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苹果两个新S-RNase基因克隆与46个品种S基因型的PCR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蔷薇科苹果是一个典型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果树树种,确定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对于合理配置授粉树和杂交育种亲和性亲本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苹果(Malus domestica)品种达尔文和金沙依拉姆中克隆得到了两个新S-RNase基因,分别命名为S53-RNase和S54-RNase,它们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FJ602074和FJ602075,并对46个苹果品种基因组DNA进行S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鉴定了其S基因型。
关键词: 苹果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基因克隆 S-基因型鉴定
新型饲科添加剂糖肽酮萜素的研制与应用
《饲料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糖肽酮萜素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是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多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复合物.研究表明:糖肽酮萜素具有防病、促生长和改善肉质的作用,而且不产生抗药性,减少环境污染,可替代日粮中的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始花期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大豆不育系结实率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对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为材料,研究了始花期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大豆制种母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对不同异交率母本的结实率影响不同,高异交率不育系绥农8BC10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低异交率不育系绥农14BC8和吉林47BC7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T4处理(133.33 kg.hm-2)时结实率最高。追施氮肥对父本结荚数影响不大,其中绥农14追施氮肥后结荚数减少,且在T5(166.67 kg.hm-2)施氮量时达到最小,绥农8和吉林47的结荚数随着施氮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另外,追施氮肥对不同细胞质类型母本结荚数影响较大,绥农8BC10在T5处理(166.67 kg.hm-2)时结荚数最高,吉林47BC7随着追肥量增加结荚数也增加,在T4处理(133.33 kg.hm-2)时达最高,而绥农14BC8的结荚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大豆父本结荚数影响不大,而对母本结荚数和结实率都产生重要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菜来源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受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酸菜是东北地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因其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酸菜中的乳酸菌对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从酸菜中分离筛选8株菌,经API50CH初步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并对8株菌的耐酸、耐胆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株乳酸杆菌都能够耐受pH3.0的酸度(存活率85.3%~98.7%)和1%的胆盐(存活率87.9%~97.0%)。其中,菌株S2-1、S2-5、S2-6、S4-1在pH2.0的环境中能保持生长1h,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实验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蛋白饲料对仔猪生长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蛋白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24头(15.68±1.91)kg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8头猪,分别饲喂以普通豆粕为基础日粮的对照组、50%、100%生物蛋白饲料替代等量豆粕的试验Ⅰ组、Ⅱ组,共进行21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88%和11.76%,采食量分别提高了4.76%和10.69%,料重比无显著差异,腹泻频率分别下降了63.66%和63.66%;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生物蛋白饲料,改善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苗期耐盐碱筛选与大田鉴定的比较分析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所确定的玉米苗期耐盐碱筛选最宜浓度和适宜的生理生化指标,对14个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进行苗期盐碱耐性分析和大田鉴定。结果表明:大田鉴定结果与苗期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分级基本吻合;苗期盐碱耐性弱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明显,其减产率最高为44.12%,最低为17.39%,证明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科学有效,并可以初步筛选剔除一些苗期胁迫表现弱的材料;对于苗期胁迫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表现较强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率变化幅度不大,变化范围在9.33%~11.76%,具体品种是否适宜盐碱地种植需经进一步的大田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眼虫藻△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途径是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途径,△8-脂肪酸脱氢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从小眼虫藻基因组DNA和cDNA中扩增得到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结构基因长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该基因没有内含子,比已经报道的△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长6bp,并且N末端序列也有所不同.利用酿酒酵母的载体pYES2.0构建△8-脂肪酸脱氢酶表达载体pYEFD,并转化到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转化菌株YD8.YD8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添加外源底物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并诱导基因表达.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小眼虫藻△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将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分别转化成二高-γ-亚麻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其底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1.2%和46.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