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478条记录
低共熔溶剂提取荔枝壳中的原花青素及其抗氧化活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通过建立低共熔溶剂(DES)最佳提取工艺为荔枝壳原花青素的绿色高效制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比较了 4 种低共熔溶剂与 70%(V/V)乙醇提取对荔枝壳原花青素提取效率、化学构成及ORAC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确定氯化胆碱-1,3-丁二醇为最佳提取溶剂.HPLC分析表明 4 种低共熔溶剂与 70%(V/V)乙醇提取的荔枝壳原花青素主要成分均为原花青素A2、芦丁、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1 及山奈酚-3-O-芸香糖苷.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优化确定了氯化胆碱-1,3-丁二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0(g/mL),溶剂摩尔比1∶4,溶剂含水量50%(V/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荔枝壳原花青素含量高达5.07 mg PE/mL,是 70%(V/V)乙醇提取的 1.4 倍,其ORAC值及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 值分别为 5 496.25 μmol TE/mL、27.35 μg PE/mL和 23.82 μg PE/mL,均优于70%(V/V)乙醇提取的原花青素(3 370.17 μmol TE/mL、36.41 μg PE/mL和31.56 μg PE/mL)(P<0.05),研究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在荔枝壳原花青素提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荔枝壳 原花青素 低共熔溶剂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品质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株,研究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种益生菌均能在三华李果汁中正常生长,发酵结束后三华李果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均在 107~108 CFU/mL之间.发酵过程中LF、LR和LP均可消耗三华李果汁中的苹果酸,并生成乳酸和乙酸,降低了三华李果汁的酸度.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中,经LM发酵的三华李果汁能够较好的保留果汁颜色,且其具有更高的总酚、总花色苷及抗氧化水平,其次为经LP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体外消化后,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活菌数、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消化结束后的益生菌活菌数、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均较高.综合分析可知,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不仅能够较好保留三华李果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而且具有较好的消化耐受性.因此,LP和LR可作为高品质三华李发酵果汁的潜在发酵剂,为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益生菌 三华李发酵果汁 理化性质 活性成分 体外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花青素修饰相关UDP-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基化在植物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游离的花青素不稳定,通常会在尿苷二磷酸依赖的糖基转移酶(UGTs)的催化下形成稳定的花青苷。近年来,关于花青素糖基化修饰的报道越来越多,在不同植物中均发现了参与花青素糖基化修饰的各种酶。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中花青素修饰相关UGT的结构特点、代谢途径作用节点、生化作用过程、分子鉴定与转录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花青素糖基化修饰及其调控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 花青素 UDP-糖基转移酶 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纳米抗体-荧光素酶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构建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霉毒素B1(AFB1)是一种剧毒、致癌的食源性污染物,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为开发快速检测AFB1的生物发光酶联免疫分析(BLEIA)方法,系统测试了3种抗AFB1特异性纳米抗体(NB)与纳米荧光素酶(Nluc)融合蛋白(G8-Nluc、Nluc-NB26和Nluc-NB28)的可溶性表达、纯化情况及酶催化活性。基于3种融合蛋白分别建立BLEIA检测体系,选择Nluc-NB26用于谷物样品的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Nluc-NB26的可溶性表达量最高,稳定性更好,Nluc-NB28的可溶性表达量次之,而G8-Nluc基本不可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G8-Nluc的促溶解性研究表明,添加N-月桂酰肌氨酸钠可显著提高其溶解度,纯化得到的3种融合蛋白均具有良好的酶活性及抗原结合活性。基于融合蛋白的BLEIA检测结果显示,Nluc-NB28-BLEIA、G8-Nluc-BLEIA和Nluc-NB26-BLEIA体系检测AFB1的IC50值分别为4.213,1.697,2.169 ng/mL,表明G8-Nluc-BLEIA体系的灵敏度最高,Nluc-NB26-BLEIA与前者接近,Nluc-NB28-BLEIA最低。综合考虑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稳定性及检测性能,对Nluc-NB26-BLEIA开展实际样品的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检测谷物中AFB1的平均回收率在91.1%~104.1%之间,与商业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结果相似,而检测的时间和试剂成本明显降低。研究结果为开发快速、高灵敏的AFB1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纳米抗体 纳米荧光素酶 快速检测 生物发光酶联免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中PP2A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修饰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互相协调进行,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2A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属于磷酸酶中的重要成员,催化蛋白的去磷酸化过程.PP2A催化亚基(C亚基,PP2Ac)和结构亚基(A亚基,PP2Aa)组成二聚体,构成核心结构,再与高度变异的调节亚基(B亚基,PP2Ab)形成三聚体(即全酶复合体)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中PP2A的结构特点和亚细胞定位,总结了其参与植物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探究PP2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理解该蛋白磷酸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精细调控过程,也为揭示PP2A在调节不同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PP2A 植物发育 激素信号转导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穿心莲TC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穿心莲是我国岭南地区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TCP基因家族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一类转录因子.为解析TCP 基因家族成员在穿心莲非生物胁迫下的作用,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穿心莲TCP基因家族,并进行了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穿心莲TCP基因家族共有 23 个成员,氨基酸长度为136~50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854.71~55 944.90 kDa,等电点为 5.67~10.39,均定位于细胞核,不均匀分布于 13 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划分为 3 个亚家族:PCF、CIN和CYC/TB1.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绝大多数TCP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相同排列顺序的motif 1、motif 2、motif 3 和 1~3 个CDS.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穿心莲TCP基因家族的转录表达可能受光、激素和逆境胁迫的诱导;结合TCP 基因家族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和qRT-PCR验证,预测到ApTCP4、ApTCP5、ApTCP6 和ApTCP11 可能参与响应干旱、高温和MeJA等多种非生物胁迫.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穿心莲TCP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穿心莲 TCP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发气调包装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鲜食竹笋是未经漂烫杀青、腌制的竹笋产品,具有鲜脆的口感和清爽的风味.但鲜竹笋呼吸旺盛,极易失水萎蔫,难以保鲜,影响其销售.自发气调包装可通过调节内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研究气调包装处理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为鲜食竹笋的保鲜包装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发气调保鲜袋(厚度 20 μm,O2 渗透率 11 643 cm3/m2·d·atm,水蒸气透过率 62.586 g/m2·d)包装剥壳鲜竹笋,以尼龙袋抽真空包装为对照,将包装鲜竹笋贮藏于冷库(4±1℃),研究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和木质化程度差异.[结果]与传统真空保鲜工艺相比,自发气调包装通过竹笋本身的呼吸作用和膜材料的气体透过性使得袋内形成低O2、低CO2(O2<5%,CO2<5%)的环境,能够显著降低鲜竹笋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峰值呼吸强度仅为真空处理的46.93%.贮藏21 d时,气调包装显著抑制竹笋的褐变及膜脂过氧化发生,竹笋芯部亮度较采收时仅下降6.17%,而真空包装竹笋下降 17.74%,真空包装竹笋的丙二醛含量是气调包装内的 2.93 倍.在木质化方面,两种包装下竹笋的木质化速度在贮藏 14 d时开始上升,真空包装下竹笋木质化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均达到峰值,木质化加剧;而气调包装内竹笋的相关酶活性未出现高峰,酶活性缓慢上升,延缓了竹笋的木质化,可保持竹笋口感鲜脆;在贮藏 21 d时,气调包装竹笋木质素含量仅为真空包装竹笋的 84.99%,有效延长鲜食竹笋的保鲜期.[结论]自发气调包装袋内低O2、低CO2 的气体环境有利于鲜食竹笋的贮藏,竹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明显优于真空包装处理,应用于鲜食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有前景.

关键词: 竹笋 气调包装 真空包装 木质化 无氧呼吸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双酶同步酶解的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及营养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豌豆作为一种大宗豆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及低致敏性等特点,但全豌豆乳体系易絮凝失稳,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以脱皮豌豆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耦合生物酶解(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通过离心沉淀率等指标,以及Box-Behnken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揭示最优工艺下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和营养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过滤、单一酶解、双酶分步酶解等方法,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双酶同步酶解制备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更优,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中温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 4.5∶5.5(酶活力比,U/g淀粉),添加总量为 12 U/g,酶解时间为 6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的离心沉淀率最低(27.70%),在不经过滤和不添加稳定剂的情况下,贮藏 60d内无明显的沉淀分层.与传统单体营养素复配工艺得到的豌豆乳相比,该优化工艺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显著提高,淀粉的消化程度降低了 12.74%,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提高了 16.41%.研究结果为浓浆类的植物乳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全豌豆乳 响应面法 双酶同步酶解 稳定性 消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龄雷琼黄牛及其杂交利木赞牛F1代背最长肌肉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雷琼黄牛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耐粗饲和抗逆性,是我国南方地区优良的肉牛品种,但生长速度慢、体格小,探索其杂交利用技术对提高养殖效益和新品种育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取3~5岁健康雷琼黄牛与利雷杂牛(利木赞♂×雷琼黄牛♀)母牛各3头,屠宰后取11~13肋骨间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评价。结果发现:利雷杂牛和雷琼黄牛肌肉p H1h均大于6.0,p H24h均小于6.5,品种间无显著差异;3~4岁蒸煮损失及3~5岁压力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同龄利雷杂牛;与雷琼黄牛相比,3~4岁亮度和黄度均显著提高;3岁利雷杂牛宰后24 h肌肉亮度和黄度均显著高于雷琼黄牛;利雷杂牛肌肉剪切力明显低于同年龄的雷琼黄牛,且随年龄增长而变大;利雷杂牛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同龄雷琼黄牛。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间雷琼黄牛与利雷杂F1代相比,3岁利雷杂F1代肉品质最佳。与雷琼黄牛相比,利雷杂牛眼肌面积增大,肉色鲜艳,肌肉嫩度增加,系水力增大。利用利木赞杂交雷琼黄牛能显著提高肌肉品质,是雷琼黄牛杂交改良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雷琼黄牛 利雷杂牛 利木赞牛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性质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提取脆肉罗非和普通罗非鱼皮中胶原蛋白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其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和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吸收峰位于酰胺A带(3419.84 cm-1)、酰胺B带(2924.14 cm-1)和酰胺Ⅱ带(1554.15 cm-1),且在25 KDa处有一条胶原蛋白肽电泳条带。扫描电镜结果发现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呈片状、较松散,而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交联度高、排列较紧密。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61%和292.35 mg/g,均高于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变性温度为63.83℃,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60.67℃。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性质更为稳定。本研究可为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脆肉罗非鱼 胶原蛋白肽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