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高抗性淀粉水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核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病症患者日益增多。而富含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的淀粉类食物有益于预防与控制人体代谢综合症的发生,且在维持肠道健康,如预防和控制结肠癌、大肠息肉及肠炎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稻米是我国约65%人口的主食,其75%的干物质是淀粉,普通水稻品种RS含量低于1%,富含RS的稻米具有与高RS功能食品相同的作用,因此开展高RS水稻品种的选育及高RS稻米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稻米RS的分类及影响RS含量的相关因素、水稻RS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国内外高RS水稻开发应用现状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高RS水稻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RS水稻育种及高RS稻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米RS 影响因素 遗传机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工艺优化

中国油脂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花生油提取副产物花生红衣的利用价值,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的种类为考察因素,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酶解pH 5. 0、酶添加量2%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采用半纤维素酶提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量为(0. 854±0. 025) mg/100 g。

关键词: 花生红衣 白藜芦醇 半纤维素酶 超声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农用地水稻安全种植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农田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生产安全高品质的稻米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一大挑战.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不但能有效降低水稻稻米中重金属的含量,而且有经济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在重金属高风险污染区仅仅使用低积累品种无法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以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和化学修复手段结合的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23个不同品种水稻在高风险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中种植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Cd吸收能力差异较大,五优321、广8优占、丰优428、粤晶丝苗2号、粤金银占、合美占等6个水稻品种对Cd吸收能力较弱,但在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下,Cd质量分数仍高于0.2 mg·kg?1,Pb和As含量均不超标;在此结果基础上结合土壤污染特点,采取3种污染物控制技术降低稻米中Cd含量,五优321品种与石灰、石灰Se配施等配合施用均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此类污染区域重点推广品种;喷施Se叶面肥能显著增加稻米中Se含量,提升稻米品质,且Se与石灰配合施用,增Se效果要好于单独施Se肥.采用化学钝化剂联合低累积水稻品种,稻米中Cd含量降低40%—70%.该研究采用大田原位试验,其结果可以对当地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更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风险 水稻 安全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为: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养生食品研发中心、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并从顶层设计、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粤港澳大湾区 方向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0年广东各主要产茶区春茶生产情况与政策建议

广东茶业 2020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新冠肺炎疫情给2020年广东春茶生产带来的实际影响,本文通过汇总粤东、粤北和粤西等代表性茶区及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分析当前广东各茶叶主产区开展2020年春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向各茶叶主产区政府部门就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当地特色茶叶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广东 春茶 情况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和非瘟形势下猪饲料生物安全防控策略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

摘要: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降,随后新冠肺炎疫情又至,给刚开始恢复的生猪产业又带来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瘟传播风险降低,但非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在饲料环节,社会舆论关于饲料传播非洲猪瘟病毒风险存在疑问,但目前研究结果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饲料途径传播风险较低,但不排除饲料产品受到病毒污染导致带毒传播可能性.本文主要从饲料原料、饲料加工、饲料储运、饲料配方以及饲料生产场所等饲料安全生产的五个要素进行详述如何切实加强饲料生物安全管控,杜绝活病毒污染.

关键词: 非瘟疫情 饲料原料 饲料加工 饲料储运 饲料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稳定表达猪ACE2基因的IPEC-J2细胞中的增殖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稳定表达猪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细胞株,用以增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构建了稳定表达猪源ACE2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并对PEDV在该细胞上的增殖进行了分析.将重组表达质粒pCMV3-porcine-ACE2-GFP转染至IPEC-J2细胞后,经潮霉素B筛选和单克隆细胞培养,获得IPEC-J2-ACE2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对单克隆细胞中ACE2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鉴定.以PEDV-WH株感染IPEC-J2-ACE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现,PEDV-WH株在IPEC-J2-ACE2细胞中比在IPEC-J2细胞中的增殖能力高.

关键词: 猪小肠上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热应激导致奶牛乳蛋白含量降低的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夏季热应激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制约了乳品质。本文从蛋白质合成前体物——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角度解析乳蛋白含量降低的原因,阐明热应激对乳腺中蛋白质合成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解析奶牛热应激后的生理变化,阐明其分子机制,为缓解夏季热应激奶牛的"乳蛋白降低症"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乳腺 蛋白质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量营养素和pH值对乳剂型特医食品基质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乳剂色度、浊度、流变特性和离心沉淀率等指标,探究不同食用油脂、蛋白质和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s,DE)麦芽糊精对乳剂外观接受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在获得制备乳剂最佳宏量营养素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H值对乳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5种油脂对乳剂的色度影响较小,大豆油组乳剂的浊度和SRI值(A_(800 nm)/A_(400 nm))要高于其他组,但其较低的离心沉淀率和高的黏度值说明其更适合作为乳剂的油脂选择;乳清蛋白组较酪蛋白钠组乳剂具有更好的色度,但其浊度、黏度和离心沉淀率等乳剂稳定性指标显著差于酪蛋白钠组,在所选酪蛋白钠原料中,CN-EM7酪蛋白钠组乳剂表现出了最小浊度和离心沉淀率以及最大的乳液黏度;不同DE值麦芽糊精对乳剂品质影响不一,DE15麦芽糊精组乳剂具有最好的外观接受度和稳定性。酸碱度对乳剂品质影响明显,pH 6.50~7.00范围适合本研究体系乳剂的制备,在pH 7.00时,以上述最佳原料制得的乳剂具有最高的黏度和最小的离心沉淀率。本研究获得了乳剂制备的最佳三大宏量营养素类型以及最适加工pH值,为乳剂型特医食品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宏量营养素 pH值 乳剂 特医食品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技术构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敲除菌株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的技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的热不稳定性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并获得K88 LT~-缺陷菌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取LT两端同源序列,并构建包含LT边界、氯霉素筛选标记、sgRNA和LT同源臂的供体片段;将供体片段转化至ETEC K88,同时分别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LT基因进行敲除;通过PCR验证获得了K88 LT~-缺陷菌株,并通过试验测定了敲除菌株的溶血能力和生长曲线。结果显示,λ-Red同源重组系统可成功地将LT基因替换为相应的供体片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可高效地对筛选标记进行删除,最终通过λ-Red和CRISPR/Cas9结合的基因编辑系统可成功对ETEC K88的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体外试验结果表明,K88 LT~-缺陷菌株的溶血能力丧失,并且生长速度比野生型菌株减缓,LT可能和ETEC K88的致病能力和生长性能有关。表明λ-Red和CRISPR/Cas9级联的基因敲除方法可用于LT毒素基因及其他一些大肠杆菌基因的敲除。K88 LT~-缺陷菌株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LT毒素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CRISPR/Cas9 λ-Red同源重组系统 热不稳定性肠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