织中,肝脏中SEM和AOZ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肌肉和血液;而同种组织则AOZ的质量分数远高于SEM,前者约为后者的10~30倍。而且两种给药方式下,SEM和AOZ在3种组织中都具有相似的消除规律:初始阶段均具有较高的消除速率,随后消除趋势趋于平缓,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质量分数,至实验结束时,3种组织中的SEM和AOZ质量分数都仍高于检出限。然而给药方式能够影响SEM和AOZ的富集质量分数及消除速率,如单药给药时SEM和AOZ在大菱鲆组织中的质量分数远高于共同给药下的质量分数,但消除半衰期(t_(1/2))却低于共同给药方式。结果表明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较难消除,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应慎重将这类药物应用于大菱鲆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大菱鲆 肌肉 肝脏 血液 氨基脲 3-氨基-2-噁唑烷基酮 消除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藻群落在氮、磷比率与硅酸盐含量的生态位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在氮、磷比率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啮蚀隐藻=蛋白核小球藻>新月菱形藻,各微藻在N∶P=24时生长最好,但新月菱形藻在高氮、磷比率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对硅酸盐含量的较理想适宜范围除了微绿球藻在28~59μmol·L-1外,各微藻均在28~54μmol·L-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与其他种的生态位重叠却大。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上,蛋白核小球藻分别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有最大的重叠值,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的需求上和对硅酸盐含量耐受上,分别经受着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的剧烈竞争。当养殖水体N∶P值高时,微藻定向培育应当选择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或者蛋白核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当养殖水体N∶P值较低时可引入微绿球藻、啮蚀隐藻。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对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硅酸盐含量为28μmol·L-1或54μmol·L-1均可,但为了其他微藻的共生长,硅酸盐含量应为28μmol·L-1。

关键词: 啮蚀隐藻 新月菱形藻 微绿球藻 蛋白核小球藻 生态位 氮、磷比率 硅盐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系统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7种重要鲽形目经济鱼类——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黄盖鲽(Limanda yokohamae)、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和条鳎(Zebriaszebra)、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脑垂体中提取mRNA,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含开放阅读框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序列,与本实验室已克隆的大菱鲆和漠斑牙鲆、已报道的鲆鲽鱼类及外群鱼类共22条生长激素基因cDNA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高眼鲽、黄盖鲽、木叶鲽、宽体舌鳎、石鲽、条鳎和夏鲆的GH cDNA长度依次为479,564,519,440,564,440,522 bp,编码140~170个氨基酸的成熟GH多肽片段.通过序列比对,这7种蛋白序列与其他已知的鲆鲽鱼类GH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科的鱼类之间同源性更高.运用PAUP软件对15种鲽形目鱼类与另外7种不同种属鱼类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大菱鲆和塞内加尔鳎各自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且与鲆科和鲽科鱼类相距较远,其中塞内加尔鳎等种类的分类地位与根据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的系统发生模式基本吻合.说明生长激素基因可以有效地用于研究鲽形目等硬骨鱼类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

关键词: 鲽形目 生长激素 cDNA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静止卫星的海洋水色观测计划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CSCD

摘要:海洋现象的时空尺度分析表明目前以极轨方式运行的海洋水色卫星遥感不能完全满足沿海及海岸带地区管理和研究的需要。采用静止卫星作为水色遥感观测的平台对沿海和海岸带进行高频率的遥感观测,可以满足海岸带生物物理过程研究和调查所需观测频度的要求,有利于确定潮汐混合条件,建立新的模型,探测短时间尺度的生物物理现象,改变现有的海岸带管理方式,实现海岸带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极轨卫星不可具备的优势。本文简单介绍了韩国预计发射的静止水色成像仪KGOCI和美国GOES-R卫星计划的HES-CW,同时希望我国能早日研制发射出自主的静止水色观测卫星和传感器,为我国漫长的海岸带监测提供利剑。

关键词: 静止卫星 水色 观测 遥感 韩国 美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个拟穴青蟹核内多拷贝线粒体COI假基因序列的研究(简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线粒体DNA(mtDNA)因它的高拷贝数、易扩增、高突变率、中性、低重组和母系遗传等特征,已广泛应用在系统进化和群体遗传研究方面[1,2]。但是,由于mtDNA本身的特征,如异质性,父系遗传泄漏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核线粒体假基因 COI基因 核整合事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帆蚌消化酶的分布特性和晶杆的形态结构

水产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蛋白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晶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虾青素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与紫外诱变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数生长中后期菌龄较易形成原生质体,用EDTA和β-巯基乙醇混合溶液预处理15min有更高的原生质形成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率最佳条件为:0.5%蜗牛酶,35℃、酶解60min,对原生质体紫外线辐射60s诱变出YS-185-19突变株,其色素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3.4%。

关键词: 海洋酵母菌YS-185 原生质体 再生 紫外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