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畜禽养殖场产生的臭气问题日渐突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臭气主要来源于畜禽粪尿、畜禽自身排出气体、饲料残渣、污水、堆肥间等,臭味大多与氨气、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相关,其中含量较多的成分是氨气和硫化氢,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甚至畜禽本身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畜禽养殖场臭气的治理迫在眉睫.针对养殖场臭气治理,可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大途径,从异位和原位进行臭气控制:异位控制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对已经释放的臭气进行末端控制;原位控制是通过一些饲料添加剂对畜禽体内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过程控制和源头减排臭气,以此减轻养殖场臭气产生的危害.本文基于国内外养殖场臭气治理的相关研究,系统梳理了养殖场臭气的治理技术,并分别对各个技术进行了相关典型案例分析,为养殖场臭气治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畜禽 养殖场 臭气 危害 治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磁驱动的合页接触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接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耦合原理,本文创新性地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利用磁场驱动的合页接触式摩擦纳米发电机(MDH-TENG),实现了对合页开合过程产生电荷的直接提取。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得出以下发现:MDH-TENG的输出电压与电极尺寸大小和接触压力成正比,与电极厚度成反比;MDH-TENG输出的电能经整流电路处理后,可实现对电容的快速充电,仅需89 s即可将47μF的电容充至4.4 V。经过电压衰减电路处理后,MDH-TENG的输出电压可供单片机采集,结合滤波算法与定时器功能,可实现风速的准确测量。该设计为能量收集和自驱动传感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展示了其在智能传感时代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合页结构 微风能收集 风速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修饰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结肠消化过程稳定性及对粪便菌群调节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构建叶黄素脂质体(Luteinnanostructuredlipidcarriers, LNLs)的基础上,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壳聚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共价(Chitosan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covalent,C-CSEGCG)/非共价复合物(Chitosan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ster non covalent,Non-C-CS-EGCG),结合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不同修饰类型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方法:通过建立模拟结肠消化模型,探明三种不同修饰类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在结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经24 h模拟体外结肠发酵后,CS-LNLs中叶黄素含量较其他处理组显著(P<0.05)降低;除叶黄素(Lutein,LUT)以及CS-LNLs外,其他处理组发酵后发酵液中总糖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C-CS-EGCG-LNLs和Non-C-CS-EGCG-LNLs中总多酚含量变化呈现相反趋势;经24 h发酵后,除LUT组外,各处理组中乙酸和丙酸的产生量均显著增加(P<0.05),C-CS-EGCG-LNLs组乙酸浓度达到17.18±0.60 mmol/L;乳酸浓度达到2.87±0.05 mmol/L,显著(P<0.05)高于空白组(Blank Control Group,BLK)7.55倍;三种不同修饰类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对肠道菌群结构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CS-LNLs、C-CS-EGCG-LNLs和Non-C-CS-EGCG-LNLs中拟杆菌属、小杆菌属以及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C-CS-EGCG-LNLs中富集了较多的韦永氏球菌属(Veillonella)。结论:在结肠消化阶段,与其他修饰组纳米脂质体相比,C-CS-EGCG-LNLs具有显著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差异性。

关键词: 叶黄素 纳米脂质体 共价修饰 结肠消化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轮作模式对优质食味稻米品质的影响及氮肥调控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旨在探讨不同轮作模式与氮肥运筹对优质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了稻-麦、稻-紫云英和稻-羊肚菌3种轮作模式,设置了减氮10%和常规施用量2种氮肥用量水平,按照基蘖肥:穗肥比例设置了4种氮肥比例处理。结果表明,稻-羊肚菌轮作模式、减氮10%的施肥量以及6:4的氮肥比例策略对于优化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最为有利,其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达到85.17%、80.38%和72.60%,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分别为7.33%、18.17%和1.33%。而在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方面,稻-紫云英模式结合减氮10%的氮肥用量和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策略表现出最佳的效果,其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68%、83.94 mm和6.65 g/100g;稻-羊肚菌模式与减氮10%和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的组合,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41%、85.14 mm和6.23 g/100g,也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组合。在RVA谱特征值分析中,稻-紫云英模式和稻-羊肚菌模式,在减氮10%、基蘖肥:穗肥比例6:4处理时表现出较高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本研究证实,通过合理的轮作模式和氮肥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调控优质食味粳稻的稻米品质,稻-羊肚菌和稻-紫云英轮作模式在减氮10%以及6:4的氮肥比例策略下,对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及RVA谱特征值都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轮作模式 氮肥运筹 稻米品质 优质食味粳稻 RVA谱特征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云港地区野生灵芝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灵芝资源在连云港境内有着广泛的分布,本研究使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具有不同形态特征和生境特点的灵芝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分析,以期解析连云港地区野生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从不同区域采集的野生灵芝种质资源菌丝具有锁状联合,具备形成子实体的条件,生物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株野生灵芝菌株种质资源聚为3类,其中第Ⅲ类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或者缺失(InDel)在12株灵芝菌株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发现,第1条染色体中的SNP最多,占比为46.07%,SNP中转换颠换比(Ts/Tv)为2.03,说明变异以转换为主,插入或缺失导致的基因差异在第1条染色体上最多,占总InDel数的44.31%。研究结果说明,连云港地区灵芝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用于进一步挖掘更多的功能基因和进行品种选育。

关键词: 灵芝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重测序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NP标记的小麦品种遗传相似度及其检测准确度分析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遗传相似度检测的准确度估计是对SNP标记法在农作物品种检测体系中应用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本研究基于2021年小麦品种SNP标记法跨实验室协同验证实验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及在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1) 10个实验室对55组小麦品种组合的标记位点相似度检测的总体准确度约为98%。(2) GGE双标图的品种遗传关系功能图显示,7组小麦品种的组内遗传相似度在95%以上,其余组合的遗传相似度较低。(3)依据GGE双标图的“正确度-精确度”功能图和“准确度排序”功能图,发现洛旱7号/洛旱11等品种组合的相似度检测准确度较高,晋麦47/临抗11的检测准确度一般,而济麦22/婴泊700的检测准确度较差。(4)10个实验室的检测准确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个实验室检测的正确度、精确度和准确度表现显著差于其余实验室。(5)各实验室检测正确度的容许误差分布于1.3%~1.9%之间,平均为1.5%;准确度的容许误差分布于1.5%~2.0%之间,平均为1.7%。其中,Lab2和Lab3的检测正确度和准确度的容许误差显著差于其余实验室。本研究构建了SNP标记法对品种相似性检测的准确度统计模型,分析了品种组合和实验室的检测准确度及其容许误差,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检测正确度、精确度和准确度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了各实验室对品种位点相似性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SNP标记法在农作物品种遗传相似性检测中的准确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用范例。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GGE双标图 SNP标记 遗传相似度 位点相似度 准确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和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 基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挤压膨化圈品质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6种紫甘薯全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紫甘薯膨化圈,测定基本组分、膨化、糊化及质构等指标,评价挤压膨化对紫甘薯膨化圈品质的影响,以期预测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原料挤压膨化加工适用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淀粉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与紫甘薯全粉相比,膨化圈的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其中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增幅倍数最高;不同品种紫甘薯膨化圈的径向膨化率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更高的径向膨化率;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的糊化度、冷糊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较好,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熟化度和更优质的口感;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较小的硬度和咀嚼度,黏度适中.综合评价,挤压膨化能明显改善紫甘薯的加工性能和食用特性,其中徐紫薯13号、徐紫薯8号、徐薯D6-24膨化圈品质最佳.

关键词: 紫甘薯全粉 挤压膨化 品质特性 加工适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包含264份种质材料的大豆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该群体2019年和2020年的大豆株高性状,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解析大豆株高遗传机制。研究发现大豆群体株高变异丰富,呈连续分布状态,广义遗传力为67.38%,同时检测到91个SNP与大豆株高显著关联,分别位于第3、4、6和1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9号上的显著关联信号是一个控制大豆株高的主效位点,可以在2年环境中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达12.19%。对该位点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获得5个调控大豆株高候选基因,其中GmDt1可能是这个位点的效应基因。除此以外,在3号和6号染色体上筛选得到3个调控大豆株高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株高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豆 株高 全基因组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素溶杆菌中PAS-LuxR家族转录因子正向调控吩嗪类抗菌物质myxin的生物合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杆菌Lysobacter是一类具有生防潜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氮氧化吩嗪myxin是从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 OH13中分离鉴定到的一种对病原细菌、真菌、卵菌等均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抗菌物质。我们已对myxin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解析,但其生物合成的调控因子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在myxin生物合成基因簇上游鉴定到PAS-Lux R家族调控因子编码基因La Phz R,LaPhzR敲除突变体丧失了产生myxin等吩嗪物质的能力,也丧失了对水稻条斑病菌RS105的拮抗能力,且myxin合成基因与解毒基因LaPhzX均不能表达。这些结果表明La Phz R正向调控myxin的生物合成,且对myxin的生物合成是必需的。当在野生型菌株中过表达LaPhzR,myxin产量可提高1.6倍,这对myxin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溶杆菌 吩嗪 myxin 转录调控因子 PAS-Lux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