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组学技术在猪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肉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肉类研究中开始广泛应用组学技术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需求。本文介绍了用于猪肉品质评价方面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脂质组学3种组学技术,阐述3种组学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在肉类品质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讨论了组学技术在肉质评价方面未来的方向,为组学技术在猪肉的质量控制和预测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冬瓜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抵御胁迫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参与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非生物胁迫的WRKY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冬瓜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冬瓜WRKY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其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通过qPCR分析冬瓜WRKY的表达情况.[结果]冬瓜WRKY基因家族有 57 个成员,氨基酸数目在 126~650 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 13.92~71.68 kD之间;蛋白等电点在 4.61~9.69 之间.根据系统进化树将该家族分为 3 个类群,第二类群又分为 5 个亚组.冬瓜WRKY外显子有 2~6 个.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有 56个基因定位在12条染色体上,1个基因未定位在染色体上.保守基序分析显示,Motif 1和Motif 3存在于56个基因,且同一类群具有类似的保守基序结构.同时,冬瓜WRKY基因的启动子上均含有应激反应相关元件、激素响应元件.WRKY在冬瓜不同组织和果实发育时期特异表达.RT-PCR结果表明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冬瓜可诱导部分WRKY基因的表达.[结论]共鉴定出 57 个冬瓜WRKY基因,同亚组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保守基序结构.冬瓜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BhWRKY2、BhWRKY5、BhWRKY39、BhWRKY11、BhWRKY31、BhWRKY53参与不同的胁迫响应.
关键词: 冬瓜 WRKY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分析 表达分析


荔枝蒂蛀虫海藻糖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酶,通过专一性地将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克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1)和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2),探讨其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解析这2个基因及其酶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荔枝蒂蛀虫转录组数据和RACE技术,克隆CsTre1和CsTre2的全长cDNA序列,并应用ORF Finder、ProtParam、SignalP 4.1、ProtScale、NetPhos2.0 Server和IQ-TREE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CsTre1和CsTre2 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CsTre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4.53 kD。CsTre2的ORF长1 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9.08 kD。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CsTre1和CsTre2前端均有1个信号肽,其位置分别为1-16和1-17。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CsTre1有24个Ser、15个Tyr、10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而CsTre2有27个Ser、10个Tyr、13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RT-qPCR结果显示,CsTre在荔枝蒂蛀虫的蛹和成虫期均有表达。在成虫期中,CsTre1的表达水平远高于CsTre2,且CsTre1在雄成虫第2 d和第5 d的表达水平陡然下降,在雌成虫中则保持稳定高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克隆了荔枝蒂蛀虫的2个海藻糖酶基因,其分子特征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Tre1可能是荔枝蒂蛀虫主要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基因。研究结果可为阐明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线索,为开展害虫防治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海藻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荔枝蒂蛀虫 表达模式


菜薹新品种'粤薹2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薹2号'菜薹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Y18A为母本,自交系T-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长25.8 cm,叶宽14.0 cm;主薹高40.5 cm,薹粗3.4 cm;平均单薹质量370.2 g,薹色浅绿;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蛋白质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9%,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581 mg·kg-1.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合珠三角地区9-11月播种栽培,从播种至主薹初收约54d.


五种野生血芝的驯化栽培及其抗氧化活性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血芝属是灵芝科真菌的重要类群,研究发现该属真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部分活性优于多种已被熟知的食药用菌。本研究以5种野生血芝Sanguinoderma spp.为研究对象进行驯化栽培,以期了解其栽培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探究其开发利用价值。结果显示,5种血芝菌株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在25–30℃之间,子实体从原基发生到采收需要25–38 d不等,乌血芝生长快,孢子粉弹射早,血芝生长最慢,栽培期内未见孢子粉弹射。不同菌株的栽培子实体性状差异显著,菌盖长4.96–12.56 cm,宽3.84–10.76 cm,菌盖颜色灰褐色、灰黑色、黑色和米红色;菌柄长0–10.1 cm不等,菌盖扇形、肾形至近圆形。各菌株一茬生物转化率为6.59%–18.34%,子实体粗多糖含量为1.89%–2.95%,总三萜为0.78%–1.68%。与赤灵芝、紫灵芝、白肉灵芝相比,血芝属菌株抗氧化效果更好,其中血芝、小孔血芝粗多糖溶液、总三萜溶液浓度分别在3 mg/mL、1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0%以上,总抗氧化自由基清除率达28%以上。血芝属真菌生长快,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应用潜力。


基因1型鹅星状病毒VP2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备可特异性识别基因1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 genotype 1,GAstV-1)且与GAstV-2不发生交叉反应的多克隆抗体,以期为后续GAstV-1免疫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材料.[方法]通过比对GAstV-1与GAstV-2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以寻找其差异较大的区域作为靶基因.对GAstV-1 GDYJ-21-01株VP27基因密码子进行偏嗜性优化合成,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ZN1-GAstV-1 VP27,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以诱导表达VP27蛋白;将纯化后的VP27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后收获抗血清以制备GAstV-1 VP27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SDS-PAGE分析该纯化抗体的效价和纯度,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试验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GAstV-1 VP27;SDS-PAGE显示其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5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ELISA试验结果显示,纯化后的GAstV-1 VP27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9 841 500,纯度高于85%.IFA结果显示,GAstV-1 VP27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GAstV-1,且与GAstV-2无交叉反应.临床病料组织检测结果显示,GAstV-1核酸阳性的病料组织均可出现特异性荧光,而GAstV-2核酸阳性且GAstV-1核酸阴性的病料组织未出现荧光.[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高效价且可特异性识别GAstV-1(与GAstV-2无交叉反应)的VP27多克隆抗体,为建立鉴别诊断GAstV-1的抗原免疫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1型鹅星状病毒(GAstV-1) VP27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香蕉果酒带皮发酵对其品质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香蕉皮对香蕉果酒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该研究对带皮香蕉果酒和去皮香蕉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总酸和多酚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两种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显示带皮香蕉果酒的酒精度为 10.5%vol,低于去皮香蕉果酒的 12.3%vol,但是发酵结束后带皮香蕉果酒中总酸(4.03 g/L)和感官评分(87.62),要显著优于去皮香蕉果酒.此外,带皮香蕉果酒及其蒸馏酒中甲醇含量分别为120.20 mg/L和 372.30 mg/L,远低于对应国家限量标准.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显示香蕉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为酯类和醇类,带皮香蕉果酒风味物质种类比去皮香蕉果酒更为丰富,其中乙酸乙酯(>8.10 mg/L)和 3-甲基-1-丁醇(>15.78 mg/L)是香蕉果酒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因此香蕉皮的添加可以改善果酒品质和风味且不会显著提高果酒中甲醇的含量,但是对出酒率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为实现食品原料的整体化综合利用、减少食品加工废弃物的生成拓宽了思路,同时也为开发高品质香蕉酒提供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