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冻干即食板栗粉的研制
《粮食与油脂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备的板栗粉为主要原料开发即食板栗粉产品.以色差L*值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对即食板栗粉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护色液配方及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冻干即食板栗粉护色剂的最佳配方为以护色液的质量为基准,柠檬酸、维生素C、NaCl、EDTA-2N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0.01%、0.50%和0.16%;最佳配方为以过筛后的板栗粉质量为基准,白砂糖、黄原胶和食盐的添加量分别为35.0%、0.5%和0.6%,在此条件下制作的产品褐变程度低、色泽好、板栗风味浓郁.


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采后2 h内入预冷库,装入气调箱并对其进行0.5、1.0、1.5μL/L 1-MCP处理,冷链车运输96 h后入冰温库((-0.5±0.3)℃)贮藏,每10 d测定蓝莓的品质指标、生理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MAP结合3种浓度1-MCP处理均能延缓蓝莓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花色苷、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呼吸峰值和乙烯生成速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的保鲜效果排序为:MAP+1.0μL/L 1-MCP>MAP+1.5μL/L 1-MCP>MAP+0.5μL/L 1-MCP>MAP。在蓝莓贮藏过程中醛类(52.34%~86.13%)和萜类(7.26%~32.44%)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MAP+1.0μL/L 1-MCP处理的蓝莓果实能保持较高的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相对含量。综上,MAP结合1.0μL/L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最佳。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天津地区青萝卜产区出现萝卜病害新症状,当地农民称之为"黑梗病",其发病早、蔓延快,已成为天津地区青萝卜生产上棘手难防的病害之一.为准确地鉴定诱发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明确病害种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调查了卫青萝卜"黑梗病"田间发生情况,通过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黑梗病"的致病菌属性;针对靶标病原菌,采用药剂抑菌圈法对 19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当地卫青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Dowson,是萝卜黑腐病的新症状表现;并且发现病原菌存在致病力分化,筛选到强致病力菌株LB-B.采用强致病力菌株LB-B,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参试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系数,其中有10种药剂对萝卜黑腐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0.3%四霉素水剂和10%丙硫唑悬浮剂的综合表现最好,高质量浓度1 000 mg·L-1 对致病菌的抑菌率达89.52%以上,EC50 分别为174.04 mg·L-1 和156.69 mg·L-1,田间防治效果稳定、持效期长,为萝卜黑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候选药剂.


黄瓜新品种"津优618"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 》 2024
摘要:黄瓜新品种“津优618”是以母本自交系T29-171和父本自交系CF-3杂交育成的露地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中等雌性;瓜色深绿、亮度好、条长36~38cm,在品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优势明显;适合春秋露地茬口种植。本文从选育过程以及栽培过程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


赤霉素对葡萄花序拉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葡萄花序拉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4年生津郁、MH2和MZ3植株为试材,于花前5 d用不同浓度的GA3浸蘸整个花序。结果表明,津郁、MH2和MZ3葡萄小花轴间距长度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呈抛物线状变化。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均可以使葡萄花序及果穗伸长,不同品种适宜的处理浓度不同。GA3浓度为8 mg·L-1时,津郁和MZ3果穗长度最长;GA3浓度为4 mg·L-1时,MH2果穗长度最长。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均降低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津郁葡萄VC含量显著降低,MH2葡萄VC含量变化不大,MZ3葡萄VC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结合安全生产原则及各项果实品质等综合因素,津郁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6~8 mg·L-1,MH2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4~6 mg·L-1,MZ3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6~8 mg·L-1。
关键词: 赤霉素 花序拉长 葡萄 津郁 MH2 MZ3 果实品质


不同温度波动方式对沙窝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沙窝萝卜为试材,采用处理Ⅰ(6.5℃,室温波动)、处理Ⅱ(6.5~16.5℃,波动1次)、处理Ⅲ(6.5~11.5℃,波动1次),处理Ⅳ(6.5~11.5℃,波动2次)、处理Ⅴ(6.5~7.5℃,恒温箱)5种温度波动方式扎口贮藏,研究了不同温度波动方式对贮藏期萝卜感官品质、质地、营养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沙窝萝卜贮藏温度的调控技术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贮藏20 d时,沙窝萝卜各处理品质基本保持良好,果肉硬度和果皮脆性与初值基本保持一致,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下降缓慢,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结束时,综合评价处理Ⅴ>处理Ⅰ和处理Ⅲ>处理Ⅱ和处理Ⅳ,温度波动范围大和温度频繁波动时,感官品质和营养指标下降较快,而恒温贮藏在抑制水分含量的流失、TSS下降和维生素C分解更为有效。因此,温度波动范围和次数对贮藏后期沙窝萝卜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有较大的影响,恒温贮藏品质保持最好。


‘大红袍’李贮藏存在问题及采后保鲜措施
《辽宁林业科技 》 2024
摘要:‘大红袍’李果色艳红、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品质极佳。随着李果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水果质量要求的提高,‘大红袍’李贮藏保鲜技术亟待解决。该文主要阐述‘大红袍’李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褐变、软化、开裂、腐烂等品质劣变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保鲜技术,为促进‘大红袍’李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温控箱+蓄冷剂"包装对油麦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油麦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油麦菜为实验材料,采后分别装入泡沫箱(CK)、泡沫箱+蓄冷剂(T1)、温控箱(T2)、温控箱+蓄冷剂(T3),每隔 5 d测定油麦菜的营养成分、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监测箱内的温度.结果 CK、T1、T2、T3 组温度分别为(4.06±0.07)℃、(3.61±0.05)℃、(3.72±0.04)℃、(3.49±0.03)℃,与其他处理相比,T3 组温度较低,且波动范围最小;此外,T3 处理组能够减缓质量损失率上升、抑制Vc氧化和叶绿素降解、延缓MDA积累、抑制PPO活性升高、维持POD、SOD、CAT活性,有效提高了油麦菜的贮藏品质,并延长了货架期.结论"温控箱+蓄冷剂"的包装方式能较好地维持油麦菜的采后贮藏品质.


猪伪狂犬病疫苗研究概况
《动物医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2011年以来由于PRV变异毒株的出现,原有商品化疫苗对PRV变异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下降,致使PR在我国再度流行,研发可有效预防PRV变异毒株的猪伪狂犬病疫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论文从PRV疫苗的种类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方法构建的PRV疫苗优缺点,并阐述不同种类的PRV疫苗的特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等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