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水稻冷害成灾机制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低温冷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研究冷害的调控,对水稻优质高产育种和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水稻冷害的基本特征、生理机制以及耐冷性基因取得的成果,从细胞结构、农艺和生理性状、分子机制等角度总结了低温胁迫对水稻伤害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水稻冷害的调控机理并提出缓解冷害的调控措施,包括选育耐低温品种、喷施外源植物激素、选择适宜播期和合理施肥等,主要阐述了褪黑素、亚精胺、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水稻冷害的调控作用,即通过促进内源激素合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分子信号转导等途径在水稻耐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较早的播期可以有效避开灌浆结实期低温危害的风险,合理施肥能够提高籽粒产量,并对未来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加强水稻耐冷性评价体系标准的一致性,深入研究水稻耐冷的代谢调控网络,从形态建成、酶、激素、源库协调等相关机制出发多方面解析其生理机制,同时配套栽培调控措施,可为水稻耐冷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冷害 调控 育种 调优栽培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羊粪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的技术工艺参数,以2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稻壳生物炭为堆肥辅料,与羊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43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羊粪与食用菌渣质量比9∶1混合体作为预备物料,在预备物料上分别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占预备物料质量百分比15%)为BC450、BC650处理,在预备物料上添加未热解炭化的稻壳(与稻壳生物炭同等体积)为CK处理。监测了堆肥温度、腐熟度指标(NH4+-N/NO3--N、EC值、种子发芽指数)、温室气体(CH4、CO2、N2O)排放的变化动态,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缩短了堆肥体NH4+-N/NO3--N、T值、EC值及种子发芽指数达到腐熟度推荐值的所需时间,与CK处理相比,BC450、BC650处理的腐熟周期分别缩短了15.0%、32.5%;羊粪堆置43 d后,BC450、BC650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较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6.56%、24.36%,且BC650处理综合温室效应比BC450处理显著降低了19.05%(P<0.05);添加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建议优选650℃制备的稻壳生物炭。

关键词: 生物炭 热解温度 羊粪 堆肥 腐熟度 温室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杀菌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机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非热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控制,本文以姜黄素为光敏剂,探究姜黄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机制。首先研究了不同姜黄素浓度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杀菌效果,随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形态,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胞外大分子的泄漏分析细胞膜的完整性,通过测定细胞内ROS含量分析姜黄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氧化损伤。结果表明,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杀菌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显著(P<0.05)的杀菌效果,当姜黄素浓度为20μmol/L,作用10 min时,产气荚膜梭菌被完全杀死。姜黄素通过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受损,最后细胞膜破裂,内容物溶出进而导致细胞裂解死亡。本研究为低温肉制品中光动力杀菌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杀菌 产气荚膜梭菌 抑菌机制 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鹃花新品种‘香妃玉’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妃玉’是由‘玉麒麟’和‘火花’人工杂交选育获得的杜鹃花新品种。多季开花,花冠宽漏斗形,花冠中上部裂片具深色斑点,花色淡粉(Red Purple Group 65C),花冠直径7.5~8.0 cm。株型紧凑,适宜棚室盆栽。

关键词: 杜鹃花 盆栽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控桃蚜注干药剂筛选及残留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防控桃树蚜虫适于注干施药的农药种类、药剂剂型、注干方法等,通过向桃树树干注射不同剂型及浓度的药剂:吡虫啉、噻虫嗪、甲维盐、烯啶虫胺,调查供试药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检测叶片及果实中的农药残留。结果表明,适于注干的农药剂型为可溶液剂,乳油易外渗,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易堵塞针头;4种供试药剂注干施药对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4%噻虫嗪可溶液剂0.05 mL/cm处理在药后45 d防效依然可以达到87.56%,8%甲维盐可溶液剂0.1 mL/cm处理在药后45 d的防效为88.67%,9%吡虫啉可溶液剂0.5 mL/cm处理在药后45 d的防效为83.24%,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0.50 mL/cm处理在药后45 d的防效为75.67%,并且所有处理药剂残留检测量均远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关键词: 注干施药 桃树 桃蚜 残留分析 药剂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一次性基施模式下,探讨缓控释肥与速效氮的合理配比,实现水稻的轻简化生产。以南粳9108为试材,开展2个稻季的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3个缓控释肥与速效氮比例(缓控释肥∶速效肥=80%∶20%、65%∶35%、50%∶50%),研究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水稻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2年平均增产0.11%~11.69%,其中80%缓控释肥+20%速效肥、65%缓控释肥+35%速效肥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缓控释肥占比越高,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越高。水稻成熟期,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3个配施处理水稻茎蘖数2年平均分别增加1.35%、0.72%和0.42%。配施处理2年水稻4个时期平均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分析缓控释肥与速效肥配比处理间差异,发现速效肥比例越高,对水稻前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反之,对水稻后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与常规施肥相比,2年试验中3个缓控释肥配施速效肥处理能够分别平均提高氮素利用率49.93%、29.18%、9.96%,同时分别增加水稻氮素吸收量16.67%、9.07%、1.96%,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以上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模式下,选择80%缓控释肥+20%速效肥配比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缓控释肥 水稻 南粳9108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信息的杜梨盐胁迫相关MYB转录因子鉴定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myeloblastosis)蛋白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到目前为止,对于同一物种不同耐盐能力生态型之间MYB家族的表达模式还没有系统的比较分析。本研究基于杜梨(Pyrus betulaefolia)耐盐单株和普通单株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 RNA-Seq)数据,筛选鉴定杜梨盐胁迫前后差异表达MYB基因,进行保守结构域归类、染色体分布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和系统进化树构建,检测盐胁迫后PbMYBs基因在杜梨不同耐盐性株系各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借助转录组分析工具,注释获得129个盐胁迫后差异表达的杜梨PbMYBs基因,根据其结构特性可分为3大类:1RMYB、R2R3-MYB和3R-MYB。杜梨15号染色体上分布的PbMYBs基因数目最多。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杜梨MYB家族包括3个大类、23个亚类。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42个PbMYBs转录因子定位于胞外,87个定位于细胞核中。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杜梨PbMYBs基因参与了不同器官应对盐胁迫的转录调控;荧光定量PCR证实,不同PbMYBs转录因子基因分别在杜梨根、茎或叶中受盐胁迫信号诱导表达水平上调或下调。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杜梨MYB家族的基因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相关资料。

关键词: 杜梨 盐胁迫 转录组 MYB转录因子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形体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和水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非特异性及水质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科学依据。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15%、0.20%3种剂量的复方中草药,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同时设置对照组,记为CK组,每个分组设3个重复。选用初均质量350 g/尾的斑点叉尾鮰,每池30尾,饲养245 d,取样前停饲24 h,每池随机取3尾鱼,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测量长度、体质量,解剖后称重,计算肥满度(K)、肝重比、内脏比;血清测定SOD、LSZ、AKP、BCHE活性指标;水质测定pH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余氯含量、盐度、总碱度。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极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肥料度(P<0.01),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1);(2)处理2与处理3的LSZ、BCHE和AC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复方中草药能够降低养殖水体pH值、盐度及总碱度。试验结论:(1)复方中草药提高斑点叉尾鮰的生产性能和形体指标;(2)提高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使鱼体在抗氧化、抗菌活性及代谢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3)改善斑点叉尾鮰池塘水质;(4)添加比为0.20%,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复方中草药 生产性能 形体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豆"水分利用效率黄金时段"量化解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黄金时段"(golden hour,GH)指植物能够以较少的水分消耗生产较多干物质的时间段,而此时段的WUE相关性状被称为"黄金WUE"性状(GHW性状).本研究中利用WUE模型推导发现试验材料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的冠层导度(蒸腾速率与饱和蒸气压差的比值)可用于反演光合速率,并通过常规低通量的冠层气体交换参数测量进行了验证.基于此,开发了基于"Plantarray"高通量生理表型系统解析菜豆不同品种GHW性状的方法.该方法以GHW时段的累积冠层导度(AccGHW)及其占全天的比重(fGHW)、估算的WUE(WUEe)等作为综合量化参数,并从24份国内外菜豆种质中筛选得到了 GHW性状上差异显著的优劣系.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黄金时段 冠层导度 菜豆 自然变异 节水—产量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日粮添加胍基乙酸作用效果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对宿主的肠道发育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代谢的影响及日粮添加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 GAA)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92羽28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NC,22℃,自由采食饮水);热应激组(HS,32℃,自由采食饮水);采食配对组(PF,22℃,当天饲料饲喂量同前一天HS组肉鸡的饲料消耗量,自由饮水);热应激+胍基乙酸组(HG,32℃,日粮添加0.6 g·kg-1 GAA,自由采食饮水)。每处理6重复,每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14 d。[结果]相较于NC组与PF组,热暴露显著降低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P<0.05)。LEfSe分析发现,与炎症相关的Oscillospiraceae、Erysipelatoclostridium在HS组显著富集。相较于NC组,热暴露显著提高盲肠中乙酸浓度、显著降低丁酸浓度(P<0.05)。相较于HS组,HG组的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乙酸浓度显著降低、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抗炎相关的Geobacillus、Bacillaceae在HG组显著富集。[结论]慢性热应激使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代谢改变;日粮添加GAA能够减轻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肉鸡 胍基乙酸 慢性热应激 盲肠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