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不同配比菜粕发酵的抗营养因子脱除效果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8个不同处理的菜粕固态发酵过程,经过72 h发酵,比较不同处理发酵产物的硫苷、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等3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筛选一个最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和最高营养提升率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七(菜粕20 kg、菠萝汁7.5 kg、活化剂0.01 kg、菌种0.10 kg、水2.25 kg)的总脱除效果最好,硫苷、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脱除率分别为97.79%、100%和100%,而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和小肽的含量相应提升了3.71%和195.16%。

关键词: 菜粕发酵 抗营养因子 硫苷 噁唑烷硫酮 异硫氰酸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6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针对养殖对虾6种病毒,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对虾杆状病毒(BP)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选择各自的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首先进行了单一病毒的PCR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时特异性检测6种对虾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的验证。50μl反应体系,Mg2+的最佳浓度为5mmol/L,ExTaq酶最佳用量为3.75U,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5.5℃。6种病毒之间以及与对虾基因组都存在很好的特异性。最终经试验验证,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对WSSV可达104拷贝,IHHNV可达102拷贝,HPV可达104拷贝,TSV可达103拷贝,BP可达105拷贝,IMNV可达105拷贝。虽然该多重PCR方法灵敏度不如单一的PCR检测高,但是通过实际样品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省时、消耗较少,又不失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WSSV IHHNV HPV TSV BP IMNV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蜇中铝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蜇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明矾,导致了铝元素的残留。本文综述了海蜇中残留铝的检测方法,比较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论述了海蜇中铝残留的安全性问题,当前,食品中的铝残留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亟待开展。

关键词: 海蜇 检测方法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变化与其养殖池塘理化因子的关系

生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8月至9月期间,在广东粤西选择2口斑节对虾养殖土池(303、501号池),每14天一次定期采集养殖对虾和水样,检测了对虾血清的PO、SOD、Ua、AKP、ACP等免疫酶活力和水温、DO、氨氮、亚硝氮等环境因子,探讨养殖对虾免疫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较高的COD、BOD、pH与较低盐度的303号池对虾血清SOD、Ua、AKP、ACP活力大体上低于501号池,PO活力高于501号池;8月25日到9月8日,501号池氨氮、亚硝氮和硝氮浓度由高于303号池转变为低于303号池,其对虾血清PO、SOD活力由低于303号池转变为高于303号池。本实验中COD、BOD、pH与盐度的耦合作用对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的影响是明显的,氨氮、亚硝氮和硝氮为影响斑节对虾血淋巴PO、SOD等活力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血淋巴 免疫酶 土池 理化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鱼类渔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年产量位于前列的日本鲭、蓝圆鲹、蓝点马鲛、银鲳和鳀等5种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和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化等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结果,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重要中上层鱼类 资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中国沿岸水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一种由肽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后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制备工艺、螯合反应机理、螯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螯合物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农药多残留

分析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水产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快速检测方法。样品通过乙腈提取,C18和PSA分散净化等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凝胶色谱(GPC)在线净化,采用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对水产品中8组农药进行同时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有机氯硫丹,有机磷敌百虫、马拉硫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三唑磷,菊酯氰戊菊酯和三嗪类扑草净农药的浓度在1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10~30μg/kg;空白鲤鱼加标的平均回收率在81.2%~11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7%~9.12%;空白对虾加标的平均回收率是71.5%~104.0%,RSD为2.98%~8.45%。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可重现性,可用于水产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关键词: 水产品 农药残留 GPC-GC/MS QuEChER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渭河陕西段鱼体肌肉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仪,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渭河陕西段7种鱼体肌肉中Pb、Cd、Hg、As等4种重金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Pb、Cd、Hg、As)在7种渭河鱼体肌肉中的残留范围分别为0~0.80 mg/kg、0~0.022 mg/kg、0~0.465 mg/kg和0~0.032 mg/kg(湿重),除17.4%的样品中Pb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外,其他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限量标准。赤眼鳟肌肉中Pb含量与其他鱼类Pb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差异不显著(p>0.05)。渭河鱼体肌肉中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5,属于微污染和轻污染程度,但从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看,Pb却达到中污染水平,且无论是含量还是检出率均高于其它3种元素,说明渭河陕西段重金属污染以Pb为主,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强污染源排查管理并定期监测。

关键词: 重金属 鱼类 肌肉 渭河陕西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含量对软烤鱿鱼足片质构和色泽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水分含量软烤鱿鱼足片的质构和色泽指标,探讨了水分含量与质构特性及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软烤鱿鱼足片质构特性中的硬度、胶粘性、咀嚼性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弹性亦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内聚性基本不受水分含量的影响。L*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a*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亦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别都不显著(P>0.05),b*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差别显著(P<0.05)。从用Lab和RGB颜色空间来看,水分含量为37%~43%时,制品色泽为黄色系,45%时制品色泽较差。从质地、色泽、口味和气味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水分含量为43%时制品质量最佳。

关键词: 软烤鱿鱼足片 水分含量 质构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

色谱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新型的介孔碳材料作为固载酪氨酸酶的检测平台构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苯酚污染物的检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介孔碳的"空间限制效应"能够防止酪氨酸酶(三维尺寸为6.5 nm×9.8 nm×5.5 nm)体外去折叠失活。基于介孔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苯酚污染物检测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其重现性、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以及检出限均比较令人满意。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对苯酚污染物的检出限达到20 nmol/L,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采用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实际水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比对,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有效,适合于苯酚污染物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介孔碳 酪氨酸酶 苯酚 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