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牛群体间钙蛋白酶1基因第14内含子4685b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1(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4685bp位点在东北地区特色养殖品种草原红牛、延边黄牛及不同二元杂交品种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西门塔尔等群体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4685bp位点无论是基因型频率还是等位基因频率,在以上牛群体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延边黄牛中CT基因型作为优势基因型其频率达到0.53,CC及TT基因型频率差异不大,分别为0.27和0.20;德国黄牛×西门塔尔二元杂交牛中TT、CT基因型具有非常高的基因型频率,分别达到0.50和0.40,而CC基因型则只有0.10,T等位基因频率高达0.70,C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30。其他二元杂交品种无论是基因型频率还是等位基因频率上均与延边黄牛相类似。本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草原红牛中4685bp位点仅存在1种基因型,即为TT型,未发现C等位基因的存在。3种牛群体间4685bp位点基因型频率的比较,为进一步分析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原红牛 延边黄牛 杂交牛 CAPN1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世界农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品种间杂交的野生大豆利用技术,克服了野生大豆蔓生性等不利性状;应用这项技术创造出一批产量性状突出、品质优异、综合性状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竹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粗多糖,通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玉竹中性多糖。应用紫外光谱分析中性多糖的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其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玉竹多糖主要为中性多糖,同时含有少量酸性多糖;玉竹中性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1.21×106D,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5:1,同时含有少量半乳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现状及研究对策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现状的阐述,说明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对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及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原产于中国18省的329份粳稻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和主要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粳稻地方品种间存在明显的耐冷性差异,共鉴定筛选出黑壳粘、红芒大足、红须贵州禾、冷水谷、须糯等31份孕穗期耐冷性强的粳稻地方品种。其中原产于贵州省的黑壳粘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自然低温与冷水胁迫下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低温下结实率与穗颈长、穗长和秆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冷水胁迫下结实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的冷水反应指数(CRI)与株高CR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穗数CRI呈显著负相关。
玉米子粒大小及其衡量方法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子粒大小及其整齐度是玉米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常使用粒重(百粒重)来衡量子粒的大小,但粒重不能真实反映粒的体积和大小。通过对吉林省133个玉米品种子粒大小的研究对比分析,用体积表示法比百粒重法能更好的体现玉米品种子粒大小,提出了玉米子粒大小的体积表示法(粒数/L)和分级标准。分级标准划为3个等级,小粒在2000粒/L以上,中粒在1700~2000粒/L,大粒在1700粒/L以下。参试玉米品种中子粒大小以中粒品种最多,为60.9%,其次是小粒品种,大粒品种最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RN不育胞质不育与恢复类型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以RN不育细胞质为基础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大量测交以及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对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以及10个恢复系,进行不育系与所有保持系之间,以及不育系与所有恢复系之间所有可能的杂交。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1,依据花粉败育率分为3类以表示恢复度,A类:败育率0~10%,B类:败育率11%~60%,C类:败育率61%以上。再依据这3类的分布情况和恢复谱,对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任何一个保持系均可保持所有不育系,保持不育性的遗传机制较为简单,受隐性单基因控制。不育系分为极易被恢复,易被恢复和不易被恢复3类。依据恢复谱和恢复度将恢复系分为:强恢复,恢复和弱恢复3类。极易被恢复的不育系和强恢复系是大豆杂交种选育中的珍贵育种材料。由于育性的恢复比较复杂,测交中最好同时用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做测交母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玉米螟抗寒及低温生存对策
《植物保护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 e)的抗寒及低温生存对策,分别测定了来自吉林省的敦化一化型(DH1)、公主岭一化型(GZL1)、公主岭二化型(GZL2)和洮南二化型(TN2)4个亚洲玉米螟滞育幼虫田间种群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以及各种群经超过冷却低温处理后的存活率及滞育后发育历期等。结果显示,亚洲玉米螟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为-28.5~-27.0℃,最低个体可达-36.4℃,不同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以GZL1最低,其次是TN2和DH1,GZL2最高。在超过冷却点低温下,各种群的存活率分别为45.6%、58.8%、41.8%和58.3%,且GZL1和TN2显著高于DH1和GZL2,在超过冷却低温处理下存活的幼虫其滞育后发育历期与未经过处理的同种群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亚洲玉米螟具有很强的过冷却能力,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耐结冰能力。
猪ADSL基因克隆及其在部分组织中的mRNA定量表达
《畜牧与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通城猪为研究对象,在对猪ADSL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已收录的其他14种动物的ADSL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的基础上,采用实时(相对)定量PCR方法对刚出生和65日龄两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通城猪心、肝、肾脏、背最长肌4种组织的ADSL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ADSL基因片段大小为1 548 bp(GenBank登录号:GU249574),其中包含一长为1 455 bp的完整阅读框,通过核酸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48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收录的猪ADSL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恒河猴和黑猩猩的序列同源性最低,分别为66.3%和41.3%;15种动物的20条ADSL全长CDS序列聚类分布为两个主支。刚出生时的通城猪ADSL基因在心、肝、肾脏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65日龄通城猪的心、肝、肾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然而,其背最长肌的ADS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则低于65日龄的通城猪。本结果为猪ADS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提高育种效率是育种家追求的育种手段之一,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已被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中,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能否应用于常规大豆育种程序还未曾有报导。此研究以1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配制15个杂交组合,利用苜蓿切叶蜂授粉,通过对其后代的选择与鉴定,选育出4个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探讨了该方法的育种效率、组合选配与后代选择问题以及杂种优势与后代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常规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