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圆环病毒2型ORF1部分位点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猪圆环病毒 2 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仔猪逐渐消瘦.PCV2 ORF1 表达的Rep蛋白及其剪切体Rep'是PCV2复制所需的重要蛋白.为了研究PCV2 ORF1 部分位点对PCV2 复制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构建PCV2 ORF1 区域点突变双拷贝感染性克隆质粒,在无PCV2 污染的PK-15 细胞中进行病毒拯救,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位点突变病毒培养不同代次上清液的Ct值.结果:将PCV2 Rep的17 aa、19 aa、20 aa和21 aa突变为丙氨酸后病毒无法成功拯救,2 aa突变后严重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3 aa、5 aa和18 aa突变后病毒的复制能力增强且细胞病毒载量高于PCV2 原毒株,推测 17 aa、19 aa、20 aa和21 aa是影响PCV2 复制的关键作用位点.本研究结果为未来PCV2 复制相关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路径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特色产业绿色发展需要立足全产业链,用历史的、全局的、立体的、辩证的思维做好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布局规划,在产业链协同发展、产业链同构性再生、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上把握重点环节,找准绿色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围绕种养结合、农工结合、农旅结合、农能结合等关键举措,做好循环融合生产,促进绿色生产增效。紧抓土壤生态治理保护、农药化肥减量、农膜回收利用、畜禽粪污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绿色生产急需技术研发和引进集成,促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培养服务绿色发展的技术人才队伍,发挥科技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种植、加工、营销等产业链过程,赋能农业绿色生产,推进绿色转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法规体系,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发挥好市场引导作用,推进绿色品牌创建,建立起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的保障措施。


半固体培养法制备非洲猪瘟病毒pA104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快速、高效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通过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并纯化了ASFV重组蛋白pA104R。以ASFV重组蛋白pA104R为抗原,分别比较了CpG ODN联合氢氧化铝佐剂和常规弗氏佐剂两种免疫策略,并重点比较半固体培养法和常规有限稀释法来制备ASFV pA104R单克隆抗体的效率。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4的ASFV重组可溶性蛋白pA104R,通过其与CpG ODN联合氢氧化铝佐剂免疫小鼠,在第21 d即可达到融合要求,本试验方法(重组蛋白pA104R与CpG ODN联合氢氧化铝佐剂免疫)较重组蛋白pA104R与常规弗氏佐剂免疫节省14 d时间。通过半固体培养法筛选单克隆的试验周期比有限稀释法缩短28 d,并减少了亚克隆的工作量。半固体培养法获得5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挑选效价较高的3株(9A4、9H6、11F5)进行鉴定,重链均为IgG,轻链均为KAPPA。纯化后的3株单克隆抗体针对pA104蛋白和全病毒蛋白质的效价分别达1∶160 000~1∶320 000和1∶200~1∶400。本研究优选了CpG ODN联合氢氧化铝佐剂结合半固体培养法筛选pA104R的单克隆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策略。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A104蛋白 单克隆抗体 半固体培养法


优异常规粳稻亲本组合选配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状,并利用41对SSR标记对以上34个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表型值与基因型值分别计算欧几里得距离、遗传相似系数,采用Ward.D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大部分试验品种的遗传基础背景比较相近,但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3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95,表明江苏不同单位育成的品种遗传背景仍存在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农艺性状、品质、等位基因差异与不同生态型不存在明显关系.AMOVA分析显示试验品种96.1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结论]不同聚类结果得到的类群不完全一致,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SSR标记的聚类结果结合起来对亲本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增加亲本选配的精确度、减少育种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应用多种指标聚类方法进行常规粳稻亲本选配,在镇稻18号与盐稻11号组合中,选育出大量优异中间材料,并育成了不同生态型新品种镇稻23号、镇稻32号和镇稻33号.
关键词: 常规粳稻 亲本组合选配 遗传相似性分析 聚类分析 AMOVA分析


基于RGB模型的草莓叶片光合作用指标估测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基于图像红(R)、绿(G)、蓝(B)颜色参数和叶片SPAD值预测光合作用指标的可行性,以草莓叶片为试验材料,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进行估测,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图像RGB颜色参数和SPAD值对叶片蒸腾速率进行预测的效果较好,其次是气孔导度。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估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1.5%、83.3%、74.4%和71.5%。BP神经网络的蒸腾速率模型、气孔导度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2 2、0.842 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00 2、0.025 9,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00 1、0.000 6。由结果可知,通过数码相机采集图像,并构建RGB模型,可简易快速估测草莓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能用于生产中草莓光合指标的估测。
关键词: 草莓叶片 RGB模型 光合指标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


小肽Ospep5对水稻耐镉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镉(Cd)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主要重金属胁迫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小肽具有缓解胁迫的作用,但水稻中镉毒害的研究很少.在前期研究中,通过翻译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鉴定了一系列水稻小肽,其中发现Ospep5 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的耐盐性.本研究以日本晴野生型、日本晴过表达Ospep5-OX和日本晴 CRISPR/Cas9 突变体 ospep5-3 作为水稻试验材料,研究 Ospep5 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0 μmol L-1 CdCl2 处理显著抑制了水稻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镉离子含量显著提高.与单独的镉胁迫相比,外源施加Ospep5 后,可以有效缓解镉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形态生长的抑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镉离子含量,并且能够促进耐镉基因(OsHMA2、OsHMA3、OsCAL1)的表达.总之,Ospep5 通过调节水稻幼苗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以及调控耐镉基因表达的方式,最终提高水稻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立体化种植技术优势,保证我国粮油安全,解决作物争地矛盾,配套的复合耕种机械化研究成为首要环节。从国内典型多种植模式出发,总结地区间套作技术下大豆—玉米配套耕种机械特点,围绕耕种机具整地、洁茬、施肥、排种、播深及投种等作业阶段,阐述对比耕种机械技术工作原理,发现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秸秆拥堵、种肥排量和位置不协同、播深变异系数大和投种着床不均匀等问题,从农机农艺融合方面提出轻扰低耗洁茬、处方分层施肥、种肥电驱变量控制、多传感智能仿形播种、种粒平稳着床等一系列改良大豆—玉米复合耕种机械的路径,以期促进绿色高效发展。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化耕种 农机农艺融合


30个杨梅品种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建立杨梅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30个杨梅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矿质元素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0个杨梅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0个不同杨梅品种的果实各个品质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内在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抗坏血酸(AsA)、苹果酸、总酚和硒(Se)矿质元素含量作为杨梅果实品质性状评价的核心指标.[结论]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可为优良杨梅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冷冻调理小龙虾生物保鲜剂的筛选及复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冷冻调理小龙虾贮藏期间氧化反应和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品质劣变,该研究通过体外抑菌和抗氧化试验,从7种常规生物保鲜剂中筛选出3种(聚赖氨酸盐酸盐、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并对这3种生物保鲜剂进行复配优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保鲜剂最佳添加量,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模型,以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为响应值,得到复合生物保鲜剂最佳组合方案为聚赖氨酸盐酸盐0.20 g/L、迷迭香提取物0.23 g/L、茶多酚0.20 g/L.结果表明,该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冻调理小龙虾具有抑菌抗氧化作用,并在-18 ℃下显著减缓冷冻调理小龙虾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反应.
关键词: 复合生物保鲜剂 冷冻调理小龙虾 配方优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