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瓜果肉硬度KASP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不同果肉硬度类型甜瓜材料的选择效率,以脆肉甜瓜自交系20S11和软肉甜瓜自交系20S75为亲本,构建F2与BCiF1群体,分析了果肉硬度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单基因遗传,脆肉相对于软肉为显性.根据F2分离群体构建果肉硬度极端性状混池,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图位克隆技术,将果肉硬度基因CmPfl定位在10号染色体上约54.71 kb的区域内.通过重测序分析发现,软肉甜瓜20S75中编码 GATL3(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like 3)的基因 MELO3C012216(CmGATL3)存在 1 处终止密码突变,位于编码区第567位碱基处(C-G),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造成转移酶蛋白结构域完全缺失.利用qRT-PCR对CmGATL3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其在脆肉甜瓜20S11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软肉甜瓜20S75.基于上述变异位点,开发PF-KASP分子标记并对56份甜瓜自交系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其中脆肉材料均表现为C∶C型,软肉材料均表现为G∶G型,标记呈共显性.进一步利用PF-KASP对F2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与果肉硬度表型鉴定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100%.
关键词: 甜瓜 果肉硬度 基因定位 KASP标记 辅助选择育种


褪黑素缓解双酚A诱导的猪卵母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褪黑素(MT)缓解双酚A(BPA)诱导的猪卵母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将猪未成熟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培养液中体外成熟培养44 h,BPA组在含有75μmol/L双酚A的培养液中体外成熟培养44 h,BPA+MT组的COCs先在含BPA的常规培养液中体外成熟培养18 h,再转入含10-7 mol/L MT的体外常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44 h。成熟培养结束后,检测各组卵子成熟质量和卵子内抗氧化基因和蛋白表达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PA组极体率降低(P<0.05),线粒体分布不均匀(P<0.05),抗氧化酶活力下降(P<0.05),细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下降(P<0.05),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上升(P<0.05),Nrf2和HO-1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BPA组相比,BPA+MT组的极体率提高(P<0.05),ROS和MDA水平降低(P<0.05),抗氧化酶活力提高(P<0.05),Nrf2和HO-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下调(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MT通过Nrf2/HO-1通路发挥作用,减缓了BPA诱导的猪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关键词: 褪黑素 双酚A 猪卵母细胞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夏黑葡萄电商物流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包装工程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对不同电商物流包装,不同产区夏黑葡萄的运输品质构建规范化评分模型,进一步完善运输过程中葡萄的品质评价体系,同时为不同运输包装的组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云南、江苏、天津等地的 5 个产区的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典型电商包装进行48 h实物寄递试验.运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夏黑葡萄的电商物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电商包装方式,并进一步分析运输过程中造成品质差异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 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3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 89.096%,对3 个主成分得分进行权重相加和建立果实品质评分(Y)模型:Y=0.562Y1+0.186Y2+0.143Y3.结果表明处理组 1(瓦楞纸箱/泡沫箱/冰袋/袋中袋)内夏黑运输品质最优且更稳定,其他 3 个处理组品质波动较大.通过分析运输过程中环境温度及振动的变化,发现 EPS 泡沫箱保温性能最好,冰袋辅助降温可以有效降低包装箱内温度,提高葡萄商品性;提高包装量是削弱Z轴振动对产品影响的有效手段.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综合性的果实品质评分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夏黑果实的物流品质,对促进生鲜商品的电商物流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褪黑素对青椒低温贮藏品质及能量代谢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褪黑激素对采后青椒果实贮藏品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椒为材料,研究了 100、200和300 μmol/L浓度褪黑素对 9℃下贮藏的青椒果实品质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能有效地降低青椒果实腐烂率,减缓青椒果实硬度的下降,其中,200 μmol/L褪黑素的处理效果最好;此外,褪黑素能推迟青椒果实辣椒碱含量、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抑制青椒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腺嘌呤核苷酸(AXP)的降解,促进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的积累,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褪黑素也能维持青椒中的较高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氢离子ATP酶(H+-ATPase)酶活性和钙离子ATP酶(Ca2+-ATPase)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椒的ATP、ADP、AXP、能荷、H+-ATPase、Ca2+-ATPase活性与腐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辣椒碱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青椒的ATP、ADP、AMP、AXP、能荷和H+-ATPase、Ca2+-ATPase活性互相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褪黑素处理能够说明采后青椒贮藏期品质与能量水平紧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褪黑素在控制采后青椒贮藏品质方面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1-甲基环丙烯对不同成熟度蜂糖李货架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蜂糖李因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文以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蜂糖李果实为试验材料,采后使用0.5、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处理,然后货架(25±2)℃14 d,每隔2 d测定一次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并做出感官评价,最终结合GC-MS分析1-MCP对不同成熟度蜂糖李货架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糖李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成熟度是影响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采收成熟度越高,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腐烂率越高、呼吸越旺盛、品质劣变越迅速;高浓度1-MCP(1.0μL/L)处理可以延缓不同成熟度蜂糖李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劣变,且对高成熟度(花后110 d)果实保鲜效果最为明显。GC-MS分析表明,醛类(“青草”味)和酯类(“果香”味)是蜂糖李果实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且采收成熟度越高,醛类含量越低,酯类含量越高;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都可以延缓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醛类含量降低和酯类含量升高,更有效地维持蜂糖李果实的固有香气。结合固酸比与感官评价结果,高成熟度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风味最佳,1-MCP处理(1.0μL/L)可以有效延缓不同成熟度蜂糖李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劣变和风味的损失,且对高成熟度蜂糖李果实的货架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蜂糖李 采收成熟度 1-甲基环丙烯 货架品质 挥发性物质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最佳处理浓度的FA和CA预处理细胞,ETEC K88感染细胞3、6、12和24 h,检测其活菌黏附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和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 FA和C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 mg/mL和1.00μL/mL,最适培养时间为12 h。2)添加FA和CA可有效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当ETEC K88感染细胞3 h时其黏附率显著下降(P<0.05),6、12和24 h时极显著下降(P<0.01)。3)添加FA和CA可极显著降低ETEC K88感染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P<0.01)。4) ETEC K88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添加FA和CA可上调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IPEC-J2细胞氧化应激。5)添加FA和CA可显著提高ETEC K88感染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 <0.05),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综上所述,FA与CA联用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蛋白平衡并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其可能是通过上调Hsp70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IPEC-J2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从而缓解ETEC K88诱导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
关键词: 肉桂醛 富马酸 猪肠上皮细胞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衣原体病的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中国家禽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设计和构建基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蛋白和鹦鹉热衣原体(Cps)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抗原多表位DNA疫苗,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研究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筛选出IBV S1蛋白和Cps MOMP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设计多表位基因M,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将M基因、S1和MOMP串联基因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并转染至DF-1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将上述重组质粒肌内注射7日龄雏鸡,四免后检测免疫鸡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显示:构建的表位蛋白结构稳定、免疫原性较好且无副作用;重组质粒pEGFP-M和pEGFP-S1-MOMP与预期大小相符;与pEGFP-N1组和PBS组相比,四免后,pEGFP-M免疫组鸡血清中抗IBV IgG和抗Cps IgG抗体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pEGFP-S1-MOMP组相当;pEGFP-M组鸡血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T淋巴细胞抗原CD3+、CD4+和CD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EGFP-N1组和PBS组(P<0.01).结果表明,构建的多表位DNA疫苗pEGFP-M能够激发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为研制同时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衣原体病的多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鹦鹉热衣原体 S1基因 MOMP基因 表位疫苗


m6A修饰调控细胞自噬参与雄性生殖疾病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在腺苷核苷酸N6位置上发生的甲基化,在多种RNA代谢过程如mRNA剪接、翻译、运输、降解中发挥关键作用,进而对各种生命过程产生广泛影响.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通过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本文总结了m6A修饰调控细胞自噬在雄性生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m6A修饰调节自噬水平在雄性生殖中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为雄性生殖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m6A)修饰 RNA修饰 细胞自噬 雄性生殖疾病 男性不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