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不同运输和选果方式对蓝莓采后品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探讨蓝莓的采后贮藏品质与运输和选果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莱克西”蓝莓为材料,采用不同运输方式联合选果方法,通过测定-0.5℃贮藏和4℃货架贮藏条件下软果率、果霜覆盖指数、花色苷含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呼吸强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 TA)含量、硬度、色差值(ΔE)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结果 公路运输-人工挑选可延缓果实硬度、花色苷、VC含量、TA含量下降,抑制果实呼吸速率,保持较好的品质。对贮藏期和货架期的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打分, 4个处理组的得分高低排序为:公路运输-人工挑选>航空运输-人工挑选>公路运输-过筛挑选>航空运输-过筛挑选。结论 蓝莓采后适宜的运输和选果方式为公路运输-人工挑选,本研究为蓝莓采后保鲜减损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蓝莓 运输 人工挑选 过筛挑选 冷藏期 货架期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金玉兰菜的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包装工程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温度下金玉兰菜采后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建立其货架期预测模型.方法 分别设置货架温度为1、4、10、20℃,对比分析不同贮藏温度下金玉兰菜的感官品质、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含量和芽球叶部色差值(L*、a*、b*)的变化情况;将质量损失率和叶部色差L*值作为特征指标,应用Arrhenius方程和化学动力学方程,建立金玉兰菜货架期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与10℃和20℃贮藏条件相比,1℃和4℃低温贮藏可显著延缓金玉兰菜的品质劣变进程,降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等含量的下降速率(P<0.05),采用1℃低温贮藏能更好地抑制金玉兰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并推迟呼吸峰值的出现,显著延长了金玉兰菜的货架期.结论 所得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可准确预测1~20℃内金玉兰菜的货架期,为金玉兰菜采后贮藏温度条件的选择和货架期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金玉兰菜 贮藏温度 采后品质 货架期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静脉注射脂多糖对绵羊血常规、血清生化及氧化应激指标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对绵羊血常规、血清生化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及潜在机制,试验选择出生时间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杜泊羊8只,分别按体重0.8μg/kg颈静脉注射LPS,并在注射LPS前及注射LPS后0.5,2,4,6小时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总蛋白(TP)、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及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注射LPS后0.5小时时,血液白细胞数量从注射前的(11.529±0.928)×109/L下降到(3.446±0.397)×109/L,差异显著(P<0.05),在注射LPS后2,4,6小时时白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注射前(P<0.05).注射LPS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也显著低于注射前(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注射LPS后4小时时,IgG、IgA、TP含量显著下降而IgM含量显著上升(P<0.05);注射LPS后2小时时,GLU含量到达最高点,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ALB含量和AST、ALT活性在注射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氧化应激指标中,注射LP S后4小时时,T-AOC及SOD、GSH-P x活性显著降低(P<0.05),T-AOC从注射前的(12.01±0.11)U/mL降至(9.64±0.13)U/mL(P<0.05),与注射前相比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说明LPS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绵羊的全身炎症反应.

关键词: 绵羊 脂多糖(LPS) 血常规 血清生化指标 氧化应激 颈静脉注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组蛋白TaHis3.2的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研究组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是否受到渗透胁迫的诱导及探讨利用组蛋白编码基因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耐盐育种的可能,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对象,通过NaCl渗透胁迫,从根叶组织的RNA-seq挖掘到一个表达受到盐胁迫影响的组蛋白编码基因His3.2出发,利用同源克隆法从小麦中获得His3.2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序列特征,使用HMMER软件、PF00125结构域进行全家族调取,并利用FPKM算法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盐胁迫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共得到2种TaHis3.2序列,开放阅读框长411 bp,存在8个SNP,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氨基酸结构域预测发现,TaHis3.2包含Histon保守结构域PF00125;小麦中该家族共398个成员,在各个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且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两端.表达分析显示,TaHis3.2主要在根部表达,盐胁迫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自然群体序列分析发现,在D基因组该基因高度保守,未发现品种间存在序列差异.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组蛋白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氯组合处理对采后阳光玫瑰葡萄质地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采后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质地特性和贮藏期间软化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保持葡萄质地较优的处理方式.方法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实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氯(ClO2)2种保鲜剂及它们的组合对采后葡萄进行处理,利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组葡萄在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质地参数指标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处理对葡萄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二氧化硫(SO2)结合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葡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和黏着性的保持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果肉硬度与咀嚼性、黏着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质构参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弹性与凝聚性和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凝聚性与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咀嚼性与黏着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组合处理可持续提高果实的果胶甲酯酶(PME)活性,二氧化硫处理和组合处理对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有较好的效果,组合处理在贮藏前期就能抑制纤维素酶(Cx)活性的增高,且整体活性水平最低.结论 采用SO2与ClO2组合处理进行保鲜,可对贮藏期间阳光玫瑰葡萄质构参数的劣变具有较好的减缓作用,并与软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葡萄 质地剖面分析 质地参数 软化酶 保鲜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青萝卜糠心发生与相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卫青萝卜为试材,采用相互对照的方法,研究了室温(8~17℃)和低温(4℃)贮藏8、16、24、32、40、48 d时对卫青萝卜肉质根不同部位中相对水分、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统计相应时期萝卜糠心指数,并分析调查各因子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延长萝卜贮藏时间,减少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室温下卫青萝卜的糠心指数增加显著;不同贮藏温度下卫青萝卜肉质根不同部位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不同贮藏温度下淀粉含量在24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不同贮藏温度下卫青萝卜肉质根不同部位中的相对含水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室温贮藏下卫青萝卜肉质根不同部位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低温下贮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调查因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卫青萝卜 淀粉 可溶性固形物 木质素 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MSVR的鲜食葡萄运输过程中环境因子与感官品质建模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挖掘运输过程中环境因子和生鲜果蔬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实现基于环境因子的感官品质评估和预测,对于保持生鲜果蔬物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测,在实验室开展了鲜食葡萄运输模拟试验和感官试验,构建了鲜食葡萄运输感官品质数据集。在建模方法层面,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ultiple Output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SVR)模型的运输环境因子(温度、相对湿度)与感官品质(外观、香气、质地和风味品质)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模型进行优化(PSOGA-MSVR)。结果表明,PSOGA联合优化算法有效提高了MSVR模型的调参效率,且在常温运输、保冷运输和冷链运输3种不同的运输模式下,PSOGA-MSVR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更优,决定系数R~2高于0.985且各项误差指标低于其他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运输过程中合理调控环境因子,减缓生鲜水果感官品质的下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模型 温度 相对湿度 鲜食葡萄 感官品质 多支持向量回归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A-GA-SVR的鲜食葡萄运输过程品质建模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摘要:由于生鲜果蔬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生鲜果蔬在采摘后需要经过运输、贮藏等物流过程才可以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在此过程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生鲜果蔬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进而影响其口感.本研究以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拟探索鲜食葡萄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关系建模,基于对实际运输过程的监测在实验室开展了鲜食葡萄运输模拟实验和感官实验,获取了鲜食葡萄运输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数据,并构建了不同运输模式下的鲜食葡萄品质数据集;构建了基于改进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lgorithm,SVR)的鲜食葡萄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建模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理化指标进行降维,再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SVR模型参数提升模型的拟合效果.利用常温运输、保冷运输和冷链运输三种运输模式以及混合数据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PCA-GA-SVR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均有显著提高,MAE、MSE、RMSE均小于0.5,R2均大于0.96,PCA-GA-SV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鲜食葡萄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同时,研究表明理化指标数据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受到运输模式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提出的感官品质评估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在任何运输方式上,辅助物流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多支持向量回归 理化指标 感官品质 遗传算法 鲜食葡萄 生鲜农产品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对冀东稻区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对冀东稻区还田秸秆的腐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冀东滨海单季稻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秸秆网袋填埋法,设置秸秆还田(CK),秸秆还田配施“农富康”(JF)和秸秆还田配施HT20(JH)3个处理,分别于水稻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取秸秆和土壤样品,测定秸秆质量残留率,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残留率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下秸秆质量残留率分别低9.01%~24.08%和4.68%~11.31%,秸秆氮残留率在移栽期和拔节期分别低15.56%~24.94%和26.54%~36.31%,秸秆磷残留率在拔节期分别低9.68%和11.28%,秸秆钾残留率差别不大,氮、磷、钾残留率在后期有负增长现象。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分蘖期分别增加53.33%和4.55%,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拔节期分别增加195.62%和65.80%,在抽穗期分别增加138.14%和195.62%;在全生育期内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7.64%~168.87%和29.34%~179.30%。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水稻分蘖数显著增加14.10%和16.57%,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1.25%和17.11%。可见,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能够加快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和秸秆养分释放,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分蘖和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耐低温复合菌剂 HT20 秸秆腐解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冀东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年冬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 2022

摘要:文章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冬绿肥连续7年翻压还田后对下茬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年冬绿肥翻压显著降低玉米果穗秃尖长度,其中黑麦、二月兰与毛叶苕子混播处理的玉米果穗秃尖长度最短;翻压冬绿肥提高了下茬玉米穗粒质量和百粒质量,以二月兰和毛叶苕子最为显著;与对照空闲田(CK)相比,翻压冬绿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不同处理玉米产量的高低顺序为:二月兰>毛叶苕子>黑麦>黑麦草>二月兰+毛叶苕子混播>毛叶苕子+黑麦混播>对照空闲田(CK)。

关键词: 冬绿肥 翻压 玉米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