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及增效作用研究
《茶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对联苯菊酯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本研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的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并分析了3种增效剂对联苯菊酯的增效作用。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羧酸酯酶(Car E)、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O-脱甲基(PN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3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09倍、4.34倍和1.59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茶假眼小绿叶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04、1.09、1.00,而在联苯菊酯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80、7.97、1.03。上述结果证明,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对联苯菊酯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杂交狼尾草、羊草不同干草比例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粮中用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cv.Minmu 6)鲜草代替等量干物质羊草(Leymus chinensis)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一致(1胎)、产奶量相近(15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设置6个处理,各处理间饲粮中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的重量分别为:0(CK)、7.50、15.00、22.50、30.00和37.50kg。试验期40d(预试期10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夏季30~37℃条件下,在中低产奶牛饲粮中使用7.5~37.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替代羊草干草,各处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2)从试验前、后产奶量的对比来看,与全干草的对照组相比,给饲鲜草的试验组产奶量相对更稳定。3)饲粮中供给22.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时,每100g牛乳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15.88mg,比CK增加了43.41%(P<0.05)。由此可知,夏季高温条件下,在奶牛饲粮中供给杂交狼尾草鲜草有助于稳定产奶量,并提高部分试验组乳中α-亚麻酸含量。


运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菌株的免疫反应性蛋白
《中国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2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菌株(A、B菌株),采用蛋白提纯和双向电泳技术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胶。通过比对蛋白胶和免疫印迹膜上的蛋白反应点,并切取相应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根据质谱鉴定结果,菌株A和B有13个相同的蛋白点,其中8个蛋白点是新发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点,它们分别是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H)、dppA、过氧化氢酶(CAT)、蛋白酶(P)、转酮醇酶(TK)、延长因子(EF-Ts)、周质丝氨酸蛋白水解酶(SP)、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PGM)。在2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菌株中发现有13个相同的免疫反应性蛋白,DLDH、dppA、CAT、P、TK、EF-Ts、SP和BPGM是新发现的免疫原性蛋白,它们作为疫苗候选抗原有待进一步研究。


鸡粪菌渣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氧化古菌及氨氧化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amo A基因为标记,通过Real-Time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法对鸡粪菌渣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进行了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堆制初期、好氧发酵高温期及后熟期,AOB的amo A基因丰度均占主导优势,是AOA的38~992倍。进入好氧发酵高温期,AOA amo A基因丰度下降至发酵前的0.9%,AOB下降至17.6%,后熟期AOA与AOB的amo A基因丰度与好氧发酵高温期相当。在上述3个阶段AOA与AOB各自存在一个绝对优势菌群,分别为Cluster 3和Nitrosomonas europaea,其中Cluster 3克隆子数目分别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0.73%、54.28%、72.45%,Nitrosomonas europaea克隆子数目分别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8.44%、93.20%、94.27%。堆肥3个阶段AOA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Shannon-Wiener值维持在1.53~1.60,但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随着堆肥温度升高,堆肥前期的一些菌群(Cluster 4、Cluster 5、Cluster 6)逐渐消失,新的菌群Cluster 1出现并成为堆肥中后期的第二大优势菌群。AOB无论是多样性指数还是群落组成,都发生剧烈的变化。AOB在堆肥前期Shannon-Wiener指数值最大(1.47),种群数最多(6个基因簇,分别为Nitrosomonas europaea Cluster,Nitrosomonas halophila Cluster,Nitrosomonas communis Cluster,Nitrosomonas nitrosa Cluster,Nitrosospira briensis Cluster,Nitrosospira multiformis Cluster);进入高温发酵期,Shannon-Wiener下降至0.45,群落结构单一,只有Nitrosomonas europaea Cluster和Nitrosomonas halophila Cluster;进入后熟期,AOB多样性及种群数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升。
关键词: 堆肥 RFLP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丰度 群落结构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渗透性能
《山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环刀法、主成分分析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闽东丘陵山地不同植茶年限茶园(撂荒地为对照)土壤物理性状及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评价了4种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与撂荒地处理相比,新垦3 a茶园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显著降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均有所改善。2)不同处理均表现为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与撂荒地处理相比,新垦茶园显著降低了土壤渗透性能,成龄茶园(10 a、30 a和50 a)茶园土壤渗透性能高于撂荒地,改植换种茶园渗透性能与撂荒地接近;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入渗能力排序为50 a茶园>10 a茶园>30 a茶园>撂荒地>改制换种2 a茶园>新垦3 a茶园。3)Horton模型对各处理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度最高,其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总孔隙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新垦茶园显著降低了土壤物理性状和渗透性能,成龄茶园(10 a、30 a和50 a)有助于改善土壤渗透性能,Horton模型对于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入渗过程具有较高实用性。


苦瓜McAPX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苦瓜叶片均一化文库克隆得到McAPX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J722767.1),采用染色体步移法获得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及低温胁迫对McAPX2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cAPX2基因全长1 086 bp,开放阅读框747 bp,编码249个氨基酸;McAPX2属于过氧化物酶家族ClassⅠ的成员,其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83.90,是一个亲水性蛋白,可推测定位于细胞质中;与甜瓜(NP_001284378.1)、黄瓜(ACO90193.1)、南瓜(AHF27424.1)、苦瓜(AGJ72851.1)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5%,94%,94%和93%;q RT-PCR结果显示,在苦瓜的根、茎、叶、雌花和幼果等组织器官中McAPX2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的表达量最大,而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cAPX2表达量逐渐上调,处理12 h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苦瓜耐低温胁迫相关。分离得到McAPX2基因上游调控序列1 267 bp,其启动子含有与GA、ABA、CTK、乙烯等激素和病原菌等生物胁迫以及热激、干旱、低温、光等非生物胁迫的相关元件。


棘托竹荪菌盖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国标法测定棘托竹荪菌盖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与竹荪菌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棘托竹荪菌盖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34%和12.95%,均是竹荪菌体的2倍,但其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结果低于菌体,而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分别为65.71、76.58、71.77、29.05,均高于菌体部分。实验表明棘托竹荪菌盖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蛋白源,以其为原料开发蛋白相关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及色板田间悬挂组合选择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明确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及色板的田间悬挂组合,以香蕉种植基地为试验点,分别比较香蕉花蓟马对10种基本色和8种同类色的敏感性差异,测定颜色、悬挂高度和悬挂方式三者对香蕉花蓟马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10种基本色中,香蕉花蓟马对黄色最敏感,其次为粉色、蓝色和青色,对其他6种颜色的敏感性较弱;8种同类色中,香蕉花蓟马对橙黄最敏感,其次为香蕉黄、镉黄和纯黄,对其他4种黄色的敏感性较弱。颜色、悬挂高度和悬挂方式均显著影响粘虫色板对香蕉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三者间互作效应显著;4种敏感黄色粘虫板,香蕉黄、橙黄和纯黄的悬挂高度均以粘虫板底端与花蕾肩部平齐为宜,镉黄的悬挂高度以粘虫板底端高出花蕾肩部20 cm为宜,悬挂方式均以粘虫板长边为底端为宜,这4种组合以橙黄粘虫板组合对香蕉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