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利用篮子法进行水稻避旱性鉴定的标准方法研制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利用深根比作为鉴定指标评价水稻避旱性的标准方法,规范"篮子法"进行深根比鉴定的操作流程,引入两个不同深根比参比品种(CK1和CK2),根据同样生长条件下测试材料与参比材料深根比的比值(高值组H>3/4CK2、低值组L<3/4CK1、中值组3/4CK1

关键词: 水稻 篮子法 避旱性 深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相关性和时序分析的鲜食黄桃安全贮藏期的确定及品质预测

食品与机械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鲜食黄桃安全贮藏期预测模型,实现贮藏品质的预警预测。方法:以锦绣黄桃为试材,对3个采摘期入库果实的带皮硬度、果肉组织硬度、果实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果实质地、色泽、风味和香气4个感官模块进行评分,利用相关性和时序分析技术进行安全贮藏期的确定及品质预测。结果:利用轮廓曲线图确定了最佳聚类数为4,主要表现为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红绿色差的差异,与消费者关注的质地、风味和色泽感官模块一致;果实质地、色泽和风味3个感官评分模块间有较强共线性,贮藏时间与果实硬度和果肉组织硬度呈负相关,与果实红绿色差呈正相关;果实红绿色差与果实带皮硬度和果肉组织硬度呈负相关,可作为硬度无损检测的表征因子之一。结论:温度(10.0±0.5)℃、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建立了非线性果实带皮硬度和果肉组织硬度预测数学模型f[T.(a,k,b)]=a×exp(k×T)+b和线性果实红绿色差预测数学模型f(x)=kx+b,两个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较低(R~2>0.9,平均误差<0.2)。

关键词: 时序分析 相关性分析 鲜食黄桃 安全贮藏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束辐照在鲜切苹果冷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鲜切苹果容易褐变、变质等问题,延长鲜切苹果货架期,考察电子束辐照结合保鲜剂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分别用去离子水、1%抗坏血酸、0.5%氯化钙、2%γ-氨基丁酸浸泡鲜切苹果,经0 kGy(未辐照)、2.3 kGy电子束辐照后于2℃、8℃冷藏贮存15 d,定期测定其微生物水平(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数量、大肠菌群数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脆性、咀嚼性、褐变程度指标.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抑制鲜切苹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杀灭鲜切苹果中的大肠菌群.0.5%氯化钙结合2.3 kGy电子束辐照保鲜效果最佳,2℃贮存至15 d时,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均<10 CFU∕g,无大肠菌群检出,维生素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平均硬度下降13.7%,脆性为初始值的51.5%,咀嚼性为初始值的85.1%,且能抑制鲜切苹果褐变,有效延长了鲜切苹果的货架期.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鲜切苹果 保鲜剂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响应研究-以2019年央视"3·15"曝光"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该事件引起了各媒体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呈现出多个不同观点,引发舆情关注。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发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每日食用鸡蛋量等基本特征与消费者传播、转发、关注舆情信息等行为因素呈显著正相关。58.89%的消费者通过新媒体“三微一端”关注和传播舆情,新媒体已成为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场所。事件标题、发布事件的媒体权威性、是否当季农产品等是引发消费者对舆情信息关注的重要因素。“3·15化妆土鸡蛋”舆情事件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土鸡蛋 农产品质量安全 舆情 消费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市售散装白斩鸡表面四环素耐药菌污染初探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市售散装白斩鸡表面四环素耐药菌的污染特征,评价耐药基因的迁移潜势,本试验从上海市4个区的25个熟食店中采集25份散装即食白斩鸡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法和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对四环素耐药菌(TETr)进行计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tet D、tet J、tet M)和一类整合酶基因intⅠ的相对拷贝数,并对13株TETr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和多重耐药性分析,最后通过自然转化探究其耐药性的水平迁移可能性。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分离到TETr菌,菌落数为(7.07×101~1.67×108)CFU·g-1,占总可培养细菌总数的1.01%~100%;13个样品中6种tet基因和intⅠ基因的相对拷贝数为10-4~10-2;分离到的TETr菌主要有芽孢杆菌(Bacillus)、莫拉氏菌(Moraxella)、气单胞菌(Aeromonas)等,所有菌株均至少对2种抗生素耐药,其中2株莫拉氏菌和1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可将四环素耐药表型迁移至大肠杆菌J53中,接合频率为10-6或10-2。综上,市售散装白斩鸡表面存在四环素耐药菌污染,且耐药基因具有水平迁移至异种细菌的风险。本研究为市售散装白斩鸡产品中的抗生素耐药菌监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了方法参考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白斩鸡 四环素耐药菌 四环素耐药基因 迁移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比对西红花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红花光系统PSⅡ对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方法]以20~25 g/球的西红花为试验材料,施用氮(N)磷(P)钾(K)配比分别为30-10-10(T1),20-20-15(T2)和 10-30-20(T3)3种水溶肥,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西红花叶片长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西红花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T1和T2处理可以促进西红花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积累,缓解叶片衰老变黄,整体效果显著优于T3处理.与T1、T2处理相比,T3处理西红花叶片光合结构受损,导致Pn、Gs、Tr降低,Ci增加,显著抑制了PSⅡ性能指数(PIabs),降低了叶片PSⅡ活性反应中心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能量通量(ETo/CSm)和单位面积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CSm),增加了单位面积耗散能量(DIo/CSm),引起原初光化学反应最大量子产率(φPo)、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Eo)、PSⅠ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效率(φRo)降低,导致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能捕获效率降低,叶片生长势减弱且提前衰老变黄.[结论]高氮型水溶肥(N-P-K为30-10-10)有利于促进西红花高效生长,提高西红花光合作用和光能捕获效率.

关键词: 西红花 水溶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效果与机制

环境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畜禽粪便(牛粪、鸡粪、猪粪)为原料分别在300℃和700℃下制备生物炭,以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CHN分析仪等对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表面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和其对镉吸附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对Cd2+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iur方程,拟合结果发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牛粪、鸡粪和猪粪基生物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从83.40、19.65和96.74 mg·g-1增加至106.54、 268.89和164.53 mg·g-1;而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秸秆基生物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差异不显著.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呈碱性,除牛粪生物炭外,灰分含量随热解温度上升而增加.随着热解温度的上升,生物炭孔隙结构变丰富,含氧官能团增加,出现芳香结构.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生物炭Cd2+总吸附量中离子交换贡献率为12%~52%,化学沉淀为27%~79%,络合作用为1%~8%,阳离子-π作用为1%~28%.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阳离子-π作用贡献率增大(从1%~13%增加到8%~30%),但化学沉淀和离子交换贡献率依旧较高(达70%~93%).因此,离子交换和化学沉淀仍是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吸附Cd2+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 镉(Cd) 畜禽粪便 作物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都市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探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形式,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索推动大都市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有效举措.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利益共享、企业带动、品牌引领等方面梳理了上海浦东新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瓶颈,通过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经验,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借鉴国际经验,提升配套服务,多措并举,扩充渠道等对策建议推进浦东新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大都市区 上海浦东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苦瓜品种营养和功能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 25个不同品种(系)苦瓜果肉中营养成分、功能成分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并分析了功能性成分与苦瓜总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以期为鲜食和加工型苦瓜品种选育、苦瓜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苦瓜果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纤维素、氨基酸和总酸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85.71 μg/g、7.98 mg/g、319.04 mg/g、1.45 mg/g、0.41%,变异系数分别为28.47%、29.07%、11.05%、43.45%、12.20%.不同品种(系)苦瓜总皂苷、多糖、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5.02 mg/g、38.36 mg/g、2.64 mg/g、7.68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45.62%、25.47%、21.97%、18.49%.不同苦瓜品种(系)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3种抗氧化能力的平均值分别为 1.73、67.38、11.62 μmol Trolox/g,变异系数分别为19.65%、17.25%、31.50%.总酚含量与苦瓜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性相关.研究发现,25个品种(系)苦瓜果肉的营养物质含量、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值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果肉中的总酚含量是苦瓜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在苦瓜新品种选育以及栽培中应当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对应的品种,有利于发挥品种的优势和商用价值.

关键词: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山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黄山属于黄山-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了解该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2018-2020年对该区的大型真菌展开了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子实体形态特征检索比较对获得的标本进行鉴定,并对该区的物种组成、属级地理区系成分、经济真菌和特有成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该地区共发现大型真菌421种,隶属于9纲19目72科200属,其中包含食用菌68种,药用菌31种,毒菌39种,特有种66种.优势科有牛肝菌科Boletaceae、鹅膏科 Amani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 Marasmiaceae、光茸菌科 Omphalotaceae、球盖菇科 Strophariaceae、粉褶菌科 Entolomataceae 和 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10 科,优势属为鹅膏属Amanita、乳菇属 Lactarius、蘑菇属Agaricus、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红菇属Russula、粉褶菌属Entolom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裸脚伞属Gymnop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栓孔菌属Tramete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灵芝属Ganoderma和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 14属.对黄山大型真菌属级地理成分分析发现该区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9类,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66.5%),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5%)和泛热带成分(10.5%).本研究表明黄山的大型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为世界广布成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优势类群 区系成分 经济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