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丙酸咪唑在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代谢产物对宿主多种生理过程产生调控作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丙酸咪唑(imidazole propionate)是肠道菌群代谢组氨酸生成的一种代谢产物。近年来,丙酸咪唑由于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密切关联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丙酸咪唑的代谢途径、与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现有的检测和干预方法,以期为以丙酸咪唑为靶点的慢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丙酸咪唑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线粒体自噬与免疫稳态、肠道健康的互联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线粒体自噬因其与免疫稳态和肠道健康的密切关联,已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调控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也已被报道,这为进一步理解线粒体自噬发生过程、维持线粒体功能与细胞内稳态提供了新手段。在本文中,综述了有关于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的前沿报道,讨论了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与免疫稳态、肠道健康之间的互联机制,汇总了当前研究较多的化合物调控自噬的研究报道,旨在为以线粒体为中心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分子机制 免疫稳态 肠道健康 分子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康仔猪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血清免疫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参考区间分析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健康仔猪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血清免疫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参考区间。收集课题组近期试验用402头28~66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的23项血液细胞学、14项血清生化、3项血清免疫及5项血清抗氧化指标数据,参照临床实验室改进倡议(CLIS)指南和美国兽医协会临床病理学委员会(ASVCP)指南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参考区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得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区间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3.06~38.99μg/mL、128.67~421.40μg/mL、19.33~54.79μg/mL;血清抗氧化指标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参考区间分别为0.75~6.77μmol/mL、0.12~1.02 mmol/L、 0.93~9.53 U/mL、 108.91~876.51 U/mL、 150.23~1 113.86 U/mL。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了健康三元杂仔猪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血清免疫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参考区间,为后续仔猪营养研究及健康判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仔猪 参考区间 血液细胞学 生化 免疫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前处理的冻融荔枝果壳色泽和微观结构比较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探讨了护色保脆前处理对冻融后的荔枝果壳酚酶氧化、细胞完整性及褐变抑制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8%C6H8O7+0.5%Vc+1%CaCl2"前处理组的色泽与新鲜荔枝最为接近,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和汁液流失率分别降低 18.71%和 0.92%,硬度保留率提高了 14.17%,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残余酶活力分别降低158.18%和342.14%,多酚、花色苷含量、抗氧化能力保留率分别提高了9.79%、27.11%和10.21%.柠檬酸的护色效果较Vc佳,CaCl2 在保脆中起着关键作用,三个护色保脆试剂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其中,Vc需在氯化钙存在时,才能显现出对细胞完整性的保护效果;0.5%Vc(m/V)与柠檬酸、氯化钙之间具有协同增效护色钝酶、保护质构的效果;柠檬酸浓度越高对硬度的保护效果越好.总而言之,"8%C6H8O7+0.5%Vc+1%CaCl2"前处理组可作为速冻荔枝的适宜护色保脆前处理模式.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荔枝保鲜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荔枝 护色保脆 果壳 色泽 微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6种镇静剂的含量

分析测试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利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饲料中安眠酮、地西泮、奋乃静、盐酸硫利达嗪、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方法。试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经0.5 mol/L盐酸溶液-乙腈(体积比1∶9)提取,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LC-MS/MS测定。目标物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进行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不同饲料基质标准溶液中,6种镇静剂在0.2~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检出限为0.05 mg/kg,定量下限为0.1 mg/kg。饲料中6种镇静剂在0.1、1.0、10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3.2%~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1%。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及重现性好,能够满足饲料中6种镇静剂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镇静剂 饲料 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氢醋酸钠处理对澳洲坚果果实保鲜效果及内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设定0、0.1、1 mmol/L和10 mmol/L共4种浓度的脱氢醋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SD)溶液,分析其延长澳洲坚果果实货架期的效果。结果表明,0 mmol/L SD溶液处理的澳洲坚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呈现质量下降、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明显上升的趋势,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6 d。贮藏16 d时,1 mmol/L SD溶液处理澳洲坚果果实腐败率显著下降23.34%。微生物学组学分析表明,1 mmol/L SD溶液会使澳洲坚果果实样品内生细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失去优势菌群地位,果实内生细菌群、内生真菌群拮抗关系减少,从而抑制果实腐烂。综上,1 mmol/L SD溶液可以抑制澳洲坚果果实腐烂,提升其品相并延长保存时间。

关键词: 澳洲坚果 脱氢醋酸钠 腐烂率 内生菌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方法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荔枝果实个体小、生长密集和遮挡严重等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荔枝的检测和计数,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图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遮挡和阴影环境下果实的识别准确率,将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机制嵌入至YOLOv4-Tiny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小目标果实的检测精度,在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 Networks(FPN)结构中生成了两个更大尺度的特征图。试验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平均精度(mAP)分别为92.92%、76.09%和88.51%。与YOLOv4-Tiny和YOLOv3模型相比,所构建的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高出8.84个百分点和3.87个百分点。该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出果园环境中的荔枝,适用于果园中荔枝的识别和计数。

关键词: 荔枝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轻量化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新品种青茵橄榄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茵橄榄是从甜种橄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32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口感爽脆、较化渣、涩味轻、回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粗纤维含量为3.7%,总糖含量为5.3 g·100 g-1,可滴定酸含量为10.56 g·kg-1,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100 g-1,单宁含量为1.21×10~4mg·kg-1,钙含量为1.56×10~3mg·kg-1,可食率为82.3%。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嫁接苗种植3 a(年)后开始结果。结果树初花期为4月中旬,果实生育期210~225 d,在粤东地区成熟期为11月下旬,属中晚熟品种。耐旱不耐寒,抗病性中等。适合在广东省青榄产区种植,10 a结果树平均每666.7 m2产量达1 002.5 kg,丰产性好。

关键词: 橄榄 新品种 青茵橄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性淀粉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抗性淀粉是一类难以被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淀粉,能在盲结肠内被微生物酵解为短链脂肪酸,在机体代谢水平上有益生作用,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具有降低肠道pH、调节肠道菌群构成、促进肠道内矿物元素的吸收、减少肠道炎症等生理功能。本文仅就抗性淀粉的结构类型、制作工艺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发掘其潜在价值。

关键词: 抗性淀粉 肠道健康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枝柑果皮类黄酮抑制AGE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bovine serum albumin-glucose,BSA-Glu)模拟体系,研究不同生长期的茶枝柑果皮提取物及主要类黄酮化合物川陈皮素、橘皮素和橙皮苷对荧光性AGEs的抑制效果,同时,借助多光谱技术和计算机分子对接研究类黄酮与BSA的相互作用,探究其抑制AGEs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4个不同生长期的茶枝柑果皮提取物均对AGEs的生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12月茶枝柑果皮提取物(2.5 mg/mL)对荧光性AGEs以及蛋白糖氧化产物二酪氨酸、犬尿氨酸和N'-甲酰基犬尿氨酸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76.33%、71.78%、62.73%和66.07%。荧光光谱表明,川陈皮素、橘皮素和橙皮苷能静态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同步荧光光谱表明,川陈皮素、橘皮素和橙皮苷能轻微改变BSA的构象以及色氨酸(TRP)残基和酪氨酸(TYR)残基的微环境。分子对接表明,川陈皮素、橘皮素和橙皮苷可结合到BSA的TRP-213残基附近的疏水性口袋并与BSA形成复合物,同时与BSA的多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阻碍BSA糖基化位点与葡萄糖结合。由此可见,茶枝柑果皮类黄酮通过减少精氨酸、赖氨酸残基与还原糖的结合的方式抑制AGEs的生成,可用于AGEs天然抑制剂的开发。

关键词: 茶枝柑 类黄酮 相互作用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抑制 分子对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