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免疫反应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抗氧化酶活性、葡萄糖代谢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22.02±0.02) 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1.34%(低,LC组)、27.45%(高,HC组)和27.38%(添加Arg,Arg组)的3种实验饲料饲喂8周。结果显示,与低碳水化合物饲料(LC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饲料(HC组)显著降低杂交鳢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沉积率(PDR),饲料系数(FCR)提高,精氨酸组(Arg组)的添加显著降低了FCR,显著提高了WGR、SGR、PDR、全鱼粗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与LC组相比,HC组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肠道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肝脏POD、GSH-Px活性、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2 (GLUT2)、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热休克蛋白70 (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氧化应激和肝脏炎症提示,喂食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杂交鳢患有肝脏疾病。饲喂添加Arg的饲料可以通过减少MDA的含量和增强T-AOC、POD、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与HC组饲料相比,饲喂添加Arg饲料的杂交鳢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抗炎因子TGF-β、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 (HSP90)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饲料补充Arg后肝脏炎症反应得到缓解。研究表明,Arg通过上调肝脏胰岛素相关基因蛋白激酶B (AKT)、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丙酮酸激酶(PK)的表达来促进胰岛素的产生和糖原分解,从而调节鱼类的肝糖代谢。综上,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可诱发杂交鳢的氧化应激和炎症,而补充Arg可增强抗氧化活性,缓解炎症,促进葡萄糖代谢。


猪催乳素的真核表达与生物活性验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广泛的生理调节作用,但其多效性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猪PRL的多效性,本研究制备猪源PRL真核重组蛋白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猪PRL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GFP+Puro中,经慢病毒包装获得携带猪PRL基因的PRL-慢病毒;用浓缩的PRL-慢病毒感染CHO-K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能够分泌PRL重组蛋白的阳性细胞系CHO-K1-PRL;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进行LC-MS/MS质谱鉴定,利用HC11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验证PRL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猪PRL基因的pCDH-CMV-6His-PRL-6HisEF1-GFP+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及浓缩后的PRL-慢病毒滴度为9.9×108 TU/mL,其感染的CHO-K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阳性细胞系CHO-K1-PRL;从CHO-K1-PRL细胞培养液中成功纯化出重组蛋白,质量浓度为50μg/mL,LC-MS/MS质谱分析的覆盖率达94%,鉴定为猪PRL重组蛋白;重组PRL具有促进HC11细胞增殖及酪蛋白表达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的细胞系CHO-K1-PRL可稳定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猪重组PRL,为猪PRL功能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 催乳素 CHO-K1细胞 真核表达 慢病毒载体 重组蛋白


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针对香蕉浆粘度高不易取汁的特点,分别对香蕉浆进行酶解和直接加水处理,制备酶解香蕉汁和非酶解香蕉汁,比较不同处理的香蕉果酒发酵前后理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果胶酶处理的香蕉汁(果酒)可溶性固形物(TSS)和总酸(TA)分别为 24.91oBrix(8.40oBrix)和 4.70 g/L(5.67 g/L)高于非酶解处理的香蕉汁(果酒),pH则低于非酶解的香蕉汁(果酒);酶解样品酒精度 11.5%vol,高于非酶解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四个样品中共检出8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 43种,醇类 13种,其他种类物质相对较少,结合香气活度值(OAV)和主成分分析(PCA),共发现OAV>1的香气物质 15种,正己醇、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丁酸异戊酯、反式-2-己烯醛、己醛等 10种物质是果汁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这些物质主要与甜香、香蕉香、覆盆子香、梨香、桃香、青草味相关,经果胶酶处理后的果汁中与青草味相关的己醛含量更少;苯乙醇、异戊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 7种物质对果酒香气有较大贡献值,这些物质主要为果酒提供苹果香、玫瑰香、香蕉香、杏香、奶油香,经果胶酶处理的样品香气浓度更大,整体香气更加平衡丰富.综上所述,将香蕉浆酶解后再进行酒精发酵,所得果酒的整体香气会更加丰富和谐,本研究结果可为香蕉果酒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香蕉 酶解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化合物 主成分分析


中国主要地方猪资源杂交利用屠宰性能对比分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4
摘要:不同品种杂交配套是地方猪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为获得兼顾生产性能和风味品质的商品代,我国围绕地方猪品种开展不同组合杂交研究。目前杂交组合众多,且尚无针对地方猪杂交利用性能数据统计的报道。本文统计研究较多的18个地方猪及培育品种共119种杂交组合,分析对比后代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等屠宰性能。结果发现,二元杂交中,各杂交系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但其他屠宰性能存在差异(P<0.05);三元杂交中,两广小花猪杂交系的屠宰性能与其他杂交系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对高品质猪肉生产、地方猪品种选择和杂交方式组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基于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目最多,CV值为 1.96%,峰形效果最佳;在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时,过滤后不离心,直接染色后上机的测定效果最好;新鲜番石榴花瓣得到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高于冷藏和其他冷冻处理组,且背景碎片少,主峰明显;-80℃冷冻处理对样本的破坏性最小,检测效果仅次于新鲜的番石榴花瓣.本研究建立的番石榴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的方法为:取番石榴花瓣 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混合切碎,过滤后加入 30 μL PI染色 1 min即可上机检测.[结论]利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对 33 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二倍体 32 份,六倍体 1 份.该方法执行简便、高效准确,为番石榴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探究
《四川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内控信息化建设加强内控,为科研人员松绑放权,保障其长远发展.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研究,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制度,加强系统整合,打造全覆盖安全信息化系统,加强环节管理,健全全程内控监管系统,加强资金保障,构建人人参与内控系统,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苦瓜McPDS基因克隆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中国瓜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苦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为靶标,构建其特异gRNA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载体,以期为建立苦瓜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以苦瓜自交系B07 叶片cDNA为模板,同源克隆苦瓜McPDS基因CDS序列.结果表明,McPDS基因CDS序列全长 1731 bp,编码 576 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64.44 kD,理论等电点(PI)为 7.09.跨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cPDS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中的PDS蛋白同源性较高.此外,以McPDS为靶标基因,在 5'端筛选 2 个高特异性靶点,经设计引物,成功构建 1 个双靶点CRISPR/Cas9 基因编辑载体,为苦瓜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