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福建湄洲岛烟豆(G.tabacina)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20个ISSR标记对来自福建湄洲岛的40份烟豆(G.tabacina)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促进烟豆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结果表明:20个ISSR引物对40份烟豆基因组DNA均可进行有效扩增,共扩增出24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29条,多态性比率为95.4%;20个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3~0.37,平均为0.27;40份烟豆材料之间的Dice相似系数为0.335 6~0.863 9,平均为0.675 3,说明湄洲岛烟豆材料遗传变异较丰富;聚类分析将40份烟豆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类群都包括来源于不同采集地点的材料,说明不同采集地点之间的材料存在基因交流。

关键词: ISSR标记 烟豆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对不同肥力土壤玉米钾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高(榆树市)、低肥力(公主岭市)肥力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榆树试验点和公主岭试验点的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83.3 kg·hm-2和113.9kg·hm-2,最佳经济施钾量分别为75.1 kg·hm-2和103.1 kg·hm-2。公主岭低肥力试验点比榆树高肥力试验点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分别提高了3.70%和3.68%。施用钾肥可有效提高玉米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钾素最大吸收速率,并能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钾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天数。当施钾量超过60 kg(K2O)·hm-2时,公主岭低肥力试验点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钾素最大吸收速率均高于榆树高肥力试验点。适宜的钾肥用量有利于提高钾养分由营养体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籽粒养分比例,榆树高肥力试验点籽粒养分比例低于公主岭低肥力试验点,幅度为0.5%~1.7%。除施钾量60 kg(K2O)·hm-2处理外,公主岭低肥力试验点的钾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利用效率等指标均高于榆树高肥力试验点,分别提高7.3~8.8 kg·kg-1、4.4~8.3 kg·kg-1、1.6%~6.2%。综合考虑提高玉米产量、效益及钾肥利用效率,高肥力土壤适宜施钾量为75 kg·hm-2,低肥力土壤上适宜施钾量为103 kg·hm-2。

关键词: 玉米 钾肥用量 土壤肥力 钾吸收 钾分配 干物质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牛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肉的嫩度和风味。文章对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作了简要综述,为深入开展通过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改善肉的品质和这些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牛 肌内脂肪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成本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经济纵横 201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我国农业生物资源丰富,而生物质能是农村生活的主要消费能源.目前我国农村生活用生物质能源浪费严重,且传统粗放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调查,评估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成本,从而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 生物质能源 经济成本 生态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C88对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Caco-2细胞的保护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文章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0.1mmol·L-1和0.2 mmol·L-1浓度H2O2连续处理Caco-2细胞12—48 h造成氧化损伤,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裂解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评价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C88在1011CFU/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细胞裂解液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T-AOC)能力(P<0.05);以及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5)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低于氧化应激对照组。【结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C88通过提高Caco-2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活性 益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株经体外筛选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植物乳杆菌K25制备成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灌胃经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研究该益生菌发酵乳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能显著地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能降低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乳 抗氧化 D-半乳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中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广泛采集玉米灰斑病发生地区病样,用单孢分离方法获得大量菌株,采用病菌形态学、培养特征和种特异性鉴定技术,准确鉴定中国不同地域的玉米灰斑病致病种。【结果】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云南和湖北大量采集的玉米灰斑病病样中分离获得136个菌株,经过系统鉴定,确认其中65个菌株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71个菌株为玉米尾孢(C.zeina),未发现以往有记载的高粱尾孢玉米变种(C.sorghi var.maydis);引起中国北方地区玉米灰斑病的是玉蜀黍尾孢,而引起云南和湖北玉米灰斑病的是玉米尾孢,但在2008年前分离的云南菌株中有玉蜀黍尾孢。【结论】在中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有2个种: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前者存在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山东,在云南2008年前也有分布,后者分布在西南玉米区的云南、湖北。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病原菌 鉴定 尾孢菌

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吉徐薯1号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吉徐薯1号中晚熟,薯皮棕黄色,薯肉橘红色,薯块长纺锤形;富含胡萝卜素,含量0.992 mg·kg-1,高抗黑斑病,平均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吉徐薯1号(原系谱号为徐07302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图1)。2006年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优质多抗甘薯品种徐薯25和高胡萝卜素型品种徐22-5,以及台农69、徐033115、苏薯8号、AIS0122-2等为亲本,采取开放式自由授粉,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杂交世代蛋白质含量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大豆亲本为材料组配6个杂交组合,并对F2~F6各世代的蛋白质含量与亲本蛋白质含量及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各世代蛋白质含量与母本显著正相关,与父本相关性不显著;(2)随着世代的升高,高蛋白×高蛋白组合后代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F4代蛋白质含量最低,而高蛋白×低蛋白组合后代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F4代蛋白质含量最高;(3)各世代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但高蛋白×低蛋白组合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说明从中可能选育出高产高蛋白的材料。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产量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拟南芥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序列特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转录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枢纽,确定转录因子与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以及转录因子在靶基因上的结合位点成为理解转录调控机制的核心问题。分析UniGene数据库获得的拟南芥和水稻中根、叶片、花、种子4种组织中特异表达基因和组织中特异不表达基因。从TAIR和RAP-DB获得其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ME预测获得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模式搜索软件FIMO,考察顺式作用元件序列的分布特征。发现了9个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CCACACA"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技术和策略可为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获得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构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提供基础。

关键词: 拟南芥 水稻 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顺式作用元件 启动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