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隆土壤消毒对高山甘蓝根肿病的防效及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棉隆土壤消毒对湖北利川高山甘蓝根肿病的田间防效,并采用核糖体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土壤消毒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棉隆处理对甘蓝根肿病的防效达到91.56%,显著高于氟啶胺和对照处理,产量分别较氟啶胺和对照增加63.18%和237.33%,纯收入分别增加19.38%和93.8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棉隆处理土壤根肿菌孢子数量为415个/g,低于氟啶胺处理(3 120个/g),显著低于对照(12 833个/g)。核糖体基因高通量测序总共得到1 842个真菌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al units,OTUs),其中180个(9.88%)OTUs为3个处理共有。棉隆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与对照较为类似,但部分分类单元的丰度发生较大改变。棉隆处理土壤4种真菌α多样性指数有所降低,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中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氟啶胺处理。真菌β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棉隆与氟啶胺处理的距离较为接近,而与对照较远。Metastats分析显示,同对照比较,棉隆处理有15个属的真菌丰度发生显著改变,而氟啶胺处理有18个属的真菌丰度检测到显著性改变。以上结果说明,棉隆土壤消毒能有效防治高山甘蓝根肿病,且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和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大巢菜、看麦娘、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草鲜重防效可达88. 7%~98. 0%,显著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油菜产量达到2 626. 26~2 836. 26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 2%~27. 9%,增收2 173. 5~3 307. 5元/hm~2。研究结果表明,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油菜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225~300g。
关键词: 油菜田 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 杂草防效 光照 养分 油菜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斑点叉尾鮰肌肉组织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残留量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检测鲜活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丁香酚类麻醉剂的代谢残留情况,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斑点叉尾鮰鱼肌肉组织中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取冻干鱼肉肌肉组织用15 m L甲醇与乙腈体积比为2:1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100 mg疏水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净化,过滤处理后.流动相体积比为58%甲醇和42%的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0.8m L/min,柱温箱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进样量为10μL,外标法定量.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0.02~10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在三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浓度下,日内平均回收率在50.52%~97.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5%~14.56%,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方法的检出限在0.026~0.121mg/kg,该检出限低于日本所规定的丁香酚残留限量标准,可以用于批量鱼样中多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红黄痢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免疫持续期和保存期试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菌株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制备成仔猪大肠杆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仔猪红黄痢疫苗),以不同剂量的疫苗免疫怀孕母猪,然后对其所产仔猪用发病剂量的相应菌株进行攻毒,同时将连续3批疫苗置2~8℃保存,分别于保存后的不同时间取样进行保存期试验。结果发现,用1.6mL以上剂量疫苗免疫组仔猪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通过对免疫母猪所产的1、4、7和10日龄仔猪进行攻毒,仔猪的攻毒保护率均不低于80%,说明疫苗免疫产生期为仔猪吸食初乳后24h内,仔猪被动免疫持续期为7d以上。疫苗保存期检测结果显示,疫苗保存27个月后,疫苗的性状检验合格,对怀孕母猪安全,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攻毒保护率均不低于80%。因此,确定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6mL,仔猪被动免疫持续期为7d以上,疫苗保存期为2~8℃保存24个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结合HPLC分析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和非挥发性滋味成分是食用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等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研究了不同组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并测定了5种食用菌的总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的含量。结果显示:5种食用菌中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5种、酮类5种、醇类9种、烷烃类8种、杂环和硫化物6种、酯类1种和含氮化合物1种;其中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苯甲醛、3-辛酮、1-辛烯-3-酮、3-辛醇、2-乙基己醇、5-甲基-2-乙酰基呋喃、2-戊基呋喃和甲氧基苯肟。平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ROAV≥1)为1-辛烯-3-酮、1-辛烯-3-醇和3-辛酮;香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酮和甲硫醇;双孢蘑菇和金针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酮、3-辛酮和3-辛醇;而杏鲍菇鲜品中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是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5种食用菌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72~3.65 mg/g,总呈味核苷酸含量为154.40~1013.60μg/g,不同品种间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差别较大。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食用菌风味特征,对食用菌品种的改良、定向培育及食用菌的加工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风味成分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四层层叠式笼养鸭舍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中国家禽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对夏季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环境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鸭层叠式笼养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分别以开启10台、12台和14台风机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为研究对象,使用风速测定仪和红外式气体检测仪于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对鸭舍水平方向不同位置的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风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在采取纵向通风的模式下,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平均温度为27.62℃、相对湿度为77.91%、CO2浓度为483.81 mg/m3、风速为1.47 m/s,不同测定点之间环境质量存在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鸭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O2浓度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湿度与CO2浓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O2浓度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内不同位置环境质量参数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能耗及舍内环境参数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开启12台风机可以取得最佳的舍内环境控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RNA修饰酶GidA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糖抑制的分裂蛋白A(GidA)是一种tRNA修饰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都非常保守,参与对tRNA的摇摆碱基尿嘧啶进行修饰,然后解码以腺嘌呤或鸟嘌呤结尾的密码子.GidA的这种修饰作用对蛋白质的精确解码和高效翻译至关重要.近年来,对GidA在细胞中的功能研究较多,发现GidA不仅调控细胞的形态还与致病性密切相关,而该蛋白在人类中的同源蛋白MTO1的突变与心肌病变、呼吸障碍、癫痫等多种疾病相关.作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对GidA功能与结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了解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与人类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转运核糖核酸修饰酶 葡萄糖抑制的分裂蛋白A 病原菌 形态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梨新品种‘金丰’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丰’是由‘金水1号’ב丰水’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熟砂梨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果实圆形,果皮黄褐色,果面光滑,无锈斑。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平均单果质量32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7%,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44~149 d,在武汉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丰产、稳产性好,较抗黑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发酵菌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黑木耳营养功能食品开发需求并实现葛渣的综合利用,本试验对黑木耳固体发酵培养基原料进行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葛渣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研究发酵菌质中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木耳固体发酵最优培养基为50 g玉米糁,添加4.5%葛渣及50 mL优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菌质总黄酮含量为5.645 mg·g~(-1),菌质总黄酮还原力较弱,但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4%,当总黄酮浓度为600μg·mL~(-1)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97%和98%,表明菌质总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葛渣综合利用及黑木耳新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分析及其对马铃薯热干面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为原料,对膳食纤维进行提取制备,考察马铃薯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并测定不同马铃薯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马铃薯热干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膳食纤维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占48.74%;马铃薯膳食纤维的持水性为11.23 g/g,持油性为1.76 g/g,吸水膨胀性为6.65 mL/g,葡萄糖吸附能力为0.87 mmol/g,胆固醇吸附能力为2.04 mg/g;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马铃薯热干面的品质:随着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热干面的吸水率、蒸煮损失率呈不规律变化趋势;其剪切力及拉伸力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膳食纤维能延缓面条中淀粉的分解,且增加面条中蛋白质的消化率。综上所述,膳食纤维的建议添加量为5%~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