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节水抗旱稻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探讨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节水抗旱稻是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型栽培稻类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节水抗旱稻在普通水稻田、低洼易涝旱地、新垦山坡地和盐碱地上推广应用,具有节水减排、稳产增效、增加粮食面积和产量的优势。从节水抗旱稻的理论研究和品种选育情况分析,提出了后续发展方向的建议,旨在为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推广 产业发展 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高效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 2024

摘要:作者借鉴国外双孢蘑菇培养料三次发酵生产经验,使用实验室自制的轻简化隧道,成功生产出三次发酵料用于草菇栽培。应用草菇三次发酵料栽培技术,出菇周期缩短至9 d,每年每个菇房最多可完成40个栽培周期,较目前常用的20 d周期模式,效率提高了12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培养料配方和拌料、一次隧道及发酵、二次隧道及发酵、出料及播种、三次发酵、添加营养添加剂和补水、发菌管理、打出菇水、催蕾、出菇管理、采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草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高效栽培技术,旨在推动草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草菇 隧道发酵 三次发酵料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关键词: 杂交群体 农艺性状 菌龄 出菇温度 环境方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防控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以玉米和小麦为材料,用乙腈∕水∕甲酸溶液提取,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准确定量,建立了一种可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方法,用于同时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和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ZEN-14G)。结果表明:ZEN和ZEN-14G在0.1—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 0.999),检出限为0.03—0.3μg∕kg,定量限为0.1—1.0μg∕kg。在20、50μg∕kg和100μg∕kg三种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0.2±9.8)%—(98.6±4.2)%,精密度为0.2%—9.1%(n=5)。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以满足玉米和小麦中ZEN和ZEN-14G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玉米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香酥芋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上海蔬菜 2024

摘要:为探明崇明香酥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对比品种间的差异,作者以崇明香酥芋、江西红芽芋、白芽芋3个同类型芋头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水分、粗脂肪、总多糖、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类黄酮和淀粉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崇明香酥芋的水分、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淀粉、黄酮的含量均高于江西红芽芋和白芽芋,但其脂肪含量较低;崇明香酥芋总多糖含量为63.45 mg/g、蛋白含量为26.8 mg/g、纤维素含量为9.7 mg/g、氨基酸含量为1 068.94μg/g、黄酮含量为1.61 mg/g;崇明香酥芋的淀粉含量为154.59 mg/g,其中直链淀粉占比15%、支链淀粉占比78%,口感更为松软糯滑,品质优于同类型芋头品种。研究结果可为崇明香酥芋开拓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崇明香酥芋 营养成分 品质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1—2022年上海地区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中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特征和交互作用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粮食食品原料中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上海地区大米、玉米、黄豆和面粉中14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特征和交互作用,为真菌毒素的安全性评估、预警和监管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更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测定上海地区621份大米、玉米、黄豆和面粉中14种真菌毒素的含量,通过共同污染指数、相关性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JAVA程序分析其混合污染的特征和真菌毒素的交互概率。【结果】市售粮食食品原料中检出的真菌毒素主要有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黄曲霉毒素(AFs)和伏马毒素(FUMs)。其中,大米主要受OTA和DON污染,玉米主要受FUMs和DON污染,黄豆主要受DON和AFs污染,面粉主要受DON及其衍生物污染。根据安全限量标准,4种粮食食品原料中真菌毒素的超标率不超过2.09%,但有87.76%的样品受到2种或2种以上的毒素影响,混合污染率较高。其中,交互率(25.44%)较高的组合有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FB1+FB2)、DON+FB1、OTA+FB1、OTA+DON、黄曲霉毒素M2(AFM2)+OTA、DON+FB1+FB2。在交互率较高的真菌毒素组合中,大多数组合呈弱相关,而FB1+伏马毒素B3(FB3)、黄曲霉毒素B1(AFB1)+DON、DON+15-ADON这些组合交互率较高且呈中度相关。【结论】上海地区大米、玉米、黄豆和面粉等受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和超标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单一样品受到多种毒素混合污染的比例较高,呈现出一定的样品种类差异。真菌毒素对大米、玉米、黄豆和面粉的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市售粮食食品原料中多种真菌毒素共存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大米 玉米 黄豆 面粉 混合污染 交互性分析 上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水虻为一种腐食性昆虫,其幼虫具有食性广、繁殖力强以及营养物质丰富且均衡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饲料蛋白质源,在水产动物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黑水虻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甲壳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等不同水产养殖品种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黑水虻幼虫的最适用量,探讨了黑水虻幼虫作为水产饲料中可持续蛋白源的可行性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以期为黑水虻的开发利用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机制性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黑水虻 营养学特性 水产动物 新型蛋白源 水产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寄主植物对淡足侧沟茧蜂的引诱作用及挥发物成分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寄主植物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对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趋向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玉米和苋菜两种寄主植物,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对正常植物和幼虫-植物复合体的行为反应,并对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GC-MS分析与鉴定。【结果】正常的玉米和苋菜对淡足侧沟茧蜂无明显引诱作用,而幼虫-玉米复合体和幼虫-苋菜复合体均有显著的吸引作用,且幼虫-玉米复合体对该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更强。GC-MS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玉米中含有22种化合物,主要为烷烃和芳香烃类化合物;幼虫-玉米复合体中有31种化合物,以烷烃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在正常苋菜检测到的16种化合物中,烷烃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54.75%;而幼虫-苋菜复合体中含有55种化合物,其中以烷烃、芳香烃、烯烃、酸类和醛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另外,与正常植物相比,2-己烯醛、(+)-柠檬烯、α-石竹烯、DMNT和α-雪松烯等化合物仅在幼虫-植物复合体中产生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淡足侧沟茧蜂更倾向于幼虫-玉米复合体,并且玉米和苋菜在遭受甜菜夜蛾取食后,会释放出更多种类的化合物。

关键词: 淡足侧沟茧蜂 玉米 苋菜 甜菜夜蛾 引诱作用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甜菜碱对高温胁迫下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生菜高温敏感品种“黑木耳”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甜菜碱对高温胁迫下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经过甜菜碱预处理后的生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对种子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与对照相比含量显著下调,而脯氨酸(Pro)含量增加,同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种酶活性显著上调。说明高温胁迫导致生菜种子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并引起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种子萌发,外源甜菜碱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以及累积Pro,进而提高生菜种子的耐高温能力,起到很好的种子引发作用。

关键词: 生菜种子 萌发 甜菜碱 高温胁迫 耐高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花青素添加对鸡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在鸡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在10%卵黄上清稀释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10 μg/mL、20 μg/mL、30 μg/mL、40 μg/mL、60 μg/mL)的PC,检测冻后鸡精子的质量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卵黄上清稀释液中添加10-30 μg/mL PC,冻后鸡精子的质量指标(存活率、活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当PC添加质量浓度为40-60 μg/mL时,冻后鸡精子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在抗氧化指标方面,PC添加可提高冻后鸡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添加30 μg/mL PC的冻后鸡精子抗氧化能力最高,冻后鸡精子的MDA含量和ROS含量最低,分别为5.48 nmol/L和342.00 U/mL;SOD活性和GSH-PX活性最高,分别为137 U/mL和90.85 U/L,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当PC添加质量浓度为40-60 μg/mL时,冻后鸡精子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表现为对精子的毒副损伤.可见,在鸡精液冷冻过程中添加10-30 μg/mL的PC虽不能显著提高冻后鸡精子的质量,但却能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精液冷冻 原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