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灵芝亲本及其杂交菌株液态发酵胞外多糖理化特征及刺激Dectin-1受体和巨噬细胞活性比较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液态发酵培养赤芝(Ganoderma lucidum)G0119、G0154及其杂交菌株GZ36,比较不同发酵时间(24、48、72、96 h)所得胞外多糖的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特征和免疫活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胞外液在21~26、34~44 min时间段均出现2个峰(P1、P3),而GZ36在26~33 min时出现峰P 2。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3个菌株的不同组分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发酵终点72 h的胞外多糖P1、P2、P3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5.193×10~6~8.957×10~6、4.437×10~6、6.033×10~4~8.148×10~4g·mol-1。与60%乙醇沉淀组分(60 E)相比,3个菌株胞外多糖的20%乙醇沉淀(20 E)组分的产量较高。与亲本菌株G0119、G0154的20E组分相比,杂交菌株GZ36的20E组分产量(0.46 g·L-1)较高,其多糖含量(82.96%)也较高;3个菌株的60E组分相比,菌株GZ36、G0154的产量(0.13、0.14 g·L~1)较高,菌株GZ36的多糖含量(78.76%)较高。杂交菌株GZ 36胞外多糖20 E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和60 E组分(主要由木糖组成)在单糖组成和比例上更接近亲本菌株G0154。与阴性对照相比,3个菌株的胞外多糖20E组分均表现出刺激Dectin-1受体的活性;60E组分均具有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与亲本菌株相比,在200μg·mL-1时,杂交菌株GZ36的60 E组分活性较强。研究结果为了解灵芝亲本与杂交菌株胞外多糖的异同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 胞外多糖 液态发酵 单糖组成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古尼异虫草培养及子实体成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快实现新古尼异虫草(Metacordyceps neogunnii)的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以分离自贵州的菌株为种质材料进行人工培养,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蚕蛹水提液最利于菌丝体的生长,生长速度均为1.5 mm/d,25℃、pH值为5.0时,菌丝体生长最快.以含果糖和蚕蛹的营养液配制小米培养基,新古尼异虫草子实体高可达6 cm,生物转化率达47.5%.子实体含粗蛋白29.5%、粗纤维20.4%、灰分4.02%、水解氨基酸14.3%;有效成分方面,含腺苷497 mg/kg、粗多糖5.5%、虫草酸7.0%,但未检测出虫草素.研究结果将有效促进新古尼异虫草的人工栽培.

关键词: 新古尼异虫草 古尼虫草 生物学特性 人工驯化 成分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内生菌及其内生菌剂开发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内生菌是生活在植物中而不引起疾病的一类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和保护植物免受胁迫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面临诸多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内生菌能够免受环境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植物调节生长,挖掘玉米内生菌的功能是一种有效、可持续的生物防治策略。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玉米内生菌的物种组成和核心菌群、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包括提高玉米作物产量、防治各种玉米病虫害和提高抗逆能力,以及其他植物内生菌在玉米上的功能研究进展,并且对内生菌剂在玉米生产上的潜力和挑战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玉米 内生菌 促生 抗病 抗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处理对芹菜幼苗生长及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心芹为试材,采用人工补光的方法,设置光质分别为纯红光(R)、红光∶蓝光=3∶1(3R1B)、红光∶蓝光=1∶3(1R3B)、纯蓝光(B)以及对照组白光(W),探究了不同的红蓝光比例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系统电子传递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壮苗处理并了解红蓝光对芹菜幼苗光系统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R处理显著促进芹菜幼苗株高、叶面积的增加但显著减小了茎粗和根长,B处理则相反,幼苗株高和叶面积最小,但根长和茎粗最大;B的壮苗指数最高,并且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的积累仅次于R处理;1R3B和3R1B的表型差异和生物量的差异并不明显。相比于R和3R1B,W、B、1R3B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通过OJIP曲线及JIP-test分析发现,R处理的J点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并且I点同样为最大,这说明红光抑制了PSⅡ受体侧QA、QB和PQ库的还原,抑制了电子传递及PSⅡ活性。该研究中,单色蓝光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并且拥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光合色素积累,PSⅡ的电子传递系统未发现被抑制,是比较理想的育苗光质。

关键词: 芹菜幼苗 红蓝光 幼苗生长 OJIP曲线 光合电子传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信息学鉴定分析茄子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基因家族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从碳链中去除氢,从而产生碳碳双键。利用拟南芥FAD家族基因和茄子基因组数据,对茄子基因中可能含有的FAD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茄子FAD基因家族成员38个,其中FAB亚家族成员5个。对家族成员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各亚家族成员间具有较为相似的保守基因序列和蛋白特性;基因结构分析表明,FAD家族成员间存在着不同的基因结构,但聚为一类的亚家族基因具有进化的保守性;染色体定位显示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5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叶绿体和质膜上,FAB亚家族则全部定位在叶绿体上。

关键词: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基因家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金莲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2 份旱金莲材料(高代自交,F6)的园艺性状和自交亲和性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自花授粉和自然同株异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可以显著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无论是田间种植还是花盆种植,在开花Ⅱ期(开花后雌蕊柱头三分叉)对旱金莲进行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均可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自交亲和指数聚类分析表明:22 份旱金莲材料可分为5 组,其中第Ⅰ组和第Ⅳ组的自交亲和指数均大于0.9,可作为后续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该研究可为旱金莲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旱金莲 自交亲和性 授粉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应用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药用菌中富含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应用液体发酵技术可获得品质稳定、产量可控的功能性原料.文章总结了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的相关规定,并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原料在食品领域推广应用、相关规定的完善和未来加工产品开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药用菌 液体发酵 功能性食品 进展 新食品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喉素对猪卵母细胞降脂及冷冻保护效果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卵母细胞脂质含量高被认为是其冷冻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化学降脂剂毛喉素(forskolin),检测冷冻前后成熟卵母细胞的脂滴含量、脂滴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水平、早期凋亡指标、冻后存活率及发育潜能变化等,研究其对猪卵母细胞降脂和冷冻保护的效果。结果显示,成熟过程中毛喉素处理可部分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尼罗红荧光染色显示,毛喉素处理后卵母细胞内脂滴数量及面积在冷冻前后均极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1);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经毛喉素处理的卵母细胞中非均质脂滴数量与均质脂滴数量的比例扩大,且比均质脂滴面积更大;冷冻后,卵母细胞中以非均质脂滴为主,脂滴变小变少,分布不均匀,毛喉素处理后非均质与均质间的脂滴数量比例进一步增加。毛喉素处理极显著上调冻后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1.04 vs. 0.51,P<0.01),减轻氧化应激,降低早期凋亡率(68.30%vs. 86.03%,P<0.01),从而有效提高了冷冻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71.17%vs. 51.47%,P<0.01)和孤雌激活卵裂率(16.63%vs. 8.23%,P<0.05)。本研究表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毛喉素可有效降低细胞内脂质含量,并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和改善线粒体功能,达到提高冻后存活率和发育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猪卵母细胞 冷冻保存 脂质 毛喉素 线粒体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6份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抗性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最适花椰菜霜霉病苗期鉴定方法,创制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种质资源,以4个不同浓度和3个接种量的霜霉病原菌悬浮液对4个花椰菜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结果表明当接种浓度为3.5×10~5个孢子/m L,接种量为100μL时可以准确反映花椰菜各个品种的抗感病类型。同时,利用该接种方法对96份花椰菜材料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得到19份抗性材料。结合Ppa3、Pp523和Ppa207等抗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分布情况,其中含有基因Pp523、Ppa207、Ppa3的材料分别有11、9和1份,含有其他抗性基因位点的材料有3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仅有6份。综上分析,说明携带霜霉病抗性基因的材料较少且不同材料之间的抗病位点差异较大,同时利用该方法可以在早期快速筛选含有目标抗性基因的材料,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关键词: 花椰菜 霜霉病 接种鉴定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肺形侧耳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营养价值高的肺形侧耳资源,通过必需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IOM模式评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不同产地 12 个肺形侧耳的氨基酸特征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肺形侧耳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其中,粗多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在不同产地肺形侧耳间差异不显著.12 个样品共检测到15 种氨基酸,包括除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以外的 6 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2 个样品间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氨基酸总量在16.43-39.67 mg/g,IAA/TAA值在16.49%—30.12%,IAA/NIAA值在 19.75%—43.11%,均低于理想蛋白质标准.甲硫氨酸+半胱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 个肺形侧耳分为4 类.可根据不同产地肺形侧耳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开发和利用,为肺形侧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肺形侧耳 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