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实现鲜食型甘薯提质增效,本试验以'烟薯25'为供试品种,设置不施肥、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烟薯25'的产量效应、干物质分配、氮磷钾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施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显著提升'烟薯25'的单薯重和鲜薯产量,促进生物产量向甘薯块根转运及干物质向块根分配,提高茎叶、块根及总生物量的氮、磷、钾积累量,且氮、钾的产块根效率和收获指数较习惯施肥均有显著性提高.

关键词: 提质增效 ’烟薯25’ 优化施肥 土壤养分 氮磷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f式树形对光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f式树形对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Y式、T式树形为对照,分析了f式树形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叶幕冠层结构和光能截获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条件下,f式树形在增加叶片实际光能截获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改善果皮色泽、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

关键词: 葡萄 树形 简易单栋拱棚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砂梨新品种‘金琇’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琇’为‘德胜香’与‘华梨2号’杂交选育出的砂梨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08 g,果皮底色绿,成熟时黄绿色,果面平滑,果形整齐美观;果肉绿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0.2%,汁液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2.4%,可滴定酸0.18%,品质中上。在武汉市郊7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25 d。盛果期产量25 500 kg·hm~(-2),抗黑斑病,适宜湖北梨产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关键词: 砂梨 品种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通量测序分析褐飞虱circRNA表达谱及其潜在功能

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如何适应抗性水稻品种YHY15,并为研究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褐飞虱对抗性水稻适应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生物型1和生物型Y(能致害抗性水稻YHY15的生物型)褐飞虱的circRNA,并统计其类型和分布.分析生物型1和生物型Y褐飞虱间circRNA表达差异,并对circRNA来源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生物型1和生物型Y褐飞虱共鉴定到19个circRNA,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其中17个circRNA由剪接位点之间的外显子构成,2个circRNA由剪接位点之间的所有碱基构成,17个circRNA长度在200~800 bp.生物型Y褐飞虱的circRNA表达丰度与表达量比生物型1褐飞虱的更高.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型1褐飞虱克服抗性水稻YHY15形成新的生物型Y的过程中,在自然选择压力下,circRNA的表达出现变化,推测这种变化影响了褐飞虱新生物型的形成.KEGG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的生物型1和生物型Y褐飞虱circRNA来源基因主要富集到自噬相关通路上.[结论]褐飞虱长期取食抗性水稻,导致褐飞虱消化、解毒和代谢能力进化,能降解抗性水稻为抵御褐飞虱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鉴定到的生物型1和生物型Y褐飞虱的circRNA来源基因与细胞自噬相关,表明褐飞虱通过细胞自噬过程应答抗虫水稻,这种应答反应促进褐飞虱适应抗虫水稻,致害性增强和生物型形成.

关键词: 褐飞虱 circRNA 细胞自噬 抗虫水稻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eq技术的山桐子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本研究构建了山桐子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SLAF-seq)数据库。基于多态性SLAF标签序列,利用MISA程序识别到SSR位点30 121个,SSR的发生频率为6.16%。SSR序列中包括3 451种基元重复类型,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优势重复基元,SSR位点数分别为22 191 (73.67%)、3 184 (10.57%)和1 338 (4.44%)。单核苷酸中A/T类型比例最高,为22 117 (73.42%);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中以TA/AT (1 743; 5.79%)和AA~(A, G, C, T四种碱基均可)(233; 0.77%)重复比例最高,78.52%的SSR长度主要在10~15 bp之间。为验证SSR的可靠性,随机设计合成100对SSR引物,经PCR分析,其中96对引物能扩增出预期条带,35对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选择6对多态性引物对30份山桐子样品进行遗传分析,聚类结果很好地反映出样品来源、地理分布和资源特征。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SSR标记成本低、多态性高,未来可用于山桐子种质资源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

关键词: 山桐子 简单序列重复(SSR) 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棒状MgO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苯并[a]芘

分析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一种纳米棒状MgO吸附剂,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SPE-HPLC/FLD)建立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BaP)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对合成的棒状M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纳米材料是多晶立方结构,呈棒状形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非常适合作为SPE的吸附剂。对SPE过程中吸附剂用量、清洗液种类、解吸液种类及用量、上样液体积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食用油中BaP在0.5~2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回归系数的平方(R~2)为0.9999,以信噪比的3倍和10倍计算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μg/kg和0.33μg/kg。同时,BaP在低、中、高3种加标浓度下回收率在85.3%~96.5%,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2.3%~9.0%,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8种实际油样中BaP的分析,所有样品的回收率在77.8%~9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棒状纳米MgO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苯并[a]芘 食用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鳅皮冻干粉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研究了口服泥鳅皮冻干粉(LPLS)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标志物、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肝组织的病理学、肝细胞凋亡水平、肝组织中抗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参与者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口服LPLS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改善CCl4引起的小鼠肝组织病理性变化和肝细胞凋亡程度,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其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O-1)、B淋巴细胞瘤-2(Bcl-2),下调其kelch样ECH相关蛋白1 (Keap-1)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因此,LPLS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肝细胞凋亡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关键词: 泥鳅 冻干粉 肝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基质土壤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对菜用甘薯茎尖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湖北主栽菜用甘薯“鄂菜薯10号”为供试材料,在泥炭土、有机基质栽培土、田间土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处理,测定菜用甘薯在不同处理下可溶性总糖、蔗糖、硝酸盐、总黄酮、总酚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增施氮肥降低了菜用甘薯茎尖总酚、总黄酮、绿原酸质量分数,提高了蔗糖和硝酸盐质量分数;钾肥降低了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3种基质土壤类型对菜用甘薯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性.综合而言,3种基质土壤中田间土种植菜用甘薯总糖和多酚类物质积累最多,泥炭土中氮、钾肥追施量分别为3.22 g/m~2,0.69 g/m~2,有机基质栽培土每次追施钾肥0.69 g/m~2,田间土不施肥时可溶性总糖、蔗糖、总黄酮、总酚、绿原酸等积累效果最佳.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土壤肥力 氮钾施肥 糖分积累 总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66份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危害小麦生产,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是减轻其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59个小麦品种和选育的7份优异品系为材料,采用喷雾接种对其进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抗性基因Fhb1功能性分子标记和主效抗性基因(Fhb2、Fhb4、Fhb5和QFhs.crc-2DL)连锁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其遗传分布和利用状况;同时分析湖北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株高和小穗密度等性状年代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6份供试材料赤霉病抗性水平达到中抗,占比24.2%,以810619品系抗性最好,病情指数略低于苏麦3号;42份材料达到中感,占63.6%.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仅鄂T45048携带Fhb1;鄂麦11、鄂麦18和810619等29份材料(43.9%)可能携带Fhb5和QF-hs.crc-2DL单个或2个抗性基因,说明这2个抗性基因在湖北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中得到了较多应用.赤霉病抗性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近15年湖北小麦品种株高持续降低,但其与赤霉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水平和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抗性鉴定 分子检测 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粉对白鲢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冷冻白鲢鱼糜为实验原料,向其中添加枸杞粉(wolfberry powder, WP),分析不同添加量[0.25%、0.5%、0.75%、1%、1.5%(质量分数)]的WP对白鲢鱼糜凝胶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白度值、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微观结构、感官评价及气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P含量的增加,鱼糜凝胶的持水性、硬度、咀嚼性和凝胶强度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WP的添加量为0.5%时达到最大,分别为78.55%、(2 716.77±75.76) g、(2 185.15±32.46) g和1 087 g·cm;而蒸煮损失率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0.5%的添加量时,蒸煮损失率最小,为7.49%。在鱼糜中加入WP后,可以减少鱼糜凝胶中自由水的比例,增加不易流动水的比例,使鱼糜凝胶保留更多水分,且当WP在最适添加量0.5%时,鱼糜凝胶中只检测到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未检测到自由水。适量WP的添加会增强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使其变得更加致密均匀。WP的添加会减小鱼糜凝胶的白度值和色泽评分,但在最适添加量0.5%时,其颜色总体可接受。此外,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当WP在最适添加量0.5%时,可以显著改善鱼糜凝胶的风味品质。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的鱼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枸杞粉 白鲢 鱼糜 持水性 微观结构 凝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