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PKM2基因在肺炎支原体感染3D4/21细胞后的互作蛋白质鉴定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构建含有HA标签的PKM2过表达质粒转染3D4/21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分析与鉴定猪PKM2基因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后的互作蛋白质,并对这些互作蛋白质进行GO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3D4/21细胞后,PKM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呈现剂量与时间依懒性。免疫共沉淀反应结果显示IP与IgG组共鉴定到72个蛋白质,这2组鉴定到的蛋白质数分别为60和19,其中7个蛋白质在2组中同时鉴定到。GO分析结果表明IP组的互作蛋白质主要参与了NAD代谢过程、NADH代谢过程、肌原纤维组装、NADH再生和葡萄糖代谢丙酮酸等生物过程,其中大多数与能量代谢有关。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互作蛋白质参与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军团杆菌病、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癌症中的中枢碳代谢等通路,这些通路与细菌感染和能量代谢有关。
关键词: 猪 PKM2基因 肺炎支原体 互作蛋白质 免疫共沉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三地6个叶用银杏无性系生长生理选育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3个地点6个叶用银杏无性系进行选育,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苏省邳州市、唐山市滦南县和甘肃省金昌市3个地点嫁接6个银杏Ginkgo Biloba叶用无性系,分析不同地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无性系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选择生长及营养状况好的无性系。结果表明:1)枝叶生长生理指标在不同试验地间差异较大,试验地对枝叶生长及营养条件影响较大;2)部分无性系间枝叶生长生理指标差异较大,但小于试验地间差异,佛指叶片形态指标显著低于其余无性系,16#最高,侧枝生长佛指表现最佳,叶丰表现最差;3)佛指及27#在邳州、唐山生长生理状况较好,13#、16#在邳州生长生理状况较优,而大花穗、叶丰在唐山生长营养状况较优。所有嫁接于金昌无性系生长及营养状况均较差。
关键词: 银杏 无性系 区域化栽培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源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原核表达兔源抗凋亡蛋白Bcl-2,并诱导表达纯化该蛋白后制备多抗,采用RT-PCR扩增Bcl-2编码序列,并将该序列克隆至pET-32a(+)载体,获得重组pET-32a-Bcl-2质粒转化BL21(DE3),筛选最佳表达条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质,最后经Western blot鉴定后免疫小鼠。结果显示,成功扩增Bcl-2编码序列并构建了pET-32a-Bcl-2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显示,在16℃,5 h,0.5 mmol/L IPTG的表达条件下,重组蛋白Bcl-2能够高效可溶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表达产物为高纯度的Bcl-2重组蛋白,将该蛋白质免疫小鼠后获得了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重组Bcl-2蛋白,并应用该抗体鉴定RK13-B细胞中Bcl-2蛋白的过表达。
关键词: 兔源抗凋亡蛋白Bcl-2 原核表达 亲和层析 多抗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acB介导的绿针假单胞菌YL-1遗传操作方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YL-1是从大豆根围分离获得的,对多种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为了探明绿针假单胞菌YL-1生防相关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嗜铁素转录调控因子PvdS编码基因为对象,建立了一套基于负选择标记基因sacB的绿针假单胞菌无标记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 EX18-pvdS,通过改良的细菌接合转移技术将重组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YL-1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缺失突变株ΔpvdS。生防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YL-1相比,突变株ΔpvdS泳动能力和生长能力未发生改变,但是群集运动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突变株ΔpvdS合成嗜铁素的能力也显著下降,pvdS基因互补后突变株能恢复合成嗜铁素的功能。本文结果表明,已成功建立了适用于YL-1的基因定向敲除技术和功能基因互补体系,为深入研究YL-1的生防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用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抗原表达和免疫效力研究
《病毒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其变异快、感染性和致病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家禽业和人类健康.为研制具有广谱保护性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通用型亚单位疫苗,本研究分析和对比各分支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基因,获得HA蛋白基因共有序列,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和表达重组HA蛋白.经IFA、Western Blot、微量血凝试验等方法鉴定重组HA蛋白,结果显示重组HA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正确表达,血凝效价达13log2,且与禽流感Re6、Re7和Re8阳性血清均具有较好的交叉反应活性.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重组HA蛋白疫苗组血清抗体能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Re6、Re7和Re8检测抗原反应,且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IFN-γ和IL-4.该研究结果可为H5亚型禽流感通用型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试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H5亚型禽流感病毒 亚单位疫苗抗原 表达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层叠式笼养肉鸭舍冬季环境测试及通风窗位置优化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鸭产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空间集聚日益明显,层叠式笼养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立体养殖模式。该文对层叠式笼养鸭舍内的温湿度、气流、CO_2及NH_3质量浓度进行测试,构建了鸭舍的CFD模型,开展温度场和气流场的环境模拟,并提出现有鸭舍气流组织形式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间(2018-12-18 00:00-2018-12-22 00:00),鸭舍内气温11.35~20.68℃,舍内外平均温差10.86℃;舍内平均相对湿度70.27%,略高于舍外;舍内CO_2、NH_3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285、0.33 mg/m~3。模拟原有鸭舍的温度场和气流场,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6.59%~8.87%,说明该文所建模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通过降低一侧通风小窗的高度来优化鸭舍的气流组织,模拟发现优化后模型的舍内温度范围为11.07~19.71℃,其温度波动范围较原模型有明显减小,降低了肉鸭对温度的应激效应;优化后模型北侧第1列底层、第3列中层、第5列上层的平均风速分别为0.34、0.34、0.31 m/s,较原模型更加均匀。通过该研究,可为同类型鸭舍合理规划设计与改善舍内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节臂机载式疏花机的研制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小疏果环节繁重的用工压力、提升果园作业效率和降低用工成本,该文基于自主研发的三节臂机载式疏花机,在"Y"字棚架形翠冠梨园中进行了疏花试验研究。以达到50%的花蕾保留率为疏花目标,结合疏花绳击打力度测试,确定了疏花轴在0.44 m/s行进速度下的最佳作业转速:254 r/min。疏花机田间性能试验中,研究疏花机疏花与人工定果、手持式疏花器疏花与人工定果、人工疏花与定果3种作业方式相比于只人工疏果作业方式,对花蕾保留率、坐果率、作业效率、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疏花与人工疏花在作业质量上无明显差异,但疏花机作业稳定性较其他作业方式高;疏花机可降低梨树的绝对坐果率,虽然对幼果坐果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定果环节后并不影响后期果实的产量及品质;疏花机的疏花效率在所有试验组中最高,相比于单一的人工疏果方式可节约66.17%的时间,适合机械化梨园大规模作业;手持式疏花器的作业效率仅次于疏花机,相比于单一的人工疏果方式作业时间可节约37.26%,适用于中小规模梨园。该试验研究有利于提高疏花机作业质量,为梨园机械化管理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9型分离株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猪链球菌9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9,SS9)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情况。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15株SS9菌株对9类21种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被检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及林可胺类耐药率都为100%,对四环素及链霉素的耐药率都为93.3%,对头孢类、氯霉素类、阿莫西林、糖肽类以及庆大霉素较为敏感。所有菌株均耐7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最高可耐16种,其中以8重耐药的菌株数量最多。不同地区SS9分离株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同,健康猪分离株耐药情况较病猪分离株更为严重。100%的菌株具有ermB基因,93.33%的菌株具有tetO基因,表明ermB和tetO分别可能是介导SS9对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本研究为猪链球菌9型的预防和临床治疗、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蛹拟青霉固态发酵法制备大豆渣小肽及其理化特性
《中国油脂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利用蛹拟青霉对大豆渣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大豆渣小肽的条件,并对大豆渣小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观黏度、溶解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制备大豆渣小肽的优化条件为10%接种量、22℃下发酵15 d,在此条件下小肽含量达到15.35%;大豆渣小肽相对分子质量多数在15 kDa以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不受pH的影响,氮溶解指数基本稳定在95%左右;大豆渣小肽表观黏度不受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变化幅度很小,保持在9.8 mPa·s,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大豆渣小肽具有一定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且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发酵大豆渣小肽比未发酵大豆渣具有更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比未发酵大豆渣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2.72倍和1.74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