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条件下磷肥对水稻幼苗耐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号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下磷肥对水稻幼苗耐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两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Fv/Fm、qP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升高,且对非耐冷品种影响较大;适当增施磷肥用量可增强水稻幼苗素质,提高水稻生物量,减缓水稻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程度,提高净光合速率、Fv/Fm、qP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提高耐冷性能力,且增磷对非耐冷品种的影响明显高于耐冷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区自然发酵制品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乳品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采集自长白山地区的7份自然发酵制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H2O2酶实验初步鉴定其中的11株分离菌株为乳杆菌(Lactobacilli)。通过API 50CHL微量生化反应试剂盒和16S 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进一步鉴定所分离菌株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果表明,菌株JA-SCZ-9,DHZ-LJ-4,DHZ-LJ-11,YJ-XTS-1和DH1-XHG-3具有良好的酸和胆盐耐受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的改良利用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分析了20个玉米热带系与8个温带系间的160个温热组合的生育期、产量、植株形态特征和穗部性状。结果表明,玉米热带系与合344、四-287等早熟温带系组合的后代,其光敏感性降低明显,尤其是熟期比较早的自交系,反之作用较小;在产量方面,温热组合有一定的增产潜力,相对来说旅大红骨同这批热带系的杂交优势最强,Lancaster最弱;在穗部性状、植株形态性状方面,温热组合的穗部性状与对照差别明显,不同温带系在组合中的作用有较大差异,9046能延长穗长,吉V022能增加穗行数,Mo17能增加行粒数,四-287能减小秃尖、增加百粒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层构造对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通过构造不同类型耕层,探讨不同耕层构造对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硬度0~20 cm波动较大,21~45 cm趋于平缓。各处理平均值比较,垄作苗紧行紧土壤最紧实,其次是平作苗紧行紧和传统耕作方式(P<0.05)。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30 cm呈增加趋势变化,31~60 cm呈降低趋势。苗紧行松处理含水量在土壤各深度均高于传统耕法,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苗紧行松耕作有效降低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结构改善,耕层土壤水气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栽培对花生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 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介素1受体Ⅱ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白介素1受体Ⅱ基因在小鼠子宫蜕膜组织或细胞中的转录。获取正常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同时利用酶消化分离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进行体外诱导蜕膜化,以未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对照。结果表明:白介素1受体Ⅱ在正常子宫蜕膜组织、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基质细胞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白介素1受体Ⅱ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C88在酸奶中的应用
《中国乳品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将植物乳杆菌C88及YO-MIX发酵剂应用于益生菌酸奶生产中,并对酸奶的理化指标、感官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显示:L.plantarum C88对酸奶样品的商业菌种活菌数、pH值、滴定酸度、凝胶强度、持水力等均无不良影响(P>0.05);在乳中存活能力较好;可提高酸奶样品的黏度、凝胶强度(P>0.05);感官评定结果也表明,C88菌株发酵的酸奶口感更加细腻、绵滑、黏稠、均匀,香气更加浓郁,更加符合国人的口味习惯,具有良好的生产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评估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评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GB/T 13194-1991用气相色谱法对水中硝基苯的含量进行测定,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其测定的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估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测量结果的包含区间。[结果]试验得出,标准溶液配置过程是影响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仪器重复测定带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结论]研究得出的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测定时应该予以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对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黄肉仔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以无任何抗生素添加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3%(试验1组)和0.6%(试验2组)的黄芪多糖,试验期56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在28日龄和56日龄时,试验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1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以提高三黄鸡生长性能,优化肠道微生物区系,且黄芪多糖添加量为0.6%效果最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体细胞胚胎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体细胞胚胎遗传转化体系是提高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克服嵌合体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高效稳定的大豆体细胞胚胎组织培养体系并广泛应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是完善大豆遗传转化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对目前大豆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的组织学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大豆体细胞胚胎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应在现有的组织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大豆体细胞胚胎诱导的因素,对遗传转化方法进行改良,以期为大豆体细胞胚胎遗传转化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