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玉米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4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使用180 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测量株高、根长、干重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玉米种质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18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不同玉米种质的生长均受到抑制.根据隶属值将240份玉米自交系分为4类,其中耐盐玉米材料24份(10%),中度耐盐玉米材料96份(40%),中度盐敏感玉米材料96份(40%),盐敏感玉米材料24份(10%);从中筛选出10份候选耐盐和10份候选盐敏感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耐盐性鉴定,发现玉米自交系SPL02的隶属值最高,为0.876 9,评价为耐盐材料;玉米自交系Mo17的隶属值最低,为0.165 0,评价为盐敏感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种质资源耐盐评价及优良耐盐玉米新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耐盐性 种质资源 隶属函数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Lentinula edodes)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浓郁的香气,香菇的风味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不同光质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um,GC-IMS)技术,对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子实体的挥发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光质(红光、绿光、蓝光、红绿光、红蓝光、绿蓝光、红绿蓝光)以及黑暗环境(CK)培养下的香菇子实体中共鉴定到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物质12种、醇类物质7种、酮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1种、呋喃类物质1种和酸类物质1种.香菇挥发性成分中其他类物质的含量占比最高(37.98%-45.94%),其次是醛类(27.43%-34.38%)、醇类(14.96%-16.99%)、酮类(5.72%-10.36%)、酸类(2.17%-3.71%)和呋喃类(0.46%-0.65%),酯类有机物的含量最低(0.28%-0.45%).不同光质培养的香菇子实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有较大差异,1-辛烯-3-酮、1-己醇和3-甲基丁醛等物质在对照组中的含量较高,绿光处理组中癸醛、2-丁酮、2-癸酮的含量最高,3-戊酮和壬醛分别在绿蓝光和红绿光处理组中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中,PC_1[63%]与PC_2[13%]之和为76%,能将不同光质培养下的香菇子实体很好地区分.该研究结果为香菇风味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香菇 光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根系形态介导的番茄磷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了添加秸秆后土壤微生物(包括解磷微生物)丰度、磷有效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特征对作物磷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添加秸秆和不添加秸秆对照两个处理,在番茄移栽后第15、30及45天,测定了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磷含量和根系形态,同时测定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解磷微生物)、微生物生物量磷和速效磷含量,分析了微生物-根系–作物磷吸收的关系。【结果】添加秸秆提高了成熟期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了叶片和地上部的磷吸收量,地上部(叶+茎+果实)总磷吸收量较不加秸秆番茄增加21.8%。与无秸秆对照处理相比,添加秸秆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以及具pho D,pho C和pqq C功能基因的解磷微生物丰度,增加了微生物量磷。添加秸秆处理降低了移栽后15天番茄根系生物量和组织密度,增加了根系比根长,降低了移栽后15到30天的番茄根系生长。番茄移栽后第30天到45天,土壤细菌、真菌丰度下降,微生物量磷降低,丰富的解磷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量磷降低介导的磷活化,驱动番茄根系生长加快,比根长增加,根系直径降低。根系生长与土壤有效磷(OlsenP)相关性显著。【结论】添加秸秆初期微生物增生导致番茄根系生长缓慢,后期微生物量磷的降低和解磷微生物对磷的活化促进细根的快速伸长。秸秆还田激发微生物量磷活化协同根系高效磷吸收特征,促进成熟期番茄地上部磷吸收的增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根系-微生物互作 微生物量磷 解磷微生物 蔬菜种植体系 作物磷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在草菇冷藏保鲜中的应用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4℃处理24、48 h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渗出液代谢组;用200 μmol·L-1黄芪多糖溶液浸泡草菇后在4℃放置24、48 h,测定草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转录组,检测糖基转移酶基因VVO_02307表达量.结果表明:4℃处理24、48 h草菇渗出液代谢组分明显不同;与4℃处理24 h草菇比较,处理48 h的草菇中蔗糖含量较低,亚油酸含量较高.与对照比较,黄芪多糖溶液浸泡的草菇在4℃处理24 h时自溶不明显,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可能是通过提高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活力实现的.研究结果可为草菇低温保鲜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菇 黄芪多糖 代谢组 转录组 β-葡萄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变化及色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2份高代自交系茄子(绿色果皮启董和紫黑色果皮8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授粉后15、20、25、30、35 d进行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PAL、CHS、CHI、F3H、DFR、ANS及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HEMA1,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PSY1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启董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授粉后20、25、20 d达到峰值;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 d时达到峰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升高。与启董相比,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在15~25 d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30~35 d较高。启董中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相较于8果总体偏低且变化趋势相对稳定。8果中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均在20 d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降低,转录因子MYB75、WD40表达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花青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启董和8果中HEMA1、PSY1的表达量均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色素的含量及变化趋势在绿色果皮茄子启董和紫黑色果皮茄子8果之间差异明显,并且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可进一步通过遗传学方法挖掘导致果色差异的主要基因。

关键词: 茄子 果皮颜色 花青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色叶用莴苣新品种'红珊瑚'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珊瑚’是以商业种‘Mondai’为母本,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莴苣新品种。其株型半直立,较松散,平均株高35.5 cm,株幅38.1 cm,叶片深红色,叶阔菱形,叶缘波状程度中等,叶裂刻深,中等厚度,早熟。平均单株质量0.31 kg,产量2.6×10~4 kg·hm-2。口感绵软,营养成分丰富,其中多酚含量为5.0 g·kg-1,山莴苣苦素1.679μg·g-1,山莴苣素0.025μg·g-1,类黄酮1.54μg·cm-2,抗霜霉病。适合长三角中下游地区秋冬或冬春季栽培。

关键词: 叶用莴苣 红色 优质 高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对疫病流行区肥育猪血清SOD和IgG表达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测定在疫病流行区育肥猪饲料中添加0.1 g/kg姜黄素对血清SOD和IgG表达影响,试验在饲喂杜×长×大三元杂交的猪场进行。饲喂起于26日龄断奶的仔猪至150 d出栏止,在试验的35 d、84 d随机采取60头进行前腔静脉采血,用ELSI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SOD和IgG。结果表明,饲喂添加0.1 g/kg姜黄素84 d后,猪血清中的SOD含量和IgG含量可显著提高(P<0.01);35 d测定猪血清中的SOD含量和IgG含量结果组间无显著差异。根据猪场重要数据统计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 g/kg姜黄素,可以提高育肥猪的免疫力,促进育肥猪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姜黄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免疫球蛋白G 育肥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三萜结构和生物活性及高产三萜菌株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灵芝(Ganoderma spp.)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灵芝三萜是其主要的活性代谢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功能.笔者总结了灵芝三萜的分离纯化、结构、生物活性及高产三萜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灵芝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灵芝三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 灵芝三萜 生物活性 菌株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新品种'海青3号'的选育及营养品质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青3 号'是利用国内优异种质资源经多年系统单株自交纯化,并结合田间综合园艺性状鉴定筛选获得的自交不亲和系612 和118-600,经杂交后得到的不结球白菜优质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直立生长,矮箕类型,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面光滑,叶柄宽、绿色,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营养丰富.该品种播种后25-40 d均可采收,多点试验表明,'海青3 号'定植40d的采收产量高达 43112.4 kg/hm2.营养品质指标分析表明:在移栽后35d内,'海青3 号'与对照'苏州青'的营养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在移栽第35 天时,'海青3 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苏州青',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苏州青',其氨基酸、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均比'苏州青'略高.该品种适宜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秋冬季节栽培.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海青3 号’ 选育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对育成期肉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与免疫水平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对肉鹅生长的影响,以2 周龄健康霍杂肉鹅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5%发酵压片玉米的日粮,饲养至10 周龄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并显著降低了霍杂鹅的翻翅率;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血清TC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血清HDL和LDL水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空肠隐窝深度,并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回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绒隐比.

关键词: 压片玉米 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血清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