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呼吸商在动物呼吸测热中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呼吸商是动物呼吸测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测定指标,其不但可以检验呼吸测热装置的准确性,而且可以验证动物机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情况.然而,由于检测仪器、饲粮类型、动物种类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呼吸商产生一定影响,这影响了动物呼吸测热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呼吸商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并阐述了动物、环境、呼吸室及饲粮等因素对呼吸商的影响,同时总结了呼吸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动物呼吸测热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呼吸商这一指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呼吸商 呼吸测热 呼吸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菊糖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菊糖苷是一类提取于甜叶菊的四环二萜类糖苷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安全、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及促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本文主要综述了甜菊糖苷的化学结构、提取方法以及味觉评价、甜菊糖苷在机体的水解代谢过程、甜菊糖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相关应用进展,以期为甜菊糖苷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苷 甜味剂 畜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 2024

摘要:玉竹不仅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较高的多糖、甾体皂苷、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增强免疫、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疲劳、抗衰老、护肝、调节胃肠道菌群、减肥等药理作用,已广泛用于普通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开发利用。本文对其营养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为其深入开发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 玉竹 生物活性成分 多糖 皂苷 免疫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蛋白的加工工艺与营养成分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饲料生产大国,配合饲料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豆粕等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所以开发可替代豆粕的高品质蛋白质饲料原料尤为重要。我国棉花资源丰富,棉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棉籽粕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由棉籽粕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的棉籽蛋白,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豆粕和降低饲料成本。本文总结了棉籽蛋白的分类、加工工艺、营养成分、猪的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可为棉籽蛋白的深层次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籽蛋白 加工工艺 营养成分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一个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桑黄 纤孔菌属 桑黄孔菌属 桑树桑黄 暴马桑黄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1/3以上人口的主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多数水稻主产区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水稻生长,导致水稻产量骤减,威胁粮食安全。深入探究水稻抗旱机理、选育推广节水抗旱稻,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淡水资源,还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育种家利用形态、生理生化和产量指标,筛选和培育出强抗旱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并推广应用。研究人员利用关联作图、GWAS、表达谱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方法,挖掘出很多与水稻抗旱性相关转录因子、转运蛋白、泛素化酶、蛋白酶及蛋白激酶等,证明水稻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解析了激素含量调节、活性氧清除、渗透调节、角质蜡沉积和根结构改善等一系列水稻抗旱机制。然而,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数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抗旱基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解析。该文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近20年水稻抗旱性相关文献,归纳总结3类水稻抗旱性常规鉴定指标,综合分析水稻抗旱性重要机制和抗旱性关键基因/ QTL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鉴定 节水抗旱 分子机制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氯释放膜在鲜切火龙果保鲜中的应用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亚氯酸钠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气态二氧化氯(ClO2)释放膜,并探讨了在4℃下该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抑菌效果、氯残留及营养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ClO2 释放膜的包装体系中,ClO2 的释放时间为 24~28 h,最大释放量达 0.44 mg/L.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ClO2 释放速率越大、释放时间越短.ClO2 释放膜可有效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在经ClO2 释放膜处理的鲜切火龙果中检测到氯离子和氯酸盐两种氯残留化合物,其中氯离子含量在贮藏期显著上升,但氯酸盐残留量与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该处理未造成基于氯残留的安全隐患.ClO2 释放膜可显著抑制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在贮藏期 8 d时使得可滴定酸含量增加 10%左右.ClO2 释放膜处理会造成火龙果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损失,其中在贮藏期 8 d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17%~32%,总酚的损失率可通过减少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到27%以下.此外,ClO2 释放膜可显著抑制火龙果的褐变并降低POD活性.因此,ClO2 释放膜能够明显延长鲜切火龙果的贮藏期,使其维持较好品质.

关键词: 气态二氧化氯 鲜切火龙果 抑菌 氯残留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鳜鱼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鳜鱼为富含高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 年鳜鱼养殖量为 14.87 万t、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 37.05%.随着国内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鳜鱼愈加青睐.2018-2022 年我国鳜鱼养殖量整体上稳健增长,广东、湖北和安徽的鳜鱼养殖量稳居前三,产业聚集度进一步加大;广东鳜鱼产量整体呈稳中上升趋势,全国鳜鱼市场份额逐渐被广东占据;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相比,鳜鱼市场批发价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广东作为我国鳜鱼产业的重点养殖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种产出地,主要养殖的鳜鱼品种为翘嘴鳜,养殖主产区位于佛山、肇庆、广州、清远、江门等地,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精养、网箱养殖、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饲料养殖,目前养殖方式仍以投喂活饵鱼为主.广东鳜鱼养殖及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养殖.以 2022 年鳜鱼市场价格为参考,对活饵鳜和饲料鳜 2 种养殖方式分别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饲料鳜的平均总成本远低于活饵鳜,利润空间大.针对广东鳜鱼养殖业苗种、养殖环境和饲料化养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强鳜鱼良种体系、平稳推动饲料鳜发展、进一步构建鳜鱼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动鳜鱼养殖方式转变等发展对策,为广东鳜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鳜鱼 水产养殖 广东 苗种 产业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向育种应用的高州野生稻片段导入系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分析

中国稻米 2024

摘要: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基因库,但基因组杂合性高,与栽培稻差异大,为育种上直接利用野生稻带来了困难。构建野生稻片段导入系为挖掘和利用野生稻基因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粳稻品种中花11为受体,通过多代杂交和自交,以育种目标性状为筛选标准,甄选出100个片段导入系。对这100个导入系的产量相关性状(单株有效穗数、总实粒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进行考察,发现它们至少有1个性状要优于对照品种中花11,显示出在产量改良上的应用潜力。导入系全基因组覆盖度46.9%,共识别出20个产量相关QTL。这些片段导入系作为高州野生稻新型种质资源,为利用野生稻助力水稻种质创新提供了资源储备。

关键词: 水稻 野生稻 片段导入系 产量性状 QT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EPA和ALA激活PPARα在吉富罗非鱼脂代谢中的降脂作用

水产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脂肪酸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在吉富罗非鱼脂代谢中的降脂效应,实验采用离体和在体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初期选用7种单体脂肪酸[油酸(OA)、棕榈酸(PA)、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孵育罗非鱼原代肝细胞,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A、AA和EPA显著上调PPARα、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等脂肪酸分解代谢关键基因表达,ALA还分别上调脂肪水解脂肪甘油三脂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脂蛋白酯酶(LPL)的表达,EPA则同时抑制脂合成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ALA、EPA和AA均能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PA和OA则使细胞内TG含量显著上升。综合数据,筛选出2种不同基因激活模式效应脂肪酸EPA和ALA设计在体实验,分别设置正常脂(7%)组、高脂(12%)组以及高脂分别含ALA (0.6%、1.2%)、EPA (0.6%、1.2%)的6组半纯化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53±0.03) g的吉富罗非鱼8周。结果显示,各组间生长无显著差异,与高脂组相比,4个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罗非鱼体脂,且随着ALA和EPA含量增加,肥满度、肝体脂数、肠系膜脂肪指数逐渐降低,血清和肝脏TG和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EPA (1.2%)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还可显著提高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α、CPT1、ACO、ATGL、HSL)的表达,促进脂分解代谢及降脂。研究表明,饲料含0.6%的EPA或ALA即可上调PPARα及其脂分解代谢相关靶基因表达,发挥降脂效应。本研究结果为饲料配制与脂肪源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PPARα 脂肪酸 降脂效应 离体与在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