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美白对虾酶促剥壳工艺优化及其对虾仁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酶促剥壳工艺及其对虾仁品质的影响,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剥壳单位功为指标,筛选关键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酶促剥壳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pH值、色泽、质构和肌肉组织微观结构来分析酶促剥壳对虾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适酶,最优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3.5 h,酶质量浓度0.7 mg/mL,料液比1∶10(g∶mL),自然pH值,此条件下剥壳单位功为2.65 mJ/g。酶液可循环使用3次,酶促剥壳后虾仁pH值无显著变化,虾仁能保持原有色泽,硬度与鲜虾较为接近。微观组织结构显示,酶处理后的虾肉肌纤维较为完整,排列较为紧密,没有出现肌纤维束和肌内膜破裂的情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酶促剥壳 响应面法 剥壳功 微观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澜沧江西藏段鱼类优先保护等级评价
《淡水渔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生存现状不清且历史资料缺乏不利于其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因此,尽快开展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的保护等级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以2017-2019年澜沧江西藏段现场调查所获取的鱼类资源、生态习性、栖息地现状等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系统评价了澜沧江西藏段7种主要土著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通过对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种型情况、分布范围、资源现状、生态价值、栖息地质量5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基于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汇总得到了各评价对象的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德钦纹胸■(Glyptothorax deqinensis)的分值最高,为0.77,其次为细尾■(Pareuchiloglanis gracilicaudata)和无斑褶■(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得分均为0.74,随后依次是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0.60、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0.48、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0.37、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0.35。基于综合评价值,将德钦纹胸■、细尾■和无斑褶■列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裸腹叶须鱼列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前腹裸裂尻鱼列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澜沧江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列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克氏原螯虾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湖北潜江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该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该菌株具有与肺炎克雷伯菌一致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9%以上,因此将该菌株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仅对头孢噻肟和多粘菌素B敏感,为多重耐药菌株。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肺炎克雷伯菌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药物滥用 食品安全 疾病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近口靖江段近岸鱼类群落多样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长江近口靖江段鱼类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水平,于2017年在该江段布设4个调查样点,进行4个频次的鱼类周年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71种,隶属于10目20科53属,群落结构以小型鱼类(42种,59.15%)占优,优势类群依次为淡水定居性鱼类(物种数占比为71.83%)、杂食性鱼类(占比为49.30%)和底层鱼类(占比为42.25%)。春夏季、秋冬季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春夏季的物种数、渔获尾数和生物量均高于秋冬季;各样点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则较低,4号样点的渔获尾数和生物量均高于其他样点。分析表明:水温和生境特征分别是影响长江靖江段鱼类群落多样性季节差异及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长江靖江段鱼类资源丰富,群落多样性较高,但群落结构呈现小型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cepack海冰柱模式的融池反照率模拟研究
《海洋学报 》 2021 CSCD
摘要:基于Icepack一维海冰柱模式,以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ICE06的3个融池的辐射参量和气象参量的连续观测作为大气强迫数据,对融池反照率及相关参量进行了模拟。本文引入观测的融池深度及海冰厚度作为初始条件,通过考虑融池覆盖率的作用,改进了平整冰融池参数化方案中海冰干舷的计算,修正了冰上可允许的最大融池深度,成功实现了对融池参数变化的模拟;同时,还修正了入射辐射分量比例系数与对应反照率分量权重系数不一致的问题。标准试验中,模拟的3个融池的反照率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1、0.05和0.13;入射辐射比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可见光辐射比例增大8%时,融池反照率的模拟结果增大了6%~8%;融池表面再冻结试验的结果显示,当再冻结冰层厚度小于2 cm时,模拟冰面反照率的增加不足0.006,由此引起的表面能量收支减少了约1.1 W/m2。本文研究指出,准确的入射辐射比例对于改善北极海冰反照率模拟是必要的;并指出目前模式仍存在融池表面再冻结参数化、热收支计算、表面吹雪效应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融池 反照率 融池深度 Icepack海冰模式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贻贝足丝蛋白与活性肽的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1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贻贝生产国,养殖面积高达3.5万公顷,年产量超过90万t.紫贻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干基中蛋白含量高达60%,是一种优质的海洋蛋白质资源,可作为生物功能蛋白和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资源的重要来源.国内紫贻贝主要以鲜销为主,腐蚀性高、销量少、效益低,提高紫贻贝的高值化利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发紫贻贝蛋白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既可以开发紫贻贝的潜在市场,扩大紫贻贝的应用领域,又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紫贻贝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贻贝足丝蛋白和活性肽2个方面,本文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对其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紫贻贝足丝蛋白及其活性肽相关生物制品、功能性食品等产品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淡水渔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饵料投喂率,研究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物质影响因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连用和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MD-SPME-GC-MS)连用方法分别对水中和鱼肉中土腥异味物质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8%饵料投喂率下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含量较高;不同的饵料投喂率通过向养殖吉富罗非鱼系统中输入不同量的营养盐,影响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了可能产GSM浮游植物藻类栅藻(Scenedesmus)、微囊藻(Microcystis)、小环藻(Cyclotella)的丰度,进而对水体中GSM的含量产生作用;鱼肉中GSM含量与水体中GSM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与水体中GSM含量的主要藻类品种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肌肉中的GSM含量主要与水体中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吉富罗非鱼可能通过自身摄食颗粒直链藻,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富集于肌肉中。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浮游植物 养殖水体 土臭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25B编码蛋白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互作蛋白的筛选
《微生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养殖鲫引起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给鲫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揭示CyHV-2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是建立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有效防治技术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针对CyHV-2富含抗原表位的ORF25B区域设计引物,扩增ORF25B基因截短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ORF25B,转化至酵母菌株Y2HGold中。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验证诱饵表达载体pGBKT7-tORF25B对酵母菌Y2HGold自激活现象和毒性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Gold与鲫脑组织细胞系(GiCB)cDNA文库杂交。【结果】ORF25B基因截短序列扩增大小约为981 bp,成功构建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 Gold,自激活和毒性验证结果表明,诱饵表达载体对酵母菌株无自激活现象,也无毒性作用,初步筛选出4种与tORF25B基因编码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CyHV-2 ORF25B编码蛋白功能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ORF25B基因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船挂桨防渗漏油技术改进研究
《渔业现代化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挂桨渔船的传动装置以农用挂桨为主,挂桨上箱部及柴油机因密封问题导致的渗漏油污染量有限,螺旋桨缠绕异物导致尾轴封损坏后润滑油渗漏入水是挂桨渔船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挂桨渗漏油问题,在综合分析挂桨漏油原因及提出初步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对挂桨的上箱部透气部件和下箱部尾轴封保护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改进研究。在挂桨上箱部盖板增加呼吸器改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型装载机的透气帽代替自制帽,既增加润滑油的膨胀空间,又解决了搬运时泄漏、采购时费用高的问题。详细阐述挂桨下箱部尾轴橡胶密封与端盖处增加非接触式迷宫密封装置的措施,迷宫密封既可保护尾轴橡胶密封免受意外损坏,又可在尾轴橡胶密封损坏时减少尾轴润滑油渗漏速度。试验结果显示,挂桨上箱部盖板透气帽的改进以及挂桨下箱部的迷宫密封装置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挂桨渗漏油问题。本研究实现了较小的改进成本解决挂桨污染大的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AM模型的南海鸢乌贼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海洋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3—2016年南海两艘灯光罩网渔船的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南海春季鸢乌贼渔场分布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3—2014年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呈增长趋势,而2015—2016年CPUE明显下降。2013—2015年鸢乌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14°E—115°E,10°N—12°N区域,而2016年中心渔场向西偏移;GAM模型对CPUE的总偏差解释率为66.40%,其中经度、纬度、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4个因子与CPUE显著相关(P<0.05),影响因子按重要性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经度、纬度、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而年份、月份和海表盐度对CPUE影响不显著(P>0.05)。鸢乌贼适宜海表温度为27℃~30℃,适宜叶绿素浓度为0.10~0.15 mg/m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