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蝉花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蝉花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1日龄雁荡麻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在11~17日龄和25~31日龄,A组(非免疫)和B组(免疫)灌服生理盐水,C组灌服杆菌肽锌(50 mg/kg),D~F组分别灌服蝉花多糖25,50,100 mg/kg、1次/d、0.5 mL/次,试验期42 d.结果 显示,E组28日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C组(P<0.05),42日龄体质量显著高于B、C组(P<0.05);E组8~28日龄平均日增体质量(ADG)显著高于B、C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优于A~C组(P<0.05);29~42日龄E、F组ADG显著高于C组(P<0.05),D组F/G显著低于C组(P<0.05);E组全期ADG高于其余各组且显著高于B组(P<0.05),D、F组全期F/G显著低于C组(P<0.05);D、E组血清中T-AOC、SOD含量显著高于A、C组(P<0.05),GSH-Px含量显著高于A~C组(P<0.05);E、F组的α、β多样性,Shannon指数较B、C组降低,表明蝉花多糖对雁荡麻鸡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在属水平上,E、F组拟杆菌属较B、C组有增加,E组粪杆菌属较C组有增加;Lefse分析在E组中富集的菌群有拟杆菌属(Bacteroides)、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梭菌属(Fusobacterium),F组富集的菌群有巨单胞菌属(Megamonas)、Negativicutes纲、Selenomonadales目、韦荣菌科(Veillonellaceae);通过KEGG代谢通路途径差异分析,E组中的免疫系统、环境适应等通路,F组中核苷酸代谢、消化系统通路均与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蝉花多糖能提高雁荡麻鸡体质量、平均日增体质量,降低料重比,并提高雁荡麻鸡血清抗氧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本试验条件下,蝉花多糖灌服剂量为50 mg/kg时效果较佳.

关键词: 蝉花多糖;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藤稔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藤稔葡萄为材料,采用二因素(施肥方式、氯吡脲剂量)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产量、品质和残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和使用氯吡脲均能使葡萄果实显著膨大,增加百粒重和穗质量,高浓度氯吡脲(50mg·kg-1)对藤稔葡萄的增产作用有限。施肥可显著影响葡萄大小粒指数。氯吡脲用量显著影响穗梗直径和穗梗木栓化程度,肥料充足处理下的穗梗木栓化程度轻于无肥料处理。葡萄品质同时受施肥方式和氯吡脲用量的影响,高浓度氯吡脲处理下,肥料供给充足时,糖酸比在所有处理中最低;在无肥料供给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所有处理采收期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雷达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氯吡脲用量为10 mg·kg-1和20 mg·kg-1,配合充足的肥料,藤稔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较好,且各指标的均衡性最佳。说明藤稔葡萄生产上可以使用氯吡脲膨果,但宜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使用,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关键词: 氯吡脲 肥料 藤稔葡萄 木栓化 糖酸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人为镉排放源与汇时空格局解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人为镉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污染源识别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通过文献调研,构建了浙江省人为镉工农业排放因子清单,并采用清单核算法对浙江省人为镉排放的源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浙江省人为镉排放在1995—2017年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39 t增加到2007的141 t,自2007年以后,浙江省的镉排放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其排放量在140 t·a-1左右.其中75%以上的镉通过固废的形式排放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水体的镉分别约占15%和10%.在所有排放源中,原煤燃烧的镉排放贡献率最大,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其他排放源从大到小依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塑料生产、有色金属开采、油料消费、磷肥生产、蓄电池生产、平板玻璃生产和陶瓷生产.各个地区镉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2015年杭州市和宁波市镉排放量已达到20 t以上,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北部区域远远高于南部区域.因此,建议未来浙江省镉污染排放源头治理重点是减少原煤燃烧,其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尤其北部区域.

关键词: 镉污染 人为排放 源与汇 排放因子 时空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飞虱靶标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多代处理对两种赤眼蜂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四种稻飞虱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对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成蜂和蛹的毒性,以及亚致死剂量对两种赤眼蜂多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杀虫剂对稻螟赤眼蜂成蜂中等风险;噻虫嗪对螟黄赤眼蜂成蜂中等风险,其他均安全。四种杀虫剂对两种赤眼蜂蛹均安全。亚致死剂量的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处理可以刺激两种赤眼蜂的寄生力,该刺激作用并不会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而衰减。而吡虫啉和噻嗪酮显著降低螟黄赤眼蜂的寄生力,其中随着吡虫啉处理次数的增加,螟黄赤眼蜂的寄生力逐步降低。四种杀虫剂对子代羽化率无显著影响。四种杀虫剂对稻螟赤眼蜂的子代雌性比无显著影响;除吡虫啉外,在噻虫嗪、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多代处理后,螟黄赤眼蜂的子代雌性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综上所述,如果在放蜂期间必须喷洒杀虫剂防治稻飞虱,建议要避开赤眼蜂成虫期,在放蜂4~6 d后优先选择噻嗪酮或烯啶虫胺。

关键词: 稻飞虱杀虫剂 稻螟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毒性 亚致死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培肥方式对'红美人'柑橘园生态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有机肥高效利用的管理方式,实现柑橘果园的可持续发展,以‘红美人’杂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清耕(对照,CK)、种植绿肥和施用饼肥3种果园地面管理方式,研究其对果园土壤肥力、酶活性、土壤温度、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绿肥和施用饼肥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大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也明显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高温干旱季柑橘园的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土层深度为0~10 cm时,绿肥、饼肥的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低3.9、4.4℃,在10~20 cm时,绿肥、饼肥的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低2.6、3.2℃;土层深度为20~40 cm时,绿肥和饼肥的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低2℃和1.6℃。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绿肥和饼肥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绿肥和饼肥处理的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的可食率、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柑橘园种植绿肥和施用饼肥均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肥力,干旱季还田的绿肥可以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起到保水降温的作用,可提高果实品质。

关键词: 绿肥 饼肥 培肥方式 柑橘园 生态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校食堂团餐膳食营养与感官嗜好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校团餐营养是科学膳食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大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不同影响因素与大学生食堂团餐消费感官嗜好差异的关系。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近5年来食堂团餐消费数据与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做相关性分析,旨在探究大学生的餐饮消费感官嗜好,高校食堂膳食结构特点及其与学生体能等级的关系,为推动高校食堂膳食结构的科学提升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食堂 膳食营养 感官嗜好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钝化剂对小米椒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石灰、生物质炭、海泡石、钙镁磷肥等单一和复合钝化剂对小米椒吸收和积累Cd的影响,结合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降低小米椒果实中Cd含量的钝化剂类型。结果表明:供试辣椒品种艳椒425对土壤中Cd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不同部位的Cd含量为茎叶>根>果实;不同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介于0.049~0.106 mg·kg-1,除生物质炭处理外,其他钝化剂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25%~54%,其中,海泡石处理降幅最高,其次为复合钝化剂。除个别处理外,各钝化剂处理有效地降低了Cd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降幅分别在26%~44%和23%~52%。辣椒中Cd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钝化剂的施入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提高了0.8~2.4个单位,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68%~93%,其中,海泡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复合钝化剂。此外,不同钝化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主要养分含量。总体来看,海泡石和复合钝化剂能在改善土壤性质的同时有效降低辣椒对土壤中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有利于保障辣椒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土壤 原位钝化 吸收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动物源常见细菌耐药性现状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由于兽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源尤其是食品动物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水平逐渐增高,并可在人、动物和环境中传播.尽管国内外已有动物源细菌耐药菌株的大量报道,但是聚焦局部地区仍缺少系统的总结.因此,论文针对四川地区动物源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总结,介绍以上3种细菌的耐药水平、分布及重要耐药基因的传播特征,以期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预警,为省级层面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肠球菌;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期及授粉方式对设施甜瓜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影响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发育期及授粉方式对设施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测定在不同发育期和授粉方式中设施甜瓜的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18O和δ2H),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激素授粉和中华蜜蜂授粉对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和环境条件下,自然分馏效应导致设施甜瓜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同位素差异。在甜瓜发育期间,不同授粉方式设施甜瓜的δ13C、δ15N和δ18O值较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发育30 d时激素授粉与蜜蜂授粉甜瓜的δ2H值分别为-43.63‰和-53.50‰,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甜瓜发育过程中以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分馏情况,其中δ2H值可作为甜瓜授粉方式的一项标识性指标,对丰富设施甜瓜溯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设施甜瓜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授粉 中华蜜蜂 氯吡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榨菜缩短茎的切割力学特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榨菜缩短茎的最佳切割要素组合,在TMS-Pro质构仪上开展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为试验指标,探究刀刃类型、滑切角度、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对榨菜缩短茎切割过程中切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切角度对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刀刃类型对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锯齿刃比光刃省力。为有效降低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参数宜确定为锯齿刃,滑切角度20°,切割速度80 mm·min-1。此时,最大切割力为86.2 N,平均切割力为53.1 N。研究结果可为榨菜收获机的切割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榨菜 力学特性 缩短茎 切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