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水产养殖装备发展现状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产养殖装备是高效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养殖装备、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协同发力的智慧水产养殖模式已成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与重要抓手,这也对水产养殖现有装备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要求.本文梳理了池塘、工厂化、网箱、筏式和底播养殖等 5 种主要养殖方式装备发展现状,从数字化和智能化角度分析了环境监测、对象感知、饲料投喂、分级计数等养殖环节中常用装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制约我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与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水产养殖装备与技术发展的新思路,旨在实现我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向水产养殖强国的历史转变.


基于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铜锈环棱螺胃含物分析
《淡水渔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养殖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胃含物情况。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为86.87%,其胃含物以浮游植物和碎屑为主,其中胃内主要的食物成分是小球藻(Chlorella)和裸藻(Euglena),后肠中则以隐藻和颤藻为主;铜锈环棱螺胃内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23门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等88属组成,其中真菌类群主要由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5门和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曲霉菌属(Aspergi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50属组成。研究结果可为铜锈环棱螺饵料生物学和生态食物网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开展其人工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基础。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胃含物 高通量测序 显微镜镜检


蚕豆水提取物及维生素C和E对草鱼肌肉质构、营养成分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高浓度蚕豆水提取物、维生素C和E (VC/VE)提升草鱼肌肉品质(质构特性等)的效果,实验以普通配合饲料为对照,30%蚕豆水提取物、30%蚕豆水提取物+VC/VE(400 mg/kg VC+200 mg/kg VE)、蚕豆配合饲料为处理组,分别饲喂(250±20) g草鱼120 d。在40、80和120 d 3个时间点测定草鱼的肌肉和肠道中活性氧(ROS)含量及ROS消除和生成相关酶活性、肌肉细胞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在120 d时分析草鱼的生长特性和肌肉及肠道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与蚕豆组相比,30%蚕豆水提取物和30%蚕豆水提取物+VC/VE两组草鱼的生长增加、饲料系数和腹腔脂肪水平显著下降,但蚕豆水提取物+VC/VE组草鱼肌肉质构特性高于30%蚕豆水提取物组。30%蚕豆水提取物和30%蚕豆水提取物+VC/VE两组草鱼肌肉和肠道的活性氧含量较蚕豆组显著下降、活性氧生成相关酶活性下降、消除相关酶活性上升。显微结构观察显示,30%蚕豆水提取物组和蚕豆水提取物+VC/VE组的草鱼肌纤维密度增高、直径降低,肠道损伤程度较蚕豆组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在饲料中同时添加一定量的蚕豆水提取物和VC/VE可有效提升草鱼肌肉质构,在淡水鱼品质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长江十年禁渔后保护与发展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高的河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产区。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水域污染、水工程建设、湖泊围垦、航运发展、过度捕捞和外来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鱼类种类数减少、鱼类濒危物种程度加剧、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和外来物种种类增多等。长江十年禁渔,对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作者建议统筹协调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长江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目标,其目的旨在实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EM菌养殖的河蟹滋味品质特征分析
《科学养鱼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Teruo Higa)教授研制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简称EM菌)具有抑制腐败菌繁殖、促进藻类生长、降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水中的养分和氧气含量,从而起到优化水质、加速河蟹生长、增加其免疫力的功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扬中基地通过施入EM菌原液配制的土壤改良剂、定时全塘泼洒EM菌以及在饲料中加入益菌素等方式,成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河蟹养殖。


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核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鱿鱼与白鲢鱼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通过鱼糜制品的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电泳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指标,分析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凝胶特性最好,其中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及持水性较混合比例为5∶2时分别提高了42.74%和2.93个百分点;感官评价总分、白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分别为76.3和72.3,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且该比例下鱼糜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均一,对水分的束缚能力强。肌原纤维蛋白电泳结果显示,混合比例为3∶4时,肌球蛋白重链交联程度高,形成了大分子聚集体。综上,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可明显改善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及生产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健康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河口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分别以1982-1983年和2013-2014年的调查数据为参照点,从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方面筛选14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口近岸水域F-IBI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3、5赋值法计算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用以评价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差";与2013-2014年相比,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好".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下降严重,处于较差的水平;但与2013-2014年相比,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变化不明显.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入海径流量锐减等因素致使黄河口鱼类栖息环境恶化,资源结构被破坏,生物完整性降低,生态健康状况下降.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渔业水域 黄河口


大菱鲆MKK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下的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大菱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s,MAPKKs或MKKs)基因家族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响应中的作用,本实验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菱鲆MKK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鉴定,利用多个应激相关转录组数据集分析了大菱鲆MKK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应激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本研究在大菱鲆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出9个MKK基因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并分别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进行了预测.基于系统发育分析,将SmMKKs划分为5个亚家族.内含-外显子结构、保守基序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不仅为大菱鲆MKK亚家族分类提供了证据,而且表明SmMKKs在进化上高度保守.SmMKKs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应激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SmMKKs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另外,结果显示,粘孢子虫和肿大细胞病毒感染后,SmMKK6a呈极显著差异表达;热应激处理后,SmMKK6a呈极显著差异表达;高盐或低盐胁迫后,SmMKK4a、SmMKK4b、SmMKK6a和SmMKK7呈极显著差异表达.SmMKK6a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均表现出极显著响应,表明其可能在综合抗应激中具有潜在的作用.这可能是第一个对大菱鲆MKK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识别和功能分析的研究.以上研究结果不仅表明MKK基因家族在大菱鲆响应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大菱鲆综合抗逆分子选择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大菱鲆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KK) 基因家族 生物应激 非生物应激


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母本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和杂交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并比较其差异,实验采用常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肌肉中的水分、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 10 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3 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19.0%、20.2%和 16.8%;3种石斑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10%、18.53%、16.01%),(7.52%、7.70%、6.32%),(88.20、84.80、88.30)和(6.92%、7.13%、6.10%);3 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 3.0%、4.2%和 2.4%,其中珍珠龙胆DHA+EPA的含量为 24.02%,杂交"金虎斑"DHA+EPA的含量为 23.56%,棕点石斑鱼DHA+EPA的含量为 22.76%;5 种常量元素Na、K、Ca、Mg、P和 5 种微量元素Fe、Mn、Cu、Zn、Se均有检出.研究表明,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矿物元素,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其中杂交"金虎斑"在一些营养指标中明显高于母本棕点石斑鱼.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 杂交金虎斑 珍珠龙胆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我国档案开放制度的完善策略研究
《兰台世界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我国,档案开放工作开展多年,国家层面已出台多部涉及档案开放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档案开放制度在不断完善。然而,我国档案开放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公布的2013—2020年全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1]中档案开放情况(见图1),我国档案开放数量虽然在逐渐递增,但是开放率仍偏低,且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探寻我国档案开放制度的完善策略,是新形势下各级档案馆适应数据开放时代的必然需要,是档案开放工作良性有序发展的迫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