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香菇菌糠提取物处理对双孢蘑菇呼吸代谢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延长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保质期,本研究通过优化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采前喷施条件,探究其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呼吸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前喷施的最佳条件是LR-UE的浓度为1.0mg/mL,喷施时间为采前1d,喷施量为200mL/m2。LR-UE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双孢蘑菇的失重,延缓双孢蘑菇呼吸峰的出现;同时,它还能调节双孢蘑菇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减少电解质的泄漏,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效保持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香菇菌糠提取物 采前喷施 呼吸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养殖蟹塘浮游植物群落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准确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中后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水质指标,同时采用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人工镜检和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工镜检鉴定的浮游植物共4门65种,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所得浮游植物共4门1 463种,其中人工镜检鉴定的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所得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人工镜检方法计算所得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高通量测序结果。两种方法共同分析得出溶解氧(DO)、叶绿素a (Chl-a)、总氮(TN)和氨氮(NH3-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建议采用人工镜检与高通量测序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养殖期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关键词: 养殖蟹塘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人工镜检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SA-seq技术对西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1的基因定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 sp.niveum)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是西瓜生产的限制因子。本研究以西瓜抗病种质“V13-9-3”和感病种质“W16-1”为亲本,构建了“W16-1”דV13-9-3”的F1、F2群体。苗期人工接种结果显示:F1植株表现抗病,F2群体的抗病∶感病分离比为3∶1,表明西瓜枯萎病生理小种1的抗性遗传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BSA技术,采用SNP指数和In Del指数法,将西瓜抗枯萎病基因Fon-1定位在1号染色体上2.20 Mb和2.32 Mb区域内,将这2种方法的定位结果取交集,最终将目标抗病基因区域缩小在2.20 Mb之内,该区域包含8个非同义突变基因和1个移码突变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这9个突变基因在接种枯萎病菌5 d和10 d后的表达量变化,发现抗病亲本“V13-9-3”中有7个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亲本“W16-1”。研究通过结合SNP指数和In Del指数分析可以快速进行基因初定位,为西瓜抗枯萎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抗枯萎病基因 基因定位 SNP指数 InDel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氨氮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将体质量(6.33±0.73)g的克氏原螯虾暴露于0、20、40、60、80 mg/L 5个氨氮质量浓度下,比较胁迫48 h时及恢复48 h后,各组肝胰腺、鳃和血清的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以及各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9.37、238.09、196.34、162.0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6.20 mg/L。胁迫48 h后,除20 mg/L试验组外,其余试验组肝胰腺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80 mg/L组鳃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80 mg/L组血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恢复48 h后,60 mg/L组肝胰腺和鳃的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0 mg/L组鳃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60 mg/L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其他试验组酶活性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氨氮胁迫48 h,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肝胰腺管腔逐渐变形、转运泡增大,鳃的呼吸上皮细胞开始脱落、微血管腔受损;恢复48 h后,肝胰腺的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40、60、80 mg/L组鳃局部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微血管腔受损。试验结果表明,20 mg/L质量浓度的氨氮胁迫48 h即会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酶及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解除胁迫48 h后可得到修复。克氏原螯虾经40、60、80 mg/L质量浓度的氨氮胁迫48 h后恢复48 h,鳃仍处于应激状态。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氨氮 胁迫 恢复 抗氧化酶 免疫酶 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须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玉米须多糖含量及体外生物活性,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3个品种('黑金699''金银308'和'夏王')玉米须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黑金699''金银308'和'夏王'3个品种玉米须多糖含量分别为(32.57±0.12)mg/g、(96.39±0.76)mg/g和(27.48±0.63)mg/g.理化性质研究表明,3个品种玉米须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且分子量大小分布不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个品种玉米须多糖均为β构型的酸性吡喃多糖.体外活性研究表明,3个品种玉米须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降血糖和抗肿瘤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黑金699'玉米须多糖表现最为优异.综上,3个品种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该研究可为其在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 降血糖、抗肿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国家禽遗传参数估计知识图谱解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海量的科技文献中筛选出家禽遗传参数估计领域的绝大多数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以科技文献的聚类分析、热点词分析等方法为基础,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和Carrot2软件,直观展示我国高产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分布情况,并通过高被引文献和高频关键词分析等手段,绘制出1900-2022年我国家禽遗传参数估计领域的科技文献可视化图谱,同时还对国际遗传参数估计领域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该结果可帮助研究者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更全面、快速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家禽领域的研究情况,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 家禽 遗传参数 知识图谱 Citespace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果胶裂解酶基因SlPL参与调控裂果机制研究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裂果率差异极显著的番茄为材料,分析了SlPL(Solyc03g111690)基因的表达差异,进一步利用基因遗传转化对其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SlPL在易裂番茄‘NT189’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耐裂番茄‘NT91’;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茎、叶、花等器官,且在果实转色期和红熟期表达量较高;通过灌水处理和ABA处理诱导果实开裂,发现在相同处理时期,易裂果材料果实中SlPL表达量总体显著高于耐裂果材料。通过遗传转化获得SlPL过表达(OEPL)和敲除(pl)的株系,与野生型相比,OEPL更易裂果,且果实硬度显著降低,pl果实硬度升高。OEPL果实中原果胶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原果胶和总果胶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OEPL果实中果胶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果胶裂解酶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EPL果实中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SlPG2、SlPME2.1、SlCel2、SlGH9C5和乙烯合成途径相关基因SlACS4、SlACO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则相反。pl果实中乙烯响应因子SlERF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果皮显微结构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OEPL表皮层细胞和薄壁细胞排列稀疏,而pl果皮细胞排列更为紧密。

关键词: 番茄 裂果 SlPL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鲜蔬菜来源的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分布与MLST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鲜蔬菜来源蜡样芽胞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PCR技术对来自5种生鲜蔬菜的37株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进行了毒力基因(nheA、nheB、nheC、hblA、hblC、hblD、entFM、cytK、ces)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表明:37株分离株除呕吐毒素基因ces未检出外,其他8个毒力基因均有检出,其中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B的检出率最高,为94.6%,其次为溶血素基因hblC、hblD、hblA和肠毒素基因entFM,检出率均超过80%,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A和nheC检出率较低,分别为78.4%和64.9%;细胞毒素基因cyt K的检出率最低,为29.7%。根据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将37株分离菌株分成14个型别,II型携带率最高,携带Hbl和Nhe两种基因的型别有I型、II型和IV型。MLST分析则发现,37株分离菌株可分为30个ST型和5个CC群。ST4和ST378为主要ST型;CC142分布最广泛,不仅包含的ST型最多,而且携带5种毒力型别。以上结果表明,上海市蔬菜中蜡样芽胞杆菌具有潜在肠毒性危害并在遗传上呈现出多样性。该结果对蔬菜中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的监控、预警和爆发后感染源追踪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蔬菜 毒力基因 MLS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挖掘香菇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用木屑培养料(木屑组)和PDA培养基(PDA组)培养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两组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聚类分析;以PDA组为对照,对木屑组中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以及GO功能富集、KEGG代谢通路分析;采用定量PCR方法验证9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质造成的基因表达差异大于菌株,8个样本可分为两组(PDA组和木屑组);与PDA组相比,木屑组有677个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45个基因(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180个)上调,232个基因(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38个)下调,表明木屑培养基能够显著诱导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基因在氧化还原酶活性、水解酶活性、代谢过程、水解酶活性(水解O-糖基化合物)、水解酶活性(作用于糖基键)等代谢过程中显著富集。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基因在溶酶体、转运蛋白、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肽酶和抑制剂通路中显著富集;下调表达基因在MAPK信号通路-酵母、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二噁英降解通路中显著富集。研究结果为揭示香菇培养基质利用的分子机制和选育高效利用基质菌株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菇 转录组分析 木质纤维素 基质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检测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国家级纯度标准物质,为农产品中DON的检测等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DON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DON主成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纯度标准物质中水分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杂质含量,以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无机离子杂质含量.定量核磁共振法采用苯甲酸为内标,选择合适的共振峰,内标法定量标准物质的纯度,并对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测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质量平衡法的纯度定值结果为 99.47%,定量核磁共振法定值结果为 99.45%,最终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为 99.5%,扩展不确定度为 0.4%,均匀性良好,且满足 12 个月以上的稳定性要求.[结论]本试验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目前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并已被用于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实际检测过程中.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共振法 不确定度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