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沙田柚果肉可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沙田柚果肉可溶和不可溶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差异,旨在丰富果蔬DF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果蔬精准营养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粪便菌群酵解模型,分别酵解沙田柚可溶性DF(SDF)、不溶性DF(IDF)和总DF(TDF,即IDF和SDF按其在沙田柚中占比混合)24 h,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各酵解液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各酵解组粪便菌群结构,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沙田柚DF微观结构及其酵解后的菌群附着状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菌群相对丰度与酵解液SCFAs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沙田柚果肉IDF、SDF和TDF经粪便菌群酵解24 h均能提高酵解液中乙酸和丙酸含量,其中IDF和TDF组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SDF组,此外,IDF还能提高酵解液丁酸含量。经粪便菌群酵解24 h后,IDF和TDF组菌群结构在OTU水平上相近,但与SDF组明显不同。SDF组中大量杆状细菌聚集在其表面裂缝处,但IDF组中大量球形或椭球形细菌聚集在其表面缝隙和褶皱处。进一步LEfSe分析显示,SDF特异性诱导了Veillonellaceae、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Butyricicoccus等菌群的富集,IDF特异性诱导了Streptococcus、Faecalibacterium、Paraprevotella、Lachnospira等菌群的富集,而TDF则特异性诱导了Prevotella、unclassified_p_Firmicutes、Lactobacillus、Turicibacter等菌群富集;此外,IDF组和TDF组特征菌群丰度与酵解液中SCFAs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IDF主要在促进肠道蠕动中发挥作用,沙田柚果肉IDF也是肠道菌群重要能量来源,其在调节肠道菌群产SCFAs方面效果优于沙田柚果肉SDF,是用于调节肠道微生态相关健康食品的潜在功能配料。

关键词: 沙田柚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粪便菌群酵解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不同组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组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640只1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快速型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恩拉霉素,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γ-氨基丁酸+200 mg/kg柠檬酸,植物精油+柠檬酸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植物精油+200 mg/kg柠檬酸。试验期50 d,分为1~21日龄、22~42日龄和43~50日龄3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和植物精油+柠檬酸组肉鸡42和50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和植物精油+柠檬酸组1~5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和植物精油+柠檬酸组肉鸡血浆总蛋白、白细胞介素-10、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和植物精油+柠檬酸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空肠和回肠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和回肠杯状细胞数目显著提高(P<0.05),空肠封闭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连接黏附分子2(JAM2)和回肠Z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植物精油+柠檬酸组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空肠黏蛋白2(MUC2)以及回肠claudin-1和MUC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肉鸡盲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相对丰度提高;γ-氨基丁酸+柠檬酸组盲肠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提高;植物精油+柠檬酸组盲肠互养菌属(Synergistes)和黏螺旋藻属(Mucispirillum)相对丰度降低,且盲肠菌群功能主要富集在人类疾病和生物体系统。综上所述,饲粮联合添加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形态,降低盲肠有害菌数量,改善肠道健康,且效果优于单纯添加复合酸化剂。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酸化剂 植物精油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方式陈皮品质及香气差异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陈皮品质及香气的差异,选用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贮藏条件下0~9年陈皮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其色差、类胡萝卜素、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自然陈化陈皮相比,标准干仓陈皮色差值的变化趋势更小,对于类胡萝卜素的保留效果更好;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香蜂草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在陈化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橙皮苷含量下降,标准干仓贮藏条件下陈皮特征性成分增加率更高而下降率更低。2种贮藏方式陈皮中共检测出55种共有香气成分,以烯烃类、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自然陈化陈皮中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标准干仓陈皮,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能较好区分2种陈皮;其中13种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陈皮贮藏方式的区分。该研究分析比较2种不同贮藏方式陈皮的差异,为阐明2种陈皮品质及香气特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标准干仓陈皮 自然陈化陈皮 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毒gB蛋白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B蛋白间接CLIA抗体检测方法,以期为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的防控和规模化猪群疫苗免疫水平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将羧基磁珠与重组gB蛋白进行偶联反应形成免疫磁珠,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用6种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阴阳性判定标准;初步完成方法建立后分别对其特异性、敏感度、重复性、符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磁珠偶联最佳pH 6.0,蛋白偶联最佳浓度为40μg/mL,10%BSA为最优封闭剂,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为1:20000,血清反应时间为5 min,酶标抗体反应时间为10 min,预激发液反应时间为5 min,最终绘制出一条R2=0.9987的标准曲线,同时将判定标准定为:≥16.78 U为阳性,<16.78 U则为阴性。方法学评估中与7种猪类病原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度略高于商业化试剂盒,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10%,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比对总符合率为98.9%。本研究建立的猪伪狂犬病毒g B蛋白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可用于PR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水平评估,为后续试剂盒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重组gB蛋白 化学发光 抗体 免疫分析 标准曲线 ROC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芒果果形鉴定平台搭建及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人工测量芒果果实形状指标效率低、测量精度不足以及人为判定果形主观性强、准确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基于三维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芒果果实形态指标数据,并基于测量的形态指标对芒果果形进行鉴定方法。该过程包括:1)通过全彩手持式精密测量仪对75个芒果品种(每个品种取样3个重复)进行了扫描,获取了果实的体积、纵横径和果形指数等10个表型指标。2)通过特征值、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把不同形状的芒果品种分为6个类群,并筛选出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和横径等表型指标参数作为芒果果形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3)利用SPSSPRO在线数据分析平台使用157个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68个测试样品的果形鉴定成功率达到94.12%。为鉴定不同果形的芒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芒果 三维 点云 果形 BP神经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挤压膨化加工和添加外源酶制剂对仔猪小麦有效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和添加外源酶制剂对仔猪小麦消化能、代谢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采用全收粪尿法和直接法进行仔猪消化代谢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8头初始体重为(11.67±1.7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断奶公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挤压膨化组、酶制剂组),分别饲喂3种小麦饲粮(仅粉碎的小麦饲粮、挤压膨化加工的小麦饲粮、添加外源酶制剂的小麦饲粮),每组6头猪,每头猪作为1个重复。试验共计19 d,分为7 d的消化代谢笼适应期和12 d的正试期(7 d的预试期和5 d的粪尿收集期)。试验2:采用指示剂法、直接法和无氮饲粮法,测定同批次3种处理小麦的标准回肠末端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采用4×6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4头初始体重为(18.78±2.39) kg、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分别饲喂1种无氮饲粮和3种小麦饲粮(仅粉碎的小麦饲粮、挤压膨化加工的小麦饲粮、添加外源酶制剂的小麦饲粮),分别为无氮饲粮组、对照组、挤压膨化组、酶制剂组。试验进行6期试验,每期7 d,包括5 d的预试期和2 d的食糜收集期,共计42 d。结果显示:1)同批次下,小麦经挤压膨化加工后,粗纤维、总阿拉伯木聚糖和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6.30%、12.81%和18.10%,而干物质含量提高了4.65%。2)同批次下,与对照组相比,经挤压膨化加工后,极显著提高了仔猪小麦消化能(14.94 MJ/kg vs15.65 MJ/kg,P<0.01)和代谢能(12.70 MJ/kg vs 14.14 MJ/kg,P<0.01),添加外源酶制剂对仔猪小麦消化能(14.94 MJ/kg vs 15.11 MJ/kg)和代谢能(12.70 MJ/kg vs 12.93 MJ/kg)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挤压膨化加工极显著提高了仔猪对小麦的干物质、总能和中性洗涤纤维和有机物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P<0.01);添加外源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小麦干物质全肠道表观消化率(P<0.05)。4)同批次下,与对照组相比,挤压膨化加工后,仔猪小麦苯丙氨酸(Phe)的表观回肠末端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赖氨酸(Lys)、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和谷氨酸(Glu)的表观回肠末端消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挤压膨化加工显著降低了仔猪小麦Cys和Glu的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P<0.05),极显著降低了仔猪小麦Asp的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P<0.01);添加外源酶制剂对仔猪小麦除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和酪氨酸(Tyr)以外的所有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末端消化率以及所有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略有提高(P>0.05)。综上所述,挤压膨化加工降低了小麦中粗纤维和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并显著提高仔猪小麦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常规养分中干物质、总能、中性洗涤纤维和有机物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而添加外源酶制剂可使仔猪小麦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等略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仔猪 小麦 挤压膨化小麦 酶制剂 消化能 氨基酸 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机体最丰富的内源性抗氧化分子,其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及应激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机体代谢并影响动物生理及病理进程。本文综述了GSH代谢、抗氧化、免疫、解毒、营养代谢及微生物调控等功能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探究GSH对动物健康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氧化 免疫功能 微生物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了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降低该病对全球柑橘产业带来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尚未开发出有效的药剂或抗病品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传统的“三板斧”技术,栽培无病苗木从源头上控制黄龙病、防治柑橘木虱阻断其传播途径、挖除染病树消灭传染源;拓展的物理防治技术,包括苗木脱毒,光照、蒸汽热处理等;多方向的化学药物防治技术,包括抗生素、纳米材料、免疫诱导剂和抗菌肽等;新兴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各类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最后,对土壤改良剂与生物防治剂联合治疗黄龙病技术、基于遗传改良的柑橘转基因抗病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柑橘黄龙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防治技术 药剂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基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道健康程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肠道健康程度对21~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选取180头平均体重为(6.0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60个栏舍中(公母各占1/2),根据试验前7 d的腹泻率,进一步分为T1-T2组(腹泻率小于15%,共31栏)和T3-T4组(腹泻率大于15%,共29栏),并继续饲喂到仔猪平均体重达到25 kg,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试验2采用比较屠宰法,选取72头平均体重为(6.1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其中12头(公母各占1/2)作为初始屠宰组,以测定初始体成分含量;剩余60头随机分为20栏(公母各占1/2),根据7 d的腹泻率,随机选定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T1-T2组)和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T3-T4组),并在此基础上每栏挑选1头猪进行屠宰,以测定终末体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及结肠菌群.试验1和试验2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21~28日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显著提高(P<0.05);T3-T4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空体粗脂肪含量、粗脂肪沉积速率和总能均显著降低(P<0.05).3)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P=0.075)和肿瘤坏死因子-α(P=0.092)含量有升高趋势.4)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异戊酸含量有提高趋势(P=0.071);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5)在仔猪29日龄至25 kg阶段,T1-T2组和T3-T4组间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基于本研究的肠道健康程度等级划分体系,与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相比,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在21日龄断奶后的1周内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空体粗脂肪含量和粗脂肪沉积速率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有所提高,炎症反应有所降低;同时,结肠有害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此外,断奶过渡期的肠道健康程度不会对仔猪生长至25 kg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

关键词: 肠道健康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体组成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系化州柚花间差异代谢物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正毛、副毛和光青品系的花之间成分差异,为化州柚花在医药和保健领域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同一生长期的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进行初级代谢产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揭示3个品系花间的整体差异,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将3个品系两两对比,筛选出品系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UPLC-MS/MS检测发现978种代谢物,其中63种代谢物在不同品系花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地奥司明、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芦丁、牡荆素-2"-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维采宁-2、芸香柚皮苷、香草酸、佛手苷内酯和橙皮内酯10种化州柚中有效成分在副毛和正毛花中的含量高于光青.GC-TOF/MS检测发现236种代谢物,筛选出1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果糖、D-纤维二糖、景天酮庚糖、α-槐糖、丙酮酸、柠檬酸、莽草酸、反式-4-羟基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结论]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在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副毛和正毛花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光青.

关键词: 化州柚 化橘红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