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鱿鱼丝氧化三甲胺热分解模拟体系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氧化三甲胺为底物,添加铁(Ⅱ),建立了鱿鱼丝氧化三甲胺体外模拟体系,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pH对氧化三甲胺(TMAO)热分解作用的影响,同时与鱿鱼丝水提液中氧化三甲胺热分解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氧化三甲胺热分解反应越剧烈;在加热30min后,甲醛(FA)和二甲胺(DMA)的生成量基本稳定;当pH为5.0时,铁(Ⅱ)对氧化三甲胺热分解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为今后研究控制非酶途径产生甲醛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热分解 模拟体系 甲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亲蟹渗透压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对盐度的响应

海洋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中华绒螯蟹亲蟹血清离子和渗透压对盐度的响应以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盐度的关系。设立4个盐度组(盐度6、12、18、24)和1个淡水对照组,检测第4天和第20天时中华绒螯蟹亲蟹血清中Na+、K+、Cl-浓度、渗透压以及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中华绒螯蟹亲蟹血清中离子和渗透压在实验过程中高于外界水体,处于高渗状态。各实验组间血清K+浓度无显著差异,Na+和Cl-浓度以及渗透压随着盐度梯度的升高而升高。实验第4天时,肝胰腺中CAT活性和MDA含量随盐度梯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其中CAT活性从0.479 1±0.089 5 U/mgprot降为0.052 3±0.012 1 U/mgprot;各实验组肝胰腺SOD活性和GSH含量无显著差异。至实验第20天时,各实验组肝胰腺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亲蟹在环境盐度0~24范围内进行高渗透压调节,盐度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系统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度 渗透调节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活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状况调查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鲜活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的调查研究,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监督提供科学依据。运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先后对12种314个淡水鱼类样品、19种356个海水鱼类样品、9种147个虾蟹类样品、5种137个贝类样品和4种59个头足类样品共计1013个鲜活水产样品中本底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鲜活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处于低端水平;在调查的49个水产品样品种类中,龙头鱼、鳕、中国枪乌贼、口虾蛄、梭子蟹等种类甲醛本底含量较高;淡水鱼类样品中的罗非鱼甲醛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种类的淡水鱼类(P<0.05);不同类型的水产品之间甲醛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海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高,其次为头足类样品、甲壳类样品和贝类样品,淡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低。

关键词: 甲醛 水产品 本底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在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亲权鉴定的适用性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选取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用于虾夷扇贝4个不同壳色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160个子代的亲权鉴定。在亲本未知和一亲本已知的情况下,8个微卫星位点累积排除概率分别为0.823和0.961。鉴于亲权分析时子代的亲本在已知和未知情况下位点的累积排除概率不同,实验采用了两种方法用于家系的亲权鉴定。方法1:当子代的父母本情况未知时,根据子代基因型数据,通过CERVUS 2.0软件计算子代所对应的候选亲本的LOD值,直接将候选亲本中具有最大的两个LOD值的亲本确定为子代的父母本;方法2:在子代的亲本未知情况下,视具有最大LOD值的候选亲本为子代的第一候选亲本,然后将该亲本视为已知,通过CERVUS 2.0软件重新计算每个侯选亲本的LOD值,再从中选择具有最大LOD值的候选亲本作为该子代的第二候选亲本。结果表明,采用方法2得到的家系亲权鉴定成功率达到95%以上,确定了微卫星标记在虾夷扇贝家系鉴定中的可行性。所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在子代中出现无效等位基因现象,而无效等位基因存在会引起子代与亲本的错配。实验在家系鉴定时采用了无效等位基因存在(情况1)和缺失(情况2)两种子代基因型文件进行分析,不同情况下同一方法家系鉴定成功率相差无几。这表明了基于多个微卫星位点计算候选亲本LOD值大小寻找子代真实父母本可以降低由无效等位基因引起的错配的几率。研究表明了微卫星标记适合于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亲权鉴定工作。

关键词: 微卫星 壳色 虾夷扇贝 亲权鉴定 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

海洋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新生霉素64.7%、复方新诺明57.6%、恩诺沙星54.3%、利福平54.3%、卡那霉素45.7%,对诺氟沙星、氯霉素类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2%、10.3%和9.2%;菌株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100%;对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93.5%;对3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0.4%;对4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49.5%;对5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26.6%;对6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亦有3.8%。由此可见,水产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已成为当前渔业细菌性疾病防控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弧菌 耐药率 耐药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自溶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南极磷虾自溶酶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以及抑制剂和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自溶酶主要含有3种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0、8.0;各最适pH值条件下最适温度分别为40、50、50~60℃之间。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对南极磷虾自溶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范围分别在pH3.0~9.0之间和pH6.0~10.5之间。Cu2+和Ba2+对自溶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Ca2+对自溶酶活性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而Mg2+对自溶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自溶酶 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克隆得到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CYP4基因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构建了中国对虾CYP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28a-CYP4,并对重组菌株Rosetta/28a-CYP4的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28a-CYP4转化Rosetta后可实现CYP4基因的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其在56.0 kDa处有显著诱导条带;通过对诱导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机(OD600)及诱导时间的优化表明,重组菌株Rosetta/p28a-CYP4的最佳诱导温度为37℃,最佳IPTG浓度为1.2 mmol/L,最佳诱导时机及诱导时间分别为0.59和6 h。

关键词: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细胞色素P450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病中华鳖体内分离得到多株优势细菌,经感染性试验证明对健康中华鳖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症状与自然发病中华鳖的症状相同。取代表菌株JY02、JY05、JY07和JY09进行形态学、溶血性、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代表菌株JY02、JY05、JY07和JY09均为蜡样芽孢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阿米卡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壮观霉素、万古霉素中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曲南等6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 中华鳖 生理生化特性 16SrRNA基因 蜡样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四水”转化

水科学进展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天津市现状,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近期针对强人类活动地区,尤其是复杂的农田系统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模型,构建了天津市MODCYCLE模型,并对天津市"四水"转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四水"转化过程受社会侧支水循环的影响较大,有地表产流少、土壤补给大消耗量大、地下水超采以及入境水和外调水利用率高等特点。当地地表水已不能满足区域用水需求,现状条件下通过消耗上游来水量和外调水量保证区域用水,未来虽然还有南水北调工程补水,但仍需要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增加入海水量。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MODCYCLE “四水”转化 天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Bacillus subtilis fmbJ产生的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并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形态结构、膜通透性来探讨其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μ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32μg/mL;该抗菌脂肽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一些离子以及大分子的蛋白质和核酸泄漏到细胞外,从而引起细胞的死亡;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该抗菌脂肽还可以造成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壁缺失、鞭毛散失、胞内物质模糊不清等现象,抑菌效果较明显,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抗菌脂肽 嗜水气单胞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