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一连麦7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麦7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陕229为母本,以灌81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选择采取系谱法,经过连续9年选育与鉴定,于2008年育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11月2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定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4年第20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5,审定名:连麦7号.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稳产 农业科学院 农业委员会 陕229 连云港市 有性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波紫外照射对鲜切网纹瓜货架期品质影响的多变量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通径分析5种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照射处理对鲜切网纹瓜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UV-C处理可有效抑制鲜切网纹瓜的呼吸强度,显著减缓网纹瓜失重及硬度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使网纹瓜获得较高的感官评分。主成分分析表明,UV-C处理对网纹瓜感官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网纹瓜货架前期与后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硬度、失重率、呼吸强度、蛋白质、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均有较大幅度变动。相关性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糖酸比、类黄酮含量、CAT活性、硬度与感官评分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效应(P<0.05),而可滴定酸含量、MDA含量、呼吸强度、失重率与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通径分析表明,失重率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和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糖的间接作用影响网纹瓜的品质,是作用于感官评分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 鲜切网纹瓜 短波紫外线 货架期品质 多变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复配剂对新美人指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浓度茶多酚添加到2%壳聚糖中制成复配剂,涂膜处理新美人指葡萄,放置于冰箱冷藏,定期测定褐变指数、好果率、质量损失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茶多酚复配剂能显著减缓新美人指葡萄在贮藏期的腐烂变质、质量损失,延缓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1.5%茶多酚复配液涂膜处理新美人指葡萄贮藏保鲜综合品质最好。

关键词: 茶多酚 壳聚糖 葡萄 贮藏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津春4号’黄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高温胁迫(42℃/32℃)下黄瓜幼苗的受害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受害率明显增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变形,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下降,而喷施亚精胺(Spd)后,黄瓜幼苗受害率减少,提高了高温胁迫下幼苗的最大荧光和F_v/F_m。高温胁迫抑制了电子传递活性、降低了光反应活性,Spd能缓解高温胁迫下ABS/RC、TRo/RC和DIo/RC上升的趋势,提高ETo/RC。外源Spd能够稳定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电子在PSII和PSI间的传递,有效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关键词: 黄瓜 高温胁迫 亚精胺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冷QTL定位以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耐冷性是培育广适、多抗性品种的重要性状之一,其不仅影响水稻品种的种植区域,而且对保障世界粮食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水稻耐冷分子遗传研究的主要进展:(1)水稻耐冷QTL的定位概况;(2)主效QTL精细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理;(3)CBF、MYB转录因子参与的耐冷分子机理调控网络,以期为今后水稻耐冷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耐冷 QTL 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优质白肉枇杷新品种‘冬玉’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玉’是从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槎湾村实生枇杷大树中选育出的抗寒优质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果实扁圆,果基钝圆,果顶平展;萼片外突,萼孔开张;果皮橙黄,皮薄易剥,锈斑中等;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多汁,风味酸甜;平均单果质量41.3 g,最大单果质量61.8 g,果形指数0.88;每果实含种子粒数4.7个,种皮多开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可食率67.1%,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50 d左右,在江苏苏州地区(N31°03′、E120°24′)5月底成熟;花序平均支轴9.7个,下垂,花70~100个;顶端优势明显,一般于枝条上部抽生新梢2~4个。对炭疽病、叶斑病等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好,抗旱、抗寒等抗逆性能力强。果实常温下可以贮藏8~12 d。适宜在苏南太湖丘陵地区种植,嫁接苗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稳产、抗寒,比主栽品种增产46.4%。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冬玉’ 白肉 抗寒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hAPOA1原核蛋白生产兔多克隆抗体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将hAPOA1的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正确的pGEX-4T-1-hAPOA1原核表达质粒,然后将其转入宿主菌BL21,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宿主菌表达出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的55.4ku的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包涵体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hAPOA1血清并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D-ELISA)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证实,获得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了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40000,经济效益可观。

关键词: hAPOA1 原核表达 新西兰大白兔 融合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精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黄精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70%乙醇为溶剂,利用闪式提取器对黄精进行提取,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黄精醇提物进行分级萃取,采用测定总还原力的大小和DPPH·、·OH、O_2~-·及ABTS~+·清除率等指标来评价黄精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黄精不同极性组分均有较强的总还原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水相的总还原力最高且对·OH清除效果最好,乙酸乙酯相清除DPPH·和ABTS~+·效果最好,正丁醇相清除O_2~-·效果最好。试验结果提示黄精各个极性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 黄精 提取物 体外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本研究测定了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在8、15、20、25、30、37、42、47℃和50℃下的生长数据,进而利用Baranyi&Roberts方程和Cardinal方程为基础来建模。结果表明,以Baranyi&Roberts方程为基础来建立生长一级模型,数据拟合效果较好(R2>0.99,RMSE<0.26 Log10 cfu/m L);以Cardinal方程为基础来建立二级模型,数据拟合效果亦较好(R2>0.99,RMSE=0.03 h-1)。此外,通过外部验证,比对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在27℃和35℃下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预测值误差<5%)。表明所建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沙门氏菌的生长动态,从而为有效监控即食乳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即食牛乳 沙门氏菌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真空干燥温度对海南番木瓜粉香气成分SPME/GC-MS分析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不同温度下真空干燥制得的番木瓜粉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确定了1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酸、酮、酯、醛、烃等化合物。芳樟醇相对含量在室温(25℃)干燥时最高,为14.382%,但在真空热干燥条件(大于室温,50~100℃)下未检出;乙酸的相对含量会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大部分酮类物质在25℃和60℃干燥时相对含量最高;在25℃下干燥的产品中异硫氰酸苄酯的相对含量高达34.617%,但在真空热干燥条件下均未检出;真空热干燥会使一些具有不良气味的醛类如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相对含量升高。

关键词: 番木瓜粉 真空干燥 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