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设施栽培彩色甜椒新组合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彩椒(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Sendt.)种质材料连续多代的自交纯化及观测鉴定,选育出优良高代亲本自交系P20628和P20611。经配组、品比试验和低温弱光耐性、病毒病抗性、商品性、产量等相关性状以及其他园艺性状的观测与鉴定,选育出适于设施栽培、商品性状与荷兰品种Mandy(CK)相当,综合性状优良,优质抗病高产红色彩椒新组合P20628×P20611。该组合为无限生长类型,中晚熟,长势旺,株型紧凑,耐低温弱光,抗TMV,果实灯笼形、红色亮丽、大果肉厚味甜质脆,单果重218 g,肉厚7.3 mm,货架保质期5 d,商品产量30.45 t/hm~2,较对照增产11.37%。

关键词: 彩色甜椒 设施栽培 组合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肌醇南瓜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6份南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各品种的肌醇含量进行了检测,从中筛选出18份富肌醇兼具不同优异农艺性状的品种。其中,甜布丁的肌醇含量高达16.44mg/g,比普通品种高约5倍。小茄克、蜜糖罐和双桃等的肌醇含量分别高达14.52mg/g、12.4mg/g和11.9mg/g,比普通品种高出3倍以上,是开展富肌醇南瓜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材料。

关键词: 南瓜 种质资源 富肌醇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对锦葵科3个树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剂量率为100 Gy/h的不同剂量(50~250 Gy)对矛叶锦葵、木槿和海滨木槿的干种子进行照射,将辐射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调查其发芽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对3个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辐射剂量小于200 Gy和50 Gy时分别对矛叶锦葵和木槿幼苗成活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有抑制作用。所有辐照处理对海滨木槿幼苗均有抑制作用。3个树种对辐照的敏感程度以海滨木槿最敏感,其次是木槿,最不敏感的是矛叶锦葵。经计算得出:木槿和海滨木槿诱变育种的适宜辐照剂量分别为128.2 Gy和104.7 Gy,而矛叶锦葵的适宜剂量大于250 Gy。

关键词: 锦葵科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60)Co-γ射线 辐射剂量 辐射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检测研究

中国饲料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可行。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上海主栽猕猴桃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猕猴桃低温贮藏期间内部品质、感官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了其衰老进程;可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抑制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贮藏期间果皮和果肉叶绿素的降解,有效防止果肉组织的褐变度,较好地保持膜细胞完整性。其中以浓度为750nL/L的处理效果最好,贮藏至第80天,果实好果率高达96.67%,可溶性固形物19.18%,VC含量109.09mg/100g。

关键词: 1-MCP处理 猕猴桃 贮藏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栽培工厂的空气洁净度评估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调查

食用菌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杏鲍菇工厂不同净化区域中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数量,并根据洁净度等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分析空气洁净度级别;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统计2009年工厂生产期3~9月,所有栽培种从接种至搔菌阶段的污染瓶数按接种月份统计,并与该统计月份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结果表明,杏鲍菇工厂栽培区各净化区域在检测期间空气洁净度均较高,尘埃粒子数量、霉菌数量均与高度、温度呈正相关;细菌数量、霉菌数量与尘埃粒子数呈显著正相关。高温季节,霉菌、细菌数量增加,此时生产污染率也达最高值,故认为生产污染率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相关,高温时,需加大降温、除尘、消毒等措施的力度,方可降低微生物数量,减少污染率,该厂污染率在8‰以下,其洁净度可作为生产参考值。

关键词: 净化区域 尘埃粒子 霉菌 细菌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生理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为电子束在葡萄等果蔬类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以400、700、1000、1500、2500Gy等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400、700、1000Gy剂量电子束辐照巨峰葡萄并结合低温冷藏能够有效抑制Vc及单宁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进程,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中700Gy处理组贮藏后期Vc含量达3.79mg/100g,SOD、POD活性分别保持在14.89U.g-1、40.93U.g-1.min-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且能维持较低的腐烂率和落粒率;而1500、2500Gy电子束对葡萄的品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贮藏期间Vc、单宁含量快速降低,果粒落粒现象较重。【结论】700Gy电子束处理巨峰葡萄其生理品质及保鲜效果最佳,在-0.5—0.5℃冷库中贮藏98d,与对照相比极大提高了贮藏品质。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巨峰葡萄 生理品质 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空间诱变SP_2和SP_3代萌发期耐盐性变异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卫星搭载大麦品种花30种子的180份SP2代和14份SP3代作为供试材料,设置0和5.0g/LNaCl溶液25℃、12h浸种后,分别置于含NaCl 0和15g/L的溶液中发芽,比较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主根长度、发根数、芽鞘长度和发芽率影响率上均存在广泛变异;大部分材料的直接表达型耐盐性比花30的高,而诱导表达型耐盐性比花30的低;直接表达型耐盐性可以遗传,而诱导表达型耐盐性不能传递给后代。

关键词: 大麦 航天诱变 种子萌发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梨树授粉试验

中国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07—2009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和青浦区进行了梨树授粉试验,并调查了气候异常的2009年自然授粉梨园的坐果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梨树较理想的授粉组合有圆黄×翠冠、翠冠×沪1号、圆黄×丰水、翠冠×清香、翠冠×圆黄、丰水×清香、丰水×新雅、丰水×圆黄、幸水×沪1号;相同授粉组合不同年份的坐果率差异较大,且无明显规律;在花期异常低温的2009年坐果率明显低于2007、2008年,人工杂交授粉的坐果率低于自然授粉坐果率。

关键词: 品种 授粉 上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CP-AES法测定香菇中七种元素含量

食用菌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ICP-AE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法测定了采自全国各地的31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样品中的7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测定香菇中Cu、Fe、K、Mg、Mn、Zn、Cd元素的含量。测定的31个香菇样品中7种元素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K、Mg、Zn、Fe、Mn、Cu、Cd相应含量分别为7953±1041、1248±195.7、70.70±16.85、66.11±21.80、23.51±4.17、12.65±1.90和0.52±0.57 mg/kg。

关键词: 香菇 ICP-AES 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