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吉林省稻瘟病菌对富士一号的敏感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明确吉林省水稻种植区不同稻瘟菌小种对富士一号的抗性。[方法]通过抑菌圈试验,测定了源于吉林省的33个单孢稻瘟菌菌株对富士一号的敏感性。[结果]稻瘟菌对富士一号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双峰分布,EC50最大为31.06μg/ml,最小为8.47μg/ml,相差倍数为3.67。[结论]吉林省稻瘟病菌菌系对富士一号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复合肥对朝鲜碱茅干草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为禾本科碱茅属多年生牧草,别名羊胡墩子、鲁疙头、毛边碱茅。多年来在我国三北地区的重度盐碱化草场和次生盐渍化土地上栽培种植,效果较好。有关朝鲜碱茅的研究,多集中在耐盐特性、土壤改良、育种等方面,施肥试验研究报道很少。朝鲜碱茅为密丛型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黑斑病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的初步定量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掰帮菜"白菜为试材,采用室内鉴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菜黑斑病(Cabbage black spot disease)病斑的潜育、显症及扩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害潜育期较短,一般约为2~3d;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在30℃以下温度越高其潜育期越短,30℃时12h就可完成潜育。白菜黑斑病病斑的显症期约为4d。不同病斑扩展日数不同,约为8~13d。在病斑的初龄阶段扩展较快,4~5d即达最大长度的一半,14d病斑接近最大,扩展到的最大长度约为3.4~5.0mm,病斑长度(y)和病斑日龄(x)的关系大体为直线,回归方程为:y=1.3827+0.2073x(r=0.995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C88发酵乳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胆固醇的作用
《中国乳品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评价了添加植物乳杆菌C88(108mL-1)的发酵乳对饲喂高脂饲料小鼠降胆固醇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8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但是对高密度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另外,该发酵乳还显著降低了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质量分数,却明显提高了粪便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质量分数。研究证明了植物乳杆菌C88具有降血脂的益生菌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大豆吉育606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作物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育606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100。吉育606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 801.2kg/hm2,比对照增产22.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 367.2kg/hm2,比对照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61.4kg/hm2,比对照增产16.9%。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3号株系、抗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1.51%,蛋白质含量40.11%,蛋脂总量61.62%。杂交大豆吉育606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4,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绵羊群体间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杜泊和道赛特4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FABP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939(A/G)、980(G/A)、1013(A/C)和1018(T/C)4个SNP位点,表现出AA、AB、BB 3种基因型;在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和杜泊群体中,BB型为优势基因型,在道赛特群体中,AB型为优势基因型;经χ2检验后,4个绵羊品种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细毛羊、杜泊和道赛特3个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和0.50之间,为中度多态,小尾寒羊为低度多态(PIC<0.25);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绵羊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的基因片段,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以百日草"梦境"系列为材料,提取其叶片总RNA,并根据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ZEchi),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片段长度为227 bp,共编码75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ZEchi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同源性达70%以上,其中与葡萄的同源性最高,为74%;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且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相似性;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与白车轴草和蒺藜苜蓿的几丁质酶聚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由该基因片段编码的多肽为非跨膜蛋白,主要含α螺旋和随机线圈螺旋等二级结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先玉335、郑单958、吉单198、农华101 4个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子粒灌浆速率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灌浆速率曲线不同,在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先玉335"子粒灌浆效率最高。在相同灌浆持续期内,9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先玉335"群体子粒产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相同种植密度与灌浆持续期下,灌浆速率的高低决定了子粒群体产量。试验中"先玉335"各项产量指标较优,利于提高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玉米 灌浆速率 种植密度 产量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草原红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3′-UTR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对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产肉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吉林省2个地方黄牛品种(草原红牛、延边黄牛)为研究对象,以4个二元杂交黄牛群体(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西门塔尔、红安格斯×西门塔尔)为参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对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将其与草原红牛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测序结果发现,在MSTN基因外显子3上没有发现突变位点,而3′-UTR区发现了C5357A突变,导致了自然酶切位点AclⅠ基因的消失;6个群体皆表现多态性,形成A和C 2个等位基因和AA、CA、CC 3种基因型;4个二元杂交群体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2个地方群体,且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CA、CC和AA基因型频率在二元杂交群体间和地方群体间的频率分布变异不大,等位基因C在地方群体间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等位基因A,为地方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将草原红牛不同基因型与部分屠宰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A和CC基因型个体(P<0.05),但其他的屠宰性能在3种基因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可为今后草原红牛在产肉性能上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