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瓜品种'日本雪松''韩国金砧''金甲砧''黑霸一号''抗病先锋''希望1 号'为砧木,以甜瓜'东方蜜3 号'和'东方蜜4 号'为接穗,通过测定不同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性,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蜜 3 号'/'黑霸一号'组合和'东方蜜 4号'/'金甲砧'组合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3.8%和91.8%;植株长势较强,单瓜重分别比自根苗高15.58%和27.97%.果实品质测定发现,与'东方蜜3 号'自根苗相比,'东方蜜3 号'/'黑霸一号'嫁接组合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提高,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显著下降,VC含量略有降低,而果肉硬度、黏性、弹性和咀嚼性均无明显变化;与'东方蜜4 号'自根苗相比,'东方蜜 4 号'/'金甲砧'嫁接组合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所提高,而VC含量下降,果肉质地无明显变化.抗性试验结果显示,砧木品种'金甲砧'和'黑霸一号'对镰刀菌酸和NaCl均具有较强的抗性.综上,'黑霸一号'和'金甲砧'分别是甜瓜品种'东方蜜3 号'和'东方蜜4 号'嫁接的优良砧木.

关键词: 甜瓜 砧木 植株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主栽桃品种特征香气比较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地区13 个主栽桃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果肉颜色的桃品种进行17 种香气物质定量分析,并计算各香气物质的香气活力值(OAV)以衡量其对整体香气的贡献程度,分析不同桃品种间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差异,为浓香型桃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 个主栽品种中,'沪蟠1 号'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为 3757.45 μg/kg,其次为晚熟黄桃'锦硕',早熟黄桃'锦春'总含量最低,为 1011.57 μg/kg;11 种香气物质(乙酸顺-3-己烯酯、正己醇、己醛、壬醛、苯甲醛、γ-辛内酯、γ-十内酯、δ-十内酯、γ-十二内酯、芳樟醇、β-紫罗兰酮)的OAV值大于 1,对桃香气表型贡献较大,其中β-紫罗兰酮的OAV值最高,为75.87-868.60;黄肉桃品种酯类、醇醛类物质总含量比白肉桃品种高,内酯类、萜类衍生物总含量较白肉桃低.

关键词: 果肉颜色 特征香气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桑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带花、水曲柳、枣树和核桃楸等多种阔叶树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桑黄人工驯化,目前主要用于桑黄产业的种类有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瓦尼桑黄(又称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和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等,产业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形成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桑黄的历史记载、分类地位的演变、功效研究、产业发展进程及面临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促进桑黄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桑黄 分类 历史演变 功效作用 产业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秸秆添加强化沉水植物湿地对农田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 CSCD

摘要:为提升稻田周边湿地对农田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的净化效率,有效拦截农田面源污染导致的氮磷流失,采用农业废物稻秸秆为有机碳源与沉水植物组合构建强化湿地系统,共设置不种植苦草且不添加稻秸秆(NS)、只种植苦草(VN)、只添加稻秸秆(SS)和种植苦草并添加稻秸秆(VS)4 个处理,研究强化湿地对不同形态氮农田径流的净化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1)在处理以氨氮(NH4+-N)为主要氮形态的农田径流时,VN和VS对废水中TN和NH4+-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表明种植苦草是提升湿地对NH4+-N农田径流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2)处理以硝态氮(NO3--N)为主要氮形态的农田径流时,SS和VS对废水中TN和NO3--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表明添加稻秸秆显著提升了湿地对NO3--N农田径流的净化效果.3)湿地中只种植苦草时对NO3--N去除效果不佳,只添加稻秸秆时对NH4+-N去除效果较差,种植苦草并添加稻秸秆对 2 种形态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二者对磷的去除效果与只种植苦草的湿地无显著差异.因此,稻秸秆添加强化沉水植物湿地在拦截净化农田面源污染中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农业径流 不同形态氮 人工湿地 苦草 稻秸秆 净化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薯叶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薯叶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眼睛、预防高血压、抗衰老等作用,其化学成分,如多糖、多酚、黄酮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保健功能.本文对其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进行综述,为红薯叶在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薯叶 营养成分 化学成分 保健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分析了常规秸秆还田(CK)和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IT)两种处理下稻田0~20和20~40 cm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评估了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并测定了不同粒径(<0.053、0.053~0.25、0.25~1、>1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的含量.结果表明:1)IT处理<0.053、0.053~0.25及>0.25 mm团聚体数量在0~20和20~40 cm土层分别较CK下降10.0%和6.8%、提高3.0%和5.7%及17.9%和26.1%;与CK相比,IT有效提高了R0.25、MWD、GMD,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分别提高了26.4%、20.0%、18.2%和18.2%、10.5%、10.0%.2)与CK相比,IT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中0.25~1 mm粒级团聚体的TP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0.3%和37.5%,TN和SOC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他粒径各养分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大团聚体(>0.25 mm)的SOC和TN含量高于粉黏团聚体(<0.053 mm).不同土层IT处理<0.053 mm粒级团聚体的SOC、TN和TP累计贡献率较CK有所降低;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养分累计贡献率与CK差异不显著;大团聚体(>0.25 mm)的SOC、TN和TP累积贡献率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较CK分别提高了32.1%、19.6%、52.8%和22.8%、11.8%、42.9%.3)土壤<0.053 mm粒级团聚体数量与SOC和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053~0.25 mm团聚体数量与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大团聚体(>0.25 mm)数量与SOC、TN和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可以促进土壤大团聚体(>0.25 mm)形成,提高了团聚体水稳定性,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中养分含量,促使养分从粉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移.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促腐菌剂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大球盖菇菌渣,研究了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对土壤养分(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土壤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大球盖菇菌渣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中和土壤酸碱度,并显著提高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碱性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球盖菇菌渣处理组的土壤磷酸酶和土壤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CK),分别增加 30%以上和40%以上.大球盖菇菌渣处理组的土壤真菌多样性低于对照,处理组土壤中优势菌群为Hypocreales(肉座菌目)、Russulaceae(红菇科)、Pezizales(盘菌目)、Saccharomycetales(酵母目)、Bursaria(袋形虫属),对照土壤中优势菌群为 Pseudoplatyophyra(拟匙口虫属)、Aleuria(网孢盘菌属)、Onygenales(爪甲团囊菌目)、Trichosporon(丝孢酵母属)、Sordariomycetes(粪壳菌纲)、Sordariales(粪壳菌目)、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菌渣还田 有机质 酶活性 真菌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花菇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合适的花菇干燥方式,比较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花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对花菇结构损伤最小,干燥的花菇复水比高、收缩率小,具有良好的色泽品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保留率高,可接受度较高,但真空冷冻干燥所需时间长、能耗大,且设备成本高,适合高品质的花菇生产.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热风干燥的花菇复水比和收缩率差异不明显,香味浓郁,且干燥能耗低,适合工业化大规模制备干花菇.微波干燥效率高、能耗小,但微波干燥的花菇收缩严重,复水比低,营养物质损失较多,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适用于花菇干燥.

关键词: 花菇 干燥方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157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优157系安徽天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抗旱性强的三系不育系申旱3A与抗旱恢复系R157配组选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稻新组合.该组合中感稻瘟病、感稻曲病、中抗白叶枯病,抗旱级别为抗,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米,2022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三系杂交组合 旱优157 抗旱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冰温贮藏对鲜糯玉米采后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近冰温处理对鲜糯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沪红糯 1号'糯玉米为实验试材,分别将其贮藏于 4℃和近冰温(-1℃)条件下 40 d,测定鲜糯玉米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 4℃冷藏相比,近冰温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鲜糯玉米失重率并延缓玉米籽粒果皮硬度的增加,维持水分、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同时,近冰温处理通过维持较高的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减少H2O2 含量的积累,维持鲜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延缓果实衰老.相关性分析表明,鲜糯玉米贮藏时间和失重率、果皮硬度、H2O2 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水分含量、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和AP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进一步表明,影响鲜糯玉米贮藏品质的关键指标是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APX活性、果皮硬度、失重率、H2O2 含量、CAT活性和SOD活性,近冰温处理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有利于维持鲜糯玉米贮藏品质.

关键词: 鲜糯玉米 近冰温贮藏 营养品质 次生代谢产物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