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小型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果型‘早佳8424'和小果型‘早春红玉'西瓜品种为试材,在春播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西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西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分配和吸收比例不同,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用于果实的发育;西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成熟期‘早佳8424'西瓜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4.21 g/株,氮、磷、钾三者的吸收比例为1:0.26:1.84;‘早春红玉'西瓜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5.04 g/株,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1:0.29:1.62。


高产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向农08’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农08'是通过三系杂交方法和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59%,硫苷含量19.9μmol/g,种子含油率49.0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36.80 kg/hm~2,较对照‘沪油21'增产9.86%;产油量1 314.15 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9.68%。在2013年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508.40 kg/hm~2,比对照‘沪油21'减产3.45%;产油量1 170.15 kg/hm~2,比对照‘沪油21'减产6.85%。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选育 高产 含油量 ‘向农08


基于全基因组系统发生的草菇基因家族显著扩增
《微生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基因组层次研究草菇低温自溶异常代谢的分子特征。【方法】对21个真菌物种进行全基因组系统发生分析,进而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系统研究草菇异常代谢分子特征。【结果】全基因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草菇位于草腐菌所形成簇的底端。基于全基因组系统发生树,由于担子菌和子囊菌属于完全不同的演化路径,所以选取担子菌中具有代表性的9个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它草腐菌,草菇基因家族具有一定的收缩趋势。进一步对不同范畴的基因家族数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个大于200的草菇基因家族(fam1、fam4和fam6)分别发生了显著扩增,且在总数上也显著高于其它物种,表明草菇的这一分子特征与其异常代谢相关。【结论】3个草菇基因家族(>200)显著扩增提示其特定基因家族功能加强,很可能与草菇低温自溶密切相关。


3种冷冻方法对猪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微丝分布和脂肪颗粒变化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3种冷冻方法(CLV法、OPS法和Straw法)对猪MII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微丝、脂肪颗粒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CLV(Cryoloop vitrification)法冷冻速率最高,达42 639℃·min-1;(2)CLV法微丝正常分布率(47.06%)最高,显著高于OPS(Open pulled straw)法的38.04%和Straw法的30.95%(P<0.05)。(3)CLV法和OPS法的脂肪颗粒正常分布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Straw法(P<0.05);(4)解冻后卵母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大的脂肪颗粒含量明显减少;大部分脂肪颗粒冷冻后呈均质化状态,只有很少的异质化脂肪颗粒存在。试验结果表明,冷冻过程中卵母细胞脂肪颗粒破坏严重,增加冷冻速率能降低对微丝的损伤,从而减少对脂肪颗粒异常分布的影响。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T细胞对采集的猪木乃伊胎儿内脏进行病毒分离,ST细胞产生规律性病变,表现为细胞圆缩、拉网、灶性脱落等变化;分离毒适应于ST细胞培养,并可凝集豚鼠红细胞,TCID_(50)随着传代次数升高而逐渐增高;分离毒能被PPV特异性阳性血清中和,而不能被PPV阴性血清中和;对细胞培养物进行PPV荧光抗体染色可见特异性荧光,理化特性试验证实分离毒对温度、酸碱不敏感,对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具有较强的抗性,并能抵抗短时间的胰酶处理;接种豚鼠可产生PPV HI抗体。试验结果证实分离毒为猪细小病毒。


“优糖米”对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4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作为试验组,比较研究了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优糖米"和一般稻米对Ⅱ型糖尿病人控制餐后血糖和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hA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抵抗素浓度等指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糖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为48.53±17.94,是一种低GI食物。食用"优糖米"的Ⅱ型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值显著低于一般稻米,而且长期食用"优糖米"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人的HhAlc,TG、HDL-C、LDL-C和血清抵抗素浓度也得到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μg/mL,质量浓度为60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SSR在猪个体识别及肉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溯源技术是根据动物个体之间遗传物质DNA序列的差异而进行个体识别并追溯到原产地的一种溯源技术。在试验群体中(11个品种,192个体)检测了24个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计算筛选出11个SSR标记可用于猪肉产品的DNA溯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屠宰场采样进行了溯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11个SSR标记能区分100个个体,10份组织样品的SSR标记基因型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和43号个体基因型匹配。研究表明SSR标记可以用于猪个体识别和猪肉产品的溯源。
关键词: DNA溯源技术 SSR标记 个体识别 猪肉产品溯源


响应面法优化大麦苗叶绿素提取工艺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大麦苗叶绿素的提取工艺,试验以乙醇-水为溶剂对大麦苗叶绿素进行浸渍提取。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大麦苗叶绿素提取量的显著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时间是影响叶绿素提取量的显著因素。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1∶1、乙醇体积分数92%、提取时间112 min。在此条件下,叶绿素提取量为13.622 mg/g,与预测值13.646 mg/g较一致。故响应面法可用于优化大麦苗叶绿素的提取工艺,且其优化工艺参数可为大麦苗叶绿素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大麦苗叶绿素 提取工艺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